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单体把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1123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单体把持装置,包括:基座,其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的容置槽;连杆结构,其下端通过卡置件可枢接的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且设置在容置槽开口的一侧;长条形卡槽,其设置在第二连杆的自由端,长条形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基座的方向设置,长条形卡槽的开口宽度与单体微电极的直径大小相适应;以及支腿,其一端与靠近第一连杆下端的侧壁枢接,且支腿嵌入式的设置在第一连杆的侧壁内,支腿的长度大于自其与第一连杆下端的枢接处到第一连杆下端的距离;以及盲孔,其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靠近支腿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很好的保护和安置微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子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单体把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非损伤微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微电极以不接触被测样品的非损伤方式测量样品的局部微区信息,如进出样品离子分子浓度、流动速率及流动方向信息,样品表面局部电流等。测量不同信息采用不同特性的微电极:如测量进出样品离子分子流动信息采用选择性/特异性离子分子微电极,该微电极类型有玻璃微电极、金属微电极、碳纤维微电极等等,可以测量的离子分子种类包括H+、Ca2+、K+、Na+、Mg2+、Cl—、NH4+、N03—及02、H202、C02、N0等等;测量样品表面局部电流信息采用振动微电极等。使用上述微电极在检测之前需要通过将微电极的后端与注射器的注射端相连接,以应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射入微电极内,使用非常不方便,由于上述各种微电极直径一般都只有几微米,而长度却为几个厘米左右,长径比过大,造成在注射过程中容易损坏;且由于检测需要的电解液并不多,只需要微电极的前端充入电解液即可,现有的注射方法会对电解液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在检测过程中,微电极制作校正完成后,不需要立刻使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单体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的容置槽;连杆结构,其包括首尾枢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卡置件可枢接的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且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开口的一侧;长条形卡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长条形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基座的方向设置,所述长条形卡槽的开口宽度与单体微电极的直径大小相适应;以及支腿,其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连杆下端的侧壁枢接,且所述支腿嵌入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侧壁内,所述支腿的长度大于自其与第一连杆下端的枢接处到第一连杆下端的距离;以及盲孔,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靠近所述支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兴韩小娇陈双双卓仁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