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88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亚硝化反应器、第一沉淀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反应器、第二沉淀池和产水箱。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有效降低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反硝化反应器的污泥流失,使各反应器污泥具有较高的区分性,有利于提高功能菌占比,提升处理效果。并且由于第一沉淀池的泥水分离作用,使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水污泥浓度能维持在较低水平,降低了进水中的污泥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冲击,有利于维持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稳定。同时亚硝化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设有MBBR填料,有利于亚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挂膜,提高菌种活性。此外通过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后加入反硝化装置进一步去除总氮,提高了产水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属于垃圾渗滤液领域,尤其适用于老龄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垃圾自身发酵和降水的淋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而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性质复杂,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具有高浓度得氨氮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随着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还存在渗滤液氨氮含量越来越高,COD越来越低,C/N比失调,生化性能下降等问题。目前国内渗滤液处理广泛使用的是两级硝化反硝化工艺,其在充足的碳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作用。但应用在填埋场渗滤液中,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C/N比失调,导致总氮难以达标,往往需要外加大量碳源进行脱氮,极大的增加了运行成本。且该工艺的脱氮过程需要先将氨氮在好氧菌的作用下氧化为亚硝氮、硝氮,再通过厌氧菌把硝氮还原为氮气,因此生化过程需要进行大量曝气,能耗较高。厌氧氨氧化反应指在厌氧或者缺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以NO2--N为电子受体,氧化NH4+-N为氮气的生物过程。反应方程式为NH4++1.32NO2-+0.066HCO3-+0.13H+→1.02N2+0.26NO3-+0.066CH2O0.5N0.15+2.03H2O,其反应过程无需曝气和外加碳源,极大的降低了运行成本,因此其在渗滤液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渗滤液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将渗滤液中的氨氮部分氧化为亚硝氮,满足厌氧氨氧化的进水水质要求;以及如何降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菌体流失,提高反应效率和稳定性等问题。并且厌氧氨氧化产水中还有少量的硝氮产生,影响产水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实现垃圾渗滤液高效、稳定、低成本的生化处理。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亚硝化反应器、第一沉淀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反应器、第二沉淀池和产水箱;所述进水箱通过设置有进水泵、第一球阀和液体流量计的污水管道与亚硝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相连;所述第一沉淀池上端出水口通过设置有提升泵的污水管道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的第一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相连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反硝化反应器下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反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的第二污泥回流管与反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中部出水口通过设置有第三污泥回流泵的第三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上端水口通过污水管道流入产水箱。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外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出水口与循环进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循环进水口相连,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箱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之间设有超越管道,所述超越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进水泵后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下端进水口,所述超越管道上设有第二球阀和液体流量计。进一步地,所述亚硝化反应器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空气泵、气体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曝气头和曝气管路。进一步地,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和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中部设有填料,填料层高度占有效液位的2/5~3/5,填料类型为MBBR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反应器和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有pH、ORP在线仪表;所述亚硝化反应器有pH/ORP/DO在线仪表。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反硝化反应器中设有搅拌器和加热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为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内层设置有发热电阻。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竖直方向设有5个取样口。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亚硝化反应器、第一沉淀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反应器、第二沉淀池和产水箱。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有效降低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反硝化反应器的污泥流失,使各反应器污泥具有较高的区分性,有利于提高功能菌占比,提升处理效果。并且由于第一沉淀池的泥水分离作用,使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水污泥浓度能维持在较低水平,降低了进水中的污泥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冲击,有利于维持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稳定。同时亚硝化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设有MBBR填料,有利于亚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挂膜,提高菌种活性。此外通过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后加入反硝化装置进一步去除总氮,提高了产水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箱;2-进水泵;3-第一球阀;4-液体流量计;5-污水管道;6-填料;7-亚硝化反应器;8-第二球阀;9-超越管道;10-空气泵;11气体流量调节阀;12-气体流量计;13-曝气头;14-曝气管路;15-pH/ORP/DO在线仪;16-第一污泥回流泵;17-第一污泥回流管;18-第一沉淀池;19-提升泵;20-循环泵;21-循环进水口;22-循环出水口;23-厌氧氨氧化反应器;24-搅拌器;25-取样口;26-加热夹套;27-恒温控制器;28-pH/ORP在线仪;29-反硝化反应器;30-第二沉淀池;31-第二污泥回流泵;32-第三污泥回流管;33-第三污泥回流泵;34-产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1、亚硝化反应器7、第一沉淀池18、厌氧氨氧化反应器23、反硝化反应器29、第二沉淀池30和产水箱34;所述进水箱1通过设有进水泵2、第一球阀3和液体流量计4的管道5与亚硝化反应器7下端进水口相连,所述亚硝化反应器7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5与第一沉淀池18相连;所述亚硝化反应器7的中部设有填料6,降低亚硝化反应器7污泥流失,强化亚硝化作用,填料层高度占有效液位的2/5~3/5,填料类型为MBBR填料。所述亚硝化反应器7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空气泵10、气体流量调节阀11、气体流量计12、曝气头13和曝气管路14。通过调节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亚硝化反应器、第一沉淀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反应器、第二沉淀池和产水箱;/n所述进水箱通过设置有进水泵、第一球阀和液体流量计的污水管道与亚硝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n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相连;/n所述第一沉淀池上端出水口通过设置有提升泵的污水管道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的第一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相连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反硝化反应器下端的进水口相连;/n所述反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的第二污泥回流管与反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n所述第二沉淀池中部出水口通过设置有第三污泥回流泵的第三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上端水口通过污水管道流入产水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箱、亚硝化反应器、第一沉淀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硝化反应器、第二沉淀池和产水箱;
所述进水箱通过设置有进水泵、第一球阀和液体流量计的污水管道与亚硝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
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相连;
所述第一沉淀池上端出水口通过设置有提升泵的污水管道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下端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的第一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相连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反硝化反应器下端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反硝化反应器上端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通过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的第二污泥回流管与反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
所述第二沉淀池中部出水口通过设置有第三污泥回流泵的第三污泥回流管与亚硝化反应器底部相连,所述第二沉淀池上端水口通过污水管道流入产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外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出水口与循环进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循环进水口相连,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垃圾渗滤液的连续流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连接有超越管道,所述超越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进水泵后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下端进水口,所述超越管道上设有第二球阀和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信源卓瑞锋
申请(专利权)人:嘉园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