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88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所述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设置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的碳源投加单元,通过对出水清液的总氮值进行在线监测对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的两级反硝化池实现碳源的精准投加,很好地解决了人为恒量投加碳源造成的碳源投加过量或碳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及碳源投加过少对总氮值稳定达标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能有效控制碳源的投加量,并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解决现有一级反硝化池碳源过量投加、碳源利用率低、碳源投加成本高、增加曝气能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高、组分极其复杂、水质情况又随气候条件及填埋年限变化波动幅度较大,并且随着垃圾填埋年限的增加,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会越来越高,C/N值失调将会导致处理难度极大,这些状况都对渗滤液填埋场能否稳定运行提出巨大的挑战。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反硝化时的活性污泥优势菌为异养菌,反硝化过程需要消耗有机质,因此,需要保证垃圾渗滤液中有足够的有机碳源。为避免垃圾渗滤液中反硝化过程营养元素比例失衡,保证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的有效进行,需要人为投加碳源来满足微生物生长,从而保证处理厂稳定运行。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反硝化池的碳源投加方式主要为人工投加,一般是通过人工理论计算来恒量投加碳源,通常会造成碳源投加过量或不足。碳源投加过量时,易出现出水COD超标、碳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碳源投加成本增加、曝气能耗增加、出水氨氮超标风险增加等问题;碳源投加不足会导致出水总氮不能稳定达标等问题。因此,如何精准控制反硝化池的碳源投加量,保证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高效稳定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所述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需兼顾设置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碳源投加动态可调,避免碳源投加过量导致利用率低而成本升高的问题,并能使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生化段出水清液总氮值符合需求,从而达到降低碳源投加成本和提升生化段出水水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进水单元、反硝化/硝化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碳源投加单元,所述碳源投加单元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碳源计量装置设置在碳源投加装置和反硝化/硝化单元之间的连接管上,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设置有进口、出口和超滤清水池,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的检测端设置在超滤清水池内。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的碳源投加单元,通过对出水清液的总氮值进行在线监测对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的两级反硝化池实现碳源的精准投加,很好地解决了人为恒量投加碳源造成的碳源投加过量或碳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及碳源投加过少对总氮值稳定达标的影响。本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能有效控制碳源的投加量,并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解决现有一级反硝化池碳源过量投加、碳源利用率低、碳源投加成本高、增加曝气能耗等问题。总体上,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对反硝化池进行碳源投加,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生化段出水清液总氮值达到标准,碳源投加量精确、碳源投加成本低、运行控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维护及生化段出水水质优良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附图标记说明:10、进水单元;20、反硝化/硝化单元;201、一级反硝化池;202、一级硝化池;203、二级反硝化池;204、二级硝化池;30、固液分离单元;301、进口;302、出口;303、超滤清水池;304、污泥回流管;40、碳源投加单元;401、在线总氮监测装置;402、碳源储存装置;403、碳源投加装置;404、碳源计量装置;4041、第一碳源计量装置;4042、第二碳源计量装置405、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进水单元、反硝化/硝化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碳源投加单元,所述碳源投加单元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碳源计量装置设置在碳源投加装置和反硝化/硝化单元之间的连接管上,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设置有进口、出口和超滤清水池,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的检测端设置在超滤清水池内。优选地,所述反硝化/硝化单元包括沿水流走向依次管道连接的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优选地,所述碳源计量装置包括第一碳源计量装置和第二碳源计量装置,所述碳源投加装置、第一碳源计量装置和一级反硝化池管道接通,所述碳源投加装置、第二碳源计量装置和二级反硝化池管道接通。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单元为超滤装置,且还设置有连接至进水单元的污泥回流管。优选地,所述碳源投加装置为碳源投加变频泵。优选地,所述一级硝化池与一级反硝化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所述二级硝化池与二级反硝化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管。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投加碳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完成前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依次送入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和固液分离单元,得到出水清液和回流污泥;在线总氮监测装置检测并收集出水清液的总氮值回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出水清液的总氮值控制碳源投加装置向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和二级反硝化池投加碳源的量,其中,当出水清液总氮值高于120mg/l时,将碳源投加频率调节为升高3-5HZ;当出水清液总氮值低于110mg/l时,将碳源投加频率调节为降低3-5HZ;向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和二级反硝化池投加碳源量的比值为2-4。本技术中控制系统控制碳源投加频率升高或降低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碳源投加装置内置的变频器从而调节碳源投加变频泵来实现的。优选地,所述一级硝化池出水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控制一级硝化池的溶解氧为0.3-2mg/L;所述二级硝化池出水回流至二级反硝化池,控制二级硝化池的溶解氧为1-5mg/L。溶解氧的测定可以通过设置氧化还原电位检测装置进行在线或人工监测获得一级硝化池和二级硝化池的溶解氧含量数据。回流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电动泵送方式即可。优选地,所述碳源选自甲醇、葡萄糖、乙醇钠、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进水单元10、反硝化/硝化单元20、固液分离单元30和碳源投加单元40,所述碳源投加单元40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401、碳源储存装置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连接的进水单元、反硝化/硝化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碳源投加单元,所述碳源投加单元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碳源计量装置设置在碳源投加装置和反硝化/硝化单元之间的连接管上,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设置有进口、出口和超滤清水池,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的检测端设置在超滤清水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连接的进水单元、反硝化/硝化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碳源投加单元,所述碳源投加单元包括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碳源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碳源储存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和碳源计量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碳源计量装置设置在碳源投加装置和反硝化/硝化单元之间的连接管上,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设置有进口、出口和超滤清水池,所述在线总氮监测装置的检测端设置在超滤清水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碳源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硝化单元包括沿水流走向依次管道连接的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瑞锋黄开坚
申请(专利权)人:嘉园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