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88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浓缩池,所述格栅通过污水管和提升泵与调节池相连接,所述调节池通过污水管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接,且调节池通过空气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污水管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污水管与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沉淀池通过污泥管和污泥泵与浓缩池相连接。该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简单明了,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该污水处理系统各设备连接清楚,各个管道设置有阀门,操作更加方便灵活,管道设置有颜色,工人在操作的时候更加清楚,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犯错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目前的一些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不彻底,效率不高,而且工人在处理的时候容易犯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以解决目前的一些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不彻底,效率不高,工人在处理的时候容易犯错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浓缩池,所述格栅通过污水管和提升泵与调节池相连接,所述调节池通过污水管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接,且调节池通过空气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污水管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污水管与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沉淀池通过污泥管和污泥泵与浓缩池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和空气管和污泥管均采用镀锌钢管,且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涂层和颜色涂层,且污水管和空气管和污泥管上均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外表面涂有蓝色油漆,污泥管外表面涂有黑色油漆,空气管外表面涂有绿色油漆。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泵下端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提升泵为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该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简单明了,工人不容易犯错,间接地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该污水处理系统各设备连接清楚,各个管道设置有阀门,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同时管道设置有颜色,工人在操作的时候更加清楚明了,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犯错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基于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水进入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格栅的栅条间距为15mm;步骤2:去除较大物质的污水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步骤3:调节池流出的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内进行水解反应,将大分子有机物变成小分子;步骤4:水解酸化池流出的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反应,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步骤5:污水最后流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进入排放口排放;步骤6:沉淀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行污泥脱水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进水水质指标为:CODcr化学需氧量小于400mg/L,BOD5有机物污染指标小于250mg/L,SS固体悬浮物浓度小于300mg/L,pH值为6.0-9.0。生活污水出水水质指标为:CODcr小于100mg/L,有机物污染指标BOD5小于20mg/L,固体悬浮物浓度SS小于70mg/L,pH值为6.0-9.0。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1、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沉淀池5和浓缩池6,格栅1通过污水管7和提升泵8与调节池2相连接,调节池2通过污水管7与水解酸化池3相连接,且调节池2通过空气管9连接有鼓风机10,空气管9采用闸阀,鼓风机10应采取减震和消音措施,水解酸化池3通过污水管7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相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4通过污水管7与沉淀池5相连接,沉淀池5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沉淀池5通过污泥管11和污泥泵与浓缩池6相连接,管道之间、管道与水泵、管道与污泥泵、管道与风机之间均需设置阀门或法兰进行连接,部分构筑物的池壁上设置预埋管。污水管7和空气管9和污泥管11均采用镀锌钢管,钢管直径小于等于50mm的钢管采用丝扣连接,钢管直径大于50mm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且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涂层和颜色涂层,且污水管7和空气管9和污泥管11上均设置有阀门,污水管7道在泵前采用蝶阀,泵后采用蝶阀或球阀,污泥管11道在泵前采用蝶阀,泵后采用蝶阀或球阀,提升泵8采用法兰连接管道,管道上的阀门和仪表均需安装整齐,便于检修和操作。污水管7外表面涂有蓝色油漆,污泥管11外表面涂有黑色油漆,空气管9外表面涂有绿色油漆,方便使用者快速设别,减少犯错的几率。提升泵8下端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提升泵8为固定连接,提高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1)、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沉淀池(5)和浓缩池(6),所述格栅(1)通过污水管(7)和提升泵(8)与调节池(2)相连接,所述调节池(2)通过污水管(7)与水解酸化池(3)相连接,且调节池(2)通过空气管(9)连接有鼓风机(10),所述水解酸化池(3)通过污水管(7)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相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通过污水管(7)与沉淀池(5)相连接,所述沉淀池(5)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沉淀池(5)通过污泥管(11)和污泥泵与浓缩池(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1)、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沉淀池(5)和浓缩池(6),所述格栅(1)通过污水管(7)和提升泵(8)与调节池(2)相连接,所述调节池(2)通过污水管(7)与水解酸化池(3)相连接,且调节池(2)通过空气管(9)连接有鼓风机(10),所述水解酸化池(3)通过污水管(7)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相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通过污水管(7)与沉淀池(5)相连接,所述沉淀池(5)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沉淀池(5)通过污泥管(11)和污泥泵与浓缩池(6)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程婷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