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69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模块、支撑架、Y轴移动模块、Z轴移动模块以及货叉,由这些组成所述的上料机构,应用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将所述X轴移动模块、Y轴移动模块、Z轴移动模块连接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提高停放货物的位置精度,减少调整停放位置的次数,从而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且降低叉车的使用频率,节约叉车的能源,减少叉车尾气排放,同时减少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快开式侧帘箱货物装卸
,特别是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新型集装箱:快开式侧帘箱,和传统集装箱不同的是,快开式侧帘箱是在两侧开门进行装卸货物。这种集装箱的优点就在于提高装卸效率,但是提高装卸货物效率,只靠改进集装箱的结构是不行的,其余配套装卸系统还需要能够匹配这种集装箱,这样才能发挥出这种集装箱的优势。而传统的装卸货物方式是通过司机开着叉车进行装卸,因为叉车司机每次装卸都需要调整位置,而调整位置的时候都是靠司机通过目测进行的,这就造成这种装卸方式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对于装货时位置精度不够高,往往到最后的一托盘货物时,由于前面的位置没调整好,导致无法将最后一托盘装到集装箱里面,又要重新挪动前面已经装进集装箱的货物,浪费人力物力。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的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应用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为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提供上料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模块,所述X轴移动模块用于实现X轴直线运动;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X轴移动模块;Y轴移动模块,所述Y轴移动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Z轴移动模块,所述Z轴移动模块连接于所述Y轴移动模块;货叉,所述货叉连接于所述Z轴移动模块。进一步地,所述X轴滑动模块包括轮座,所述轮座底部开设有一轮槽,所述轮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主动轨道轮,所述主动轨道轮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轮槽内,且所述主动轨道轮的旋转轴线水平垂直于X轴;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轨道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轮座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沿X轴水平布置的轨道,所述主动轨道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进一步地,所述X轴滑动模块还包括从动轨道轮,所述从动轨道轮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轮槽内,且所述从动轨道轮的旋转轴线水平垂直于X轴,所述从动轨道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进一步地,所述Y轴滑动模块包括丝杆,所述丝杆沿Y轴且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进一步地,所述Z轴滑动模块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升降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Y轴滑动模块;所述第一升降部固定或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货叉。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部;所述货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且所述货叉沿Y轴水平布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布置;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且所述货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龙门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有一个;所述X轴移动模块有四个,四个所述X轴移动模块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呈矩形布置;所述Y轴移动模块有两个,两所述Y轴移动模块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Z轴移动模块有两个,两所述Z轴移动模块一一对应对称安装在两所述Y轴移动模块上。进一步地,所述X轴移动模块滑动连接于地面上,或者所述X轴移动模块滑动的吊装在地面上方。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模块、支撑架、Y轴移动模块、Z轴移动模块以及货叉,由这些组成所述的上料机构,应用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将所述X轴移动模块、Y轴移动模块、Z轴移动模块连接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提高停放货物的位置精度,减少调整停放位置的次数,从而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且降低叉车的使用频率,节约叉车的能源,减少叉车尾气排放,同时减少人力。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后视图。图5至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的X轴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输送装置中一个输送单元的立体图。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图14为图12的侧视图。图15为图12的主视图。图16和图17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实施例六的效果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的实施例五的效果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图20为图18的侧视图。图21为图18的后视图。图22为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器的控制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所述的货物装卸系统100,输送装置1,输送线本体11,输送架111,传输电机112,滚筒113,阻挡装置12,第二升降机构121,第二固定部1211,第二升降部1212,限位件122,竖直限位杆1221,支撑板1222,位置传感器123,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4,传动轴15,第三齿轮16,链条17,货叉2,X轴移动模块3,轮座31,轮槽311,主动轨道轮32,第一驱动电机33,轨道34,从动轨道轮35,支撑架4,容纳空间41,Y轴移动模块5,丝杆51,第二驱动电机52,螺母53,固定座54,Z轴移动模块6,第一升降机构61,第一固定部611,第一升降部612,第一固定架62,第三驱动电机63,第二固定架64,第一检测装置7,第二检测装置8,报警装置9;第三检测装置10,输送货物200,自动化仓储系统的输送线30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是:采用现有的各个零部件、设备或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所述的上料机构,应用于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作为自动化装卸系统的上料机构,由自动化装卸系统的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上料,相比传统叉车或人工搬运来说,效率更高且装卸货物的精准性更高。请参阅图1至22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100,包括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输送装置1、第一检测装置7、第二检测装置8、报警装置9以及控制器;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模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X轴移动模块,所述X轴移动模块用于实现X轴直线运动;/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X轴移动模块;/nY轴移动模块,所述Y轴移动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nZ轴移动模块,所述Z轴移动模块连接于所述Y轴移动模块;/n货叉,所述货叉连接于所述Z轴移动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X轴移动模块,所述X轴移动模块用于实现X轴直线运动;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X轴移动模块;
Y轴移动模块,所述Y轴移动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Z轴移动模块,所述Z轴移动模块连接于所述Y轴移动模块;
货叉,所述货叉连接于所述Z轴移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滑动模块包括
轮座,所述轮座底部开设有一轮槽,所述轮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主动轨道轮,所述主动轨道轮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轮槽内,且所述主动轨道轮的旋转轴线水平垂直于X轴;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轨道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轮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X轴水平布置的轨道,所述主动轨道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滑动模块还包括从动轨道轮,所述从动轨道轮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轮槽内,且所述从动轨道轮的旋转轴线水平垂直于X轴,所述从动轨道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滑动模块包括
丝杆,所述丝杆沿Y轴且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
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上;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毓珩邹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