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锤式弯沉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0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测量路面承载能力的专用设备,它的加载机构由气缸筒(1)、上活塞(3)、下活塞(7)、活塞杆(11)、传力座(12)、承载板(14)及快排阀(5)组成。由压缩空气推动上活塞(3)上升至一定高度,快排阀(5)排气,上活塞(3)快速下落打击活塞杆(11)顶部,经传力座(12)、承载板(14)将冲击能传至地面,由传感器(13)拾取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得到该点弯沉。通过升降下活塞(7),可将承载板(14)提至运输或降至测量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的弯沉仪机构紧凑、操作方便、造价低。(*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测量路面承载能力的专用设备。传统的测量路面承载能力的方法为“贝克曼粱”式弯沉测试法。此方法手工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测量精度低。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落锤式弯沉仪。如丹麦的8000型落锤式弯沉仪(见附件1),它提高了测量精度,实现了弯沉测试的现代化,但其结构复杂,机构繁多。苏联专利SU1073359A所提供的落锤式弯沉仪,结构简单,但需人工提升重锤及操作,搬运不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机构少而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的落锤式弯沉仪。本技术由动力源、供气系统、加载机构、信号测量和处理系统、操作控制装置及小拖车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它的加载机构(如图2所示)由气缸筒(1)、上活塞(3)、下活塞(7)、活塞杆(11)、传力座(12)、承载板(14)、快排阀(5)及重锤组成,气缸筒(1)通过支承轴(4)安装在小拖车(16)的安装架(15)上(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上活塞(3)和下活塞(7)置于气缸筒(1)内,活塞杆(11)与下活塞(7)、传力座(12)相连结,传力座(12)置于承载板(14)上方,快排阀(5)安装在汽缸筒(1)下部(如图2所示),其中上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动力源、供气系统、加载机构、信号测量和处理系统、操作控制装置及小拖车所组成的落锤式弯沉仪,其特征在于它的动力源是压缩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宗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交通局科研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