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湘宁专利>正文

中性载体膜PH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56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载体聚氯乙烯pH敏感膜的pH电极,它由中性载体膜、电极管、银-氯化银丝、标准缓冲液、电极引线及插头组成。它具有不易破碎、耐氢氟酸、阻抗低、活化时间短、易成型、工艺性好等优点,适应于医学、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合成中性载体膜PH传感器,特别适应于医学、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上使用。现有的PH传感器由极薄的玻璃膜组成,由于其阻抗高、易破碎和不耐氢氟酸,在医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且活化时间长(24小时左右),给实际生产带来不便。本技术是基于一种中性载体活性物混合成的PVC(聚氯乙烯)敏感膜而制成的一种不易破碎,不受氢氟酸腐蚀,阻抗低(是玻璃膜电极的万分之一),活化时间短(0.5小时左右)适应于医学、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上使用的PH传感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人工合成的载体物质、亲脂溶性物质和人工合成的增塑剂混均,然后将此混合物与含PVC粉的四氢呋喃混合物混均,所得的透明混合物倾于玻璃板上成膜,切下一块膜粘在PVC塑料管的一端,PVC管的另一端接上银-氯化银丝和外接电极线,PVC管中注入缓冲溶液即构成中性载体膜PH电极。技术的实施例由附图给出。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该装置由中性载体PVC膜(1)、电极管(2)、银-氯化银丝(3)、内充PH缓冲液(4)、外接电极线(5)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中性载体聚氯乙烯PH敏感膜(1)、电极外管(PVC管)(2)、银-氯化银丝(3)、内充PH缓冲液(4)、外接电极线(5)和电极插头(6)组成的中性载体膜PH电极,其特征是聚氯乙烯PH敏感膜和(1)、(2)、(3)、(4)、(5)、(6)作为测试待测PH体系的电极的一种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若宋湘宁
申请(专利权)人:宋湘宁袁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