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式三合一微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12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头式三合一微电极,由银/氯化银(Ag/AgCl)参比电极、铂丝对电极和碳纤维工作电极组成,其特征是:采用玻璃毛细管作为微米级的银丝、铂丝以及碳纤维的绝缘体和支撑物,并组装在一个毫米级的金属针头内腔中,三个电极的引线分别焊接于电极插头相应的接线柱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测试研究的微电极装置,尤其是能提供具有稳定参比电位的针头式三合一微电极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银/氯化银(Ag/AgCl)参比电极是把银/氯化银置于一个带陶瓷芯的玻璃管中组成,尽管在常规的电位分析中,银/氯化银(Ag/AgCl)参比电极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相对较大的体积(外径为厘米级)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细胞(直径0.010-0.100毫米)活体、原位、在线研究的要求,制备方法上的原因又导致其难以微型化;直接采用银电极虽然可以缩小体积,但作为参比电极又有电位不稳定的缺点,以致在使用常规的电化学方法如循环伏安法中,无法进行精确测量。另外,在测量时现有的三电极结构分散,体积大,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银/氯化银参比电极不能进行细胞活体、原位、在线电化学研究、直接用银丝作参比电极电位不稳定以及现有三电极的分散、易损坏和不易操作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型化银/氯化银电极装置,采用微型银/氯化银电极不仅体积小(外径可达18微米),可插入大的细胞中,并可提供稳定的参比电位,并在此基础上,将三种微电极采用玻璃毛细管作绝缘体和支撑体,组装于一个毫米级内径的针头(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袁倬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