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3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设有搅拌桶,搅拌桶设有出料漏斗,出料漏斗设有出料阀,搅拌桶设有桶盖,桶盖设有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桶盖设有把手,搅拌桶设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设有透明观察管,透明观察管设有支撑件,支撑件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一端设有与透明观察管相匹配的活塞,活塞设有密封机构,拉杆另一端设有手柄,透明观察管下侧连接有出样管,出样管与透明观察管相通,出样管下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以及不便操作人员对搅拌过程中的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搅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脱模剂是用在两个彼此易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光滑及洁净。脱模剂广泛应用于金属压铸、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注塑热塑性塑料、真空发泡片材和挤压型材等各种模压操作中。在模压中,有时其他塑料填加剂如增塑剂等会渗出到界面上,这时就需要一个表面脱除剂来除掉它。脱模剂一般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例如硅系列脱模剂,主要为硅氧烷化合物、硅油、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甲基硅油、乳化甲基硅油、含氢甲基硅油、硅脂、硅树脂、硅橡胶、硅橡胶甲苯等溶液组成;在脱模剂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各组成材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所以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如今的搅拌装置功能单一,通常只能进行搅拌作业,不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并且不便操作人员对搅拌过程中的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下端连接有出料漏斗,所述出料漏斗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所述搅拌桶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所述桶盖设有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桶盖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搅拌桶侧面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搅拌桶固定连接的透明观察管,所述透明观察管一端与搅拌桶相通,所述透明观察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设有与透明观察管相匹配的活塞,所述活塞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拉杆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透明观察管下侧连接有出样管,所述出样管与透明观察管相通,所述出样管下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搅拌桶下端连接出料漏斗,便于搅拌桶排尽脱模剂;桶盖设置进料机构,用于向搅拌桶加入各组成材料;桶盖设置搅拌机构,用于对各组成材料进行搅拌;活塞设置密封机构,用于增强活塞与透明观察管之间的密封性;桶盖与搅拌桶螺纹连接,将桶盖取下,这样便能对搅拌桶内进行清洁;设置把手便于使用者取下桶盖;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料机构将各组成材料加入到搅拌桶中,再使用搅拌机构对各组成材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柄带动拉杆移动,拉杆则拉动活塞移动,活塞配合密封机构将脱模剂吸入到透明观察管,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将脱模剂吸入到出样管处,并取下密封盖,脱模剂便能从出样管导出,这样便能对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使用者通过打开出料阀,便能排出脱模剂;本技术提供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以及不便操作人员对搅拌过程中的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的问题。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与桶盖固定连接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料管盖。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能够防止脱模剂洒出。进一步限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桶盖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设有贯穿桶盖的搅拌桨。这样的结构,用于搅拌脱模剂。进一步限定,所述搅拌桨形状为螺旋形。这样的结构,能对脱模剂进行上下搅拌。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塞侧面的两个密封圈装配槽,两个所述密封圈装配槽均装配有与透明观察管相匹配的密封圈。这样的结构,能提升活塞与透明观察管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者通过手柄带动拉杆移动,拉杆则拉动活塞移动,活塞配合密封机构将脱模剂吸入到透明观察管,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2、将脱模剂吸入到出样管处,并取下密封盖,脱模剂便能从出样管导出,这样便能对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3、桶盖与搅拌桶螺纹连接,将桶盖取下,这样便能对搅拌桶内进行清洁;4、搅拌桨形状为螺旋形,这样的结构能对脱模剂进行上下搅拌。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安装架1、搅拌桶2、出料漏斗21、出料阀22、桶盖23、把手24、透明观察管3、支撑件31、拉杆32、活塞33、手柄34、出样管4、密封盖41、进料管5、进料管盖51、电机52、搅拌桨53、密封圈装配槽54、密封圈5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搅拌桶2下端连接有出料漏斗21,出料漏斗21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阀22,搅拌桶2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23,桶盖23设有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桶盖23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4,搅拌桶2侧面设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与搅拌桶2固定连接的透明观察管3,透明观察管3一端与搅拌桶2相通,透明观察管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件31,支撑件31滑动连接有拉杆32,拉杆32一端设有与透明观察管3相匹配的活塞33,活塞33设有密封机构,拉杆32另一端设有手柄34,透明观察管3下侧连接有出样管4,出样管4与透明观察管3相通,出样管4下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1。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搅拌桶2下端连接出料漏斗21,便于搅拌桶2排尽脱模剂;桶盖23设置进料机构,用于向搅拌桶2加入各组成材料;桶盖23设置搅拌机构,用于对各组成材料进行搅拌;活塞33设置密封机构,用于增强活塞33与透明观察管3之间的密封性;桶盖23与搅拌桶2螺纹连接,将桶盖23取下,这样便能对搅拌桶2内进行清洁;设置把手24便于使用者取下桶盖23;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料机构将各组成材料加入到搅拌桶2中,再使用搅拌机构对各组成材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柄34带动拉杆32移动,拉杆32则拉动活塞33移动,活塞33配合密封机构将脱模剂吸入到透明观察管3,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将脱模剂吸入到出样管4处,并取下密封盖41,脱模剂便能从出样管4导出,这样便能对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使用者通过打开出料阀22,便能排出脱模剂;本技术提供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模剂的均匀程度进行判断,以及不便操作人员对搅拌过程中的脱模剂进行取样观察的问题。优选,进料机构包括与桶盖23固定连接的进料管5,进料管5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料管盖51。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能够防止脱模剂洒出。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能够防止脱模剂洒出的结构。优选,搅拌机构包括与桶盖23固定连接的电机52,电机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所述搅拌桶(2)下端连接有出料漏斗(21),所述出料漏斗(21)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阀(22),所述搅拌桶(2)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23),所述桶盖(23)设有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桶盖(23)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4),所述搅拌桶(2)侧面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搅拌桶(2)固定连接的透明观察管(3),所述透明观察管(3)一端与搅拌桶(2)相通,所述透明观察管(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滑动连接有拉杆(32),所述拉杆(32)一端设有与透明观察管(3)相匹配的活塞(33),所述活塞(33)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拉杆(32)另一端设有手柄(34),所述透明观察管(3)下侧连接有出样管(4),所述出样管(4)与透明观察管(3)相通,所述出样管(4)下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模复合脱模剂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所述搅拌桶(2)下端连接有出料漏斗(21),所述出料漏斗(21)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阀(22),所述搅拌桶(2)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23),所述桶盖(23)设有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桶盖(23)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4),所述搅拌桶(2)侧面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搅拌桶(2)固定连接的透明观察管(3),所述透明观察管(3)一端与搅拌桶(2)相通,所述透明观察管(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滑动连接有拉杆(32),所述拉杆(32)一端设有与透明观察管(3)相匹配的活塞(33),所述活塞(33)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拉杆(32)另一端设有手柄(34),所述透明观察管(3)下侧连接有出样管(4),所述出样管(4)与透明观察管(3)相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龙华庄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洮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