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6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中间板、及分别配置在中间板的上部与下部的上部端子与下部端子,且在中间板、上部端子及下部端子插入模制成型有绝缘层,其中上部端子与下部端子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标准端子,在中间板的中心区域沿左右方向排列;一对电源端子,在中心区域分别配置在标准端子的左右方向侧;以及一对接地端子,分别配置在中心区域的左右方向侧的侧边区域,且中间板包括:切开孔,沿上下贯通形成在中心区域,且在内部区域的上下方向定位标准端子与电源端子,以及回避槽,凹陷地形成在切开孔的正面,并在电源端子的前端与切开孔的正面之间形成回避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如下的插座连接器:通过在切开孔的正面部形成回避槽,并使中间板与电源端子的前端按照回避间隔隔开定位,从而通过在电源供给时确保电源端子与中间板间的间隔而可防止由劣化现象引起的烧损。
技术介绍
通常,插座连接器在安装在基板(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状态下与前端的结合部位所对应的插塞连接器(plugconnector)电连接。这种以往的插座连接器包括如下等:多个上部连接端子,排列在中间板的上部;多个下部连接端子,排列在中间板的下部;以及绝缘壳体,以在外部包围中间板、上部连接端子及下部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的状态插入成型,且通过前方侧的结合口暴露出连接端子同时通过后方侧下表面暴露出连接端子的后端。此处,在对绝缘壳体进行插入成型时,在中间板形成填充树脂的空间等,连接端子中包括电源用端子、接地用端子及高速用端子等。但是,以往的插座连接器中,电源端子的前端与中间板相接或相邻定位,因此在与插塞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在电源供给时,存在电源端子与中间板间产生劣化现象而产生装置的烧损之虞。因此,需要一种在电源供给时可防止电源端子与中间板间的劣化现象的结构。作为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文献,有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13-303024号(2013年02月07日),且在所述现有文献中揭示有插座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通过在切开孔的正面部形成回避槽,并使中间板与电源端子的前端按照回避间隔隔开定位,从而通过在电源供给时确保电源端子与中间板间的间隔而可防止由劣化现象引起的烧损。[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包括中间板、及分别配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上部与下部的上部端子与下部端子,且在所述中间板、所述上部端子及所述下部端子插入模制成型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端子与所述下部端子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标准端子,在所述中间板的中心区域沿左右方向排列;一对电源端子,在所述中心区域分别配置在所述标准端子的左右方向侧;以及一对接地端子,分别配置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左右方向侧的侧边区域,且所述中间板包括:切开孔,沿上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且在内部区域的上下方向定位所述标准端子与电源端子,以及回避槽,凹陷地形成在所述切开孔的正面,并在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与所述切开孔的正面之间形成回避间隔。此处,所述切开孔可形成有:一对侧面部,与所述电源端子的一侧端在侧方隔开定位,以及正面部,与所述标准端子的前端及电源端子的前端在前方隔开定位,且沿左右方向具有直线形态,且所述回避槽可分别形成在所述正面部的左右方向侧,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在前后方向并排地定位并在前后方向形成所述回避间隔。另外,所述回避槽可以比所述电源端子的左右宽度更宽的宽度形成。另外,所述回避槽可具有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对应的形状。另外,在对所述绝缘层进行插入模制成型时,可向所述切开孔与所述回避槽填充所述绝缘层。[技术的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在切开孔的正面部形成回避槽,并使中间板与电源端子的前端按照回避间隔隔开定位,从而通过在电源供给时确保电源端子与中间板间的间隔而可防止由劣化现象引起的烧损,且可增加中间板与绝缘层的结合剖面面积,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结合力。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平面图。图4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仰视图。图5是用于表示绝缘壳体与外部外壳结合到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表示在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与绝缘壳体结合的状态下,对外部外壳进行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及外部外壳呈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符号的说明]10:绝缘层20:绝缘壳体30:外部外壳100:中间板110:紧固突起120:切开孔121:侧面部122:正面部130:回避槽200:上部端子210:标准端子220:电源端子230:接地端子300:下部端子310:标准端子320:电源端子330:接地端子S1:中心区域S2:侧边区域G1:基准间隔G2:回避间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随附图式,详细地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其的方法通过参照附图与详细地叙述的实施例将会变明确。但是,本技术并不受以下揭示的实施例限定,能实现为彼此不同的各种形态,本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技术的揭示完整,且向本技术所属
内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完整地传递技术的范畴而提供的,本技术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畴来定义。另外,在对本技术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在判断出相关习知技术等会使本技术的要旨变得含糊不清的情况时,省略对所述相关习知技术的详细的说明。图1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平面图。另外,图4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仰视图,图5是用于表示绝缘壳体与外部外壳结合到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同时,图6是用于表示在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与绝缘壳体结合的状态下,对外部外壳进行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及外部外壳呈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包括中间板(100)、上部端子(200)、及下部端子(300)。另外,在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还可包括绝缘层(10)、绝缘壳体(20)及外部外壳(30)。在所述构成中,可利用导电性原材料以固定宽度制作中间板(100),且可在中间板(100)的前方区域侧的左右方向分别突出形成一对紧固突起(110)。此处,在中间板(100)的中心位置形成中心区域(S1),在中间板(100)的中心区域(S1)沿上下贯通形成切开孔(120)。切开孔(120)形成沿上下贯通的固定宽度的内部区域,且在形成在切开孔(120)的内部区域的上下方向分别定位将叙述的上部端子(200)与下部端子(300)的标准端子(210)、(310)与电源端子(220)、(320)。此处,如图3及图4所示,切开孔(120)可划分为形成在左侧右侧的一对侧面部(121)及形成在前方侧的正面部(122)。一对侧面部(121)与电源端子(220)、(320)的一侧端在侧方隔开定位,侧面部(121)的前方侧可在前后方向具有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中间板、及分别配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上部与下部的上部端子与下部端子,且在所述中间板、所述上部端子及所述下部端子插入模制成型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部端子与所述下部端子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标准端子,在所述中间板的中心区域沿左右方向排列;一对电源端子,在所述中心区域分别配置在所述标准端子的左右方向侧;以及一对接地端子,分别配置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左右方向侧的侧边区域,/n所述中间板包括:切开孔,沿上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且在内部区域的上下方向定位所述标准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以及回避槽,凹陷地形成在所述切开孔的正面,并在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与所述切开孔的所述正面之间形成回避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2 KR 10-2019-0028308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中间板、及分别配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上部与下部的上部端子与下部端子,且在所述中间板、所述上部端子及所述下部端子插入模制成型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端子与所述下部端子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标准端子,在所述中间板的中心区域沿左右方向排列;一对电源端子,在所述中心区域分别配置在所述标准端子的左右方向侧;以及一对接地端子,分别配置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左右方向侧的侧边区域,
所述中间板包括:切开孔,沿上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且在内部区域的上下方向定位所述标准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以及回避槽,凹陷地形成在所述切开孔的正面,并在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与所述切开孔的所述正面之间形成回避间隔。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亨俊夫珍贤市川和记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韩国株式会社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