【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析仪器。
技术介绍
微全分析系统是将采样、预处理、加试剂、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在微芯片上进行的 一门新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试剂消耗量少、污染少、进样量少、操作费用低、 仪器体积小等特点。在微全分析系统中,检测器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分析样品的多样性要求检测器具有通 用性,而微流控芯片极小的进样量又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与之匹配。但目前微全分析系统 所用的检测器没有一种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满足通用性和高灵敏度两个要求。将两种或多种不 同工作原理的检测技术进行组合是较有应用价值的发展方向。考虑到荧光检测的高灵敏度和 电导检测的通用性,将两种技术组合则可以较好地实现通用性和高灵敏度。已报导的微全分析系统荧光检测多采用气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来诱导荧光检测。气 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大,耗能高,成本高等缺点,而半导体激光器提供的激发波长有限,与之 匹配的荧光试剂较少,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LED)诱 导荧光检测已有报导用于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已有的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存在灵敏度不够高的缺点,把它与荧光检测结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包括芯片(1)、非接触电导电极(2,3)、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4)、荧光检测装置(5),芯片(1)上设有分离通道(6),非接触电导电极(2,3)位于分离通道(6)侧位并接往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4),其特征是,荧光检测装置(5)的激发光源(7)的光路和检光元件(8)的入射光路对准芯片分离通道(6)上于两个非接触电导电极(2,3)之间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缵光,刘翠,李偶连,蓝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