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华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9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3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涉及养蜂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它包含移虫机接头、吸虫管、固定管套、滤网,吸虫管与移虫机接头相对接,固定管套与吸虫管相套接,滤网内置于固定管套且通过固定管套压紧于吸虫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虫过程中不易伤害幼虫,移虫效率高,幼虫成活率高,提高了蜂王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涉及养蜂设备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蜂王浆作为营养品中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叶酸、泛酸及肌醇,还有类似乙酰胆碱样物质,以及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生物激素等。由于天然蜂王浆的产生过程慢,人工生产蜂王浆成为了主要方式,在蜂王浆生产过程中移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是对技术、速度、人力和时间耗费要求最多的一个环节。为了实现人工移虫这个过程,人们专利技术了移虫机,通过抓虫、吸虫的方式对蜜蜂进行人工转移。现有移虫机移虫方式可分为触碰式和非触碰式,触碰式以移虫针、夹虫和吹管居多,都是以提取蜂巢房内幼虫,用机械或气体为动力退虫的方法来操作,但是这种移虫方式采用的设备缺点是效率低,易伤幼虫,通过吸虫管将幼虫吸进集虫腔后因幼虫堆集过多容易伤害幼虫,而长时间的吸气过程会导致幼虫浆水少而虫干易死亡,有时还会发生吸虫管过平压伤幼虫的情况,导致了蜜蜂接受率过低;非触碰式以利用蜂王直接产卵孵化后整体转移为主,这种移虫方式的优点是不接触不伤幼虫,幼虫浆水多,蜜蜂接受率高,但是缺点是效率太低,不适合规模化养殖来生产大量蜂王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虫过程中不易伤害幼虫,移虫效率高,幼虫成活率高,提高了蜂王浆生产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它包含移虫机接头1、吸虫管2、固定管套3、滤网4,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相对接,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相套接,滤网4内置于固定管套3且通过固定管套3压紧于吸虫管2。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管套3顶部设置有导流槽31。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槽31为十字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网4外径尺寸与吸虫管2外径尺寸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虫管2外径尺寸小于固定管套3内径尺寸。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滤网4放置于固定管套3内,将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套接并压紧,再将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对接,需要移虫时配合专用台基条中的幼虫承接条使用,将固定管套3对准幼虫打开移虫机开关,将幼虫吸起,由于导流槽31的作用幼虫会有序被吸附到滤网4上,且不会出现传统吸虫管因平口设计压到幼虫或者吸虫管吸附于蜂巢上的情况,由于整个吸虫管组件为套接,拆装方便,当部件出现破损时可随时进行更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虫过程中不易伤害幼虫,移虫效率高,幼虫成活率高,提高了蜂王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吸虫管2、固定管套3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5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移虫机接头1、吸虫管2、固定管套3、滤网4、导流槽3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它由移虫机接头1、吸虫管2、固定管套3、滤网4组成,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相对接,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相套接,滤网4内置于固定管套3且通过固定管套3压紧于吸虫管2。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管套3顶部设置有导流槽31。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槽31为十字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网4外径尺寸与吸虫管2外径尺寸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虫管2外径尺寸小于固定管套3内径尺寸。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滤网4放置于固定管套3内,将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套接并压紧,再将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对接,需要移虫时配合专用台基条中的幼虫承接条使用,将固定管套3对准幼虫打开移虫机开关,将幼虫吸起,由于导流槽31的作用幼虫会有序被吸附到滤网4上,且不会出现传统吸虫管因平口设计压到幼虫或者吸虫管吸附于蜂巢上的情况,由于整个吸虫管组件为套接,拆装方便,当部件出现破损时可随时进行更换。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移虫机接头1的样式不同,其他结构与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方便连接不同连接头的移虫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移虫机接头1的样式不同,其他结构与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方便连接不同连接头的移虫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虫过程中不易伤害幼虫,移虫效率高,幼虫成活率高,提高了蜂王浆生产的效率。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移虫机接头(1)、吸虫管(2)、固定管套(3)、滤网(4),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相对接,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相套接,滤网(4)内置于固定管套(3)且通过固定管套(3)压紧于吸虫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移虫机接头(1)、吸虫管(2)、固定管套(3)、滤网(4),吸虫管(2)与移虫机接头(1)相对接,固定管套(3)与吸虫管(2)相套接,滤网(4)内置于固定管套(3)且通过固定管套(3)压紧于吸虫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套(3)顶部设置有导流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华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