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华勇专利>正文

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8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它涉及养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虫机用注塑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它包括固定框、筑巢区,固定框的中间部分镶嵌有筑巢区;所述筑巢区的前后表面完全相同,筑巢区包括外围层和巢础层,外围层设置于巢础层的外圈;所述外围层由外框、方形筑巢引导齿、锯齿形筑巢引导齿组成,外框的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方形筑巢引导齿,外框的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锯齿形筑巢引导齿;巢础层由数个筑巢孔组成,筑巢孔的截面为子弹头形凹面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筑巢房基深,蜜蜂无法改造蜂巢房孔径;能够节省找虫、移虫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能很好的配合移虫机使用,移虫时减少对幼虫的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养蜂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虫机用注塑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蜂王浆生产想要实现机械化移虫需要开发移虫机,配合移虫机使用的是蜂巢脾,用来培育足够数量的适龄幼虫供移虫机完成移虫工作。蜂巢脾目前有两种来源,第一种:蜂农用蜂蜡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蜡制巢础,配合木框放入蜂箱后蜜蜂会根据蜡制巢础上的六边形巢房的房基筑起巢房孔。第二种:开模具注塑成型,蜜蜂在注塑巢础上根据六边形巢房的房基来筑起巢房孔。以上两种蜂巢脾有以下缺点:
[0003]一:上述两种蜂巢脾所采用的筑巢房基都很浅,在蜜蜂筑巢时和蜂王产雄蜂卵后都存在被蜜蜂改造蜂巢孔型的缺点,无论是中华蜜蜂蜂巢脾还是意大利蜜蜂蜂巢脾一旦被蜜蜂改造过的蜂巢孔都会对自身和周边结构产生很大的形变,让蜜蜂无法改造蜂巢房孔径的蜂巢础是行业的共同需要。
[0004]二:单个蜂王24小时内的产卵量有限,即便是多王群,几个蜂王同时在一张蜂巢脾上产卵,蜂巢脾中的房基数量仍然过多,产卵不集中造成移虫机在找虫和移虫这两个工作环节上都浪费了很多时间。
[0005]三:现有的蜂巢脾用的筑巢房基底面由平面或三个菱形构成,底面周圈配六条浅边,这两部分构成筑巢房基。这种结构在使用移虫针中的铲虫舌头铲取位于底面的幼虫时易造成强冲击和铲取失败。
[0006]传统蜂巢脾的以上缺点决定了移虫机需要配套专用蜂巢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它具有筑巢房基深,蜜蜂无法改造蜂巢房孔径的优点;能够节省找虫、移虫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能很好的配合移虫机使用,移虫时减少对幼虫的伤害。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它包括固定框1、筑巢区2,固定框1的中间部分镶嵌有筑巢区2;所述筑巢区2的前后表面完全相同,筑巢区2包括外围层21和巢础层22,外围层21设置于巢础层22的外圈;所述外围层21由外框211、方形筑巢引导齿212、锯齿形筑巢引导齿213组成,外框211的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方形筑巢引导齿212,外框211的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锯齿形筑巢引导齿213;巢础层22由数个筑巢孔221组成,筑巢孔221的截面为子弹头形凹面状。
[0009]所述固定框1为中空的方形框,固定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把手18,固定框1包括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上梁13、下梁14,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分别设置于筑巢区2的两侧,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梁13,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梁14;长把手18分别设置在上梁13的两端。固定框1用于固定
筑巢区2,手持区和长把手18可减少筑巢区的面积。减少了找虫和移虫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所述上梁13和下梁14的中间部分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5,定位孔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16。定位孔15和固定孔16用于将蜂巢脾固定在夹具上。
[0011]所述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上均设置有数字行数标记17,数字行数标记17设置于靠近筑巢区2的一侧。数字行数标记17用于快速寻找幼虫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0012]所述配套夹具3包括夹板31、护栏32、拖柱33、定位柱34、圆柱销35、固定柱36、固定螺丝37、夹具安装孔38,夹板31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护栏32,夹板3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拖柱33,夹板31的上下端的中间部分均设置有一个定位柱34,定位柱34上设置有圆柱销35,定位柱3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固定柱36,固定柱36设置于夹板31上,固定柱36上设置有定位螺丝37,数个夹具安装孔38设置于夹板31的中间部位。配套夹具3安装在移虫机上,用于在移虫时固定蜂巢脾2。
[0013]所述两个定位柱34与两个定位孔15分别相对应,数个固定柱36与数个固定孔16分别相对应。夹具中的圆柱销35和固定螺丝37配合蜂巢脾中的定位孔15和固定孔16可快速定位和固定。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蜂巢脾放入蜂群后工蜂被迫只能沿着两孔之间的薄壁来分泌蜂蜡筑起剩余的工蜂蜂巢孔壁,最终在巢础层中的所有筑巢孔上都会筑起剩余的蜂巢孔壁,受限于深度、孔型、塑料材质这三点蜜蜂将失去改造蜂巢房孔径的动力和能力。
[0015]外围层设置在所有筑巢孔的外圈,外围层中的外框、筑巢引导齿在蜜蜂筑巢中起到了设限和引导的作用。在筑巢结束后抓取长把手18将蜂巢脾从蜂群中取出来后用摇蜜机和水冲洗把蜂巢脾内的蜂蜜和花粉清理干净,清理后的蜂巢脾用来育虫。
[0016]市场上现有传统蜂巢脾中筑巢房基数量最少在6000个左右,相较于产卵区内的几条蜂王在24小时内最多产4000个卵来看仍然过多。本技术根据养蜂场调研将蜂巢脾中筑巢孔的总数量设置在4000

5100个之间。每一行设置50

60个筑巢孔,共设置40

42行,任意两个筑巢孔间的中心距离都是一样的。由于蜂巢脾正面和背面具有相同的结构分布特征,所以两面合计在4000

5100个筑巢孔,其筑巢孔数完全能满足24小时内多王产卵的需求。同时由于筑巢区面积减小,大大的缩短了找虫、移虫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将蜂巢脾放入多王群24小时后从蜂箱取出再放入育虫群,在蜂卵孵化24小时后取出备用。开动移虫机进入待机状态,观察数字行数标记,记住起始行数和结束行数。把蜂巢脾中的定位孔15对应夹具中的圆柱销35装入,固定螺丝37穿过固定孔16将蜂巢脾固定在固定柱33上,完成安装后在移虫机输入起始行数和结束行数,启动移虫机进入找虫和移虫工作,在蜂巢脾正面所有幼虫被移虫机移走后移虫机发出提示音并暂停,操作人员再将蜂巢脾取出并翻面进入蜂巢脾背面工作,至此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9]1.蜂巢脾通过设置长把手18和手持区极大的缩小了筑巢区面积,应用于移虫机缩短了找虫和移虫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筑巢孔的孔深度远超现有筑巢房基的深度,采用注塑工艺,孔深能满足或接近蜂王直接产卵的需要,孔型也在工蜂和蜂王的接受范围内,所以工蜂被迫只能沿着两孔之
间的薄壁分泌蜂蜡筑起剩余的工蜂蜂巢孔壁。孔型、深度、塑料材质这三点让蜜蜂失去改造蜂巢孔径的动力和能力。
[0021]3.巢础层22中筑巢孔221的截面为子弹头形凹面状,这种孔形在使用移虫针中的铲虫舌头铲取位于筑巢孔孔底221中的幼虫时没有强冲击和铲取失败,实际使用效果优于原有筑巢房基。该注塑标准件应用于移虫机内使用能很好的满足机械化移虫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框(1)、筑巢区(2),固定框(1)的中间部分镶嵌有筑巢区(2);所述筑巢区(2)的前后表面完全相同,筑巢区(2)包括外围层(21)和巢础层(22),外围层(21)设置于巢础层(22)的外圈;所述外围层(21)由外框(211)、方形筑巢引导齿(212)、锯齿形筑巢引导齿(213)组成,外框(211)的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方形筑巢引导齿(212),外框(211)的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锯齿形筑巢引导齿(213);巢础层(22)由数个筑巢孔(221)组成,筑巢孔(221)的截面为子弹头形凹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为中空的方形框,固定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把手(18),固定框(1)包括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上梁(13)、下梁(14),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分别设置于筑巢区(2)的两侧,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梁(13),第一手持区(11)、第二手持区(1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梁(14);长把手(18)分别设置在上梁(1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虫机用蜂巢脾及其配套夹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华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