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69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包括车体底板、储物柜、行走机构、装卸机构、输送机构I、扶正机构、堆垛机构和输送机构II;储物柜固定在车体底板上方;所述行走机构驱动车体底板发生位移,储物柜收纳电气线路,输送机构II设置在车体底板上,输送机构I设置在储物柜上,装卸机构将货物装载至输送机构I或从输送机构I卸除,扶正机构矫正货物在输送机构I上的位置,堆垛机构对输送机构I上的货物进行堆垛。本案装置狭长,尺寸适用于国内大多数集装箱,适用性强,能够对大多数集装箱内货物进行装卸与堆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属于机械行业装卸和堆垛技术。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货物具有运输量大、便捷快速及价格便宜的优势,随着货物运输量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集装箱运输货物,但随着而来的对于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和堆垛就成了困扰人们的问题。由于集装箱内空间狭小,且使用铁皮外壳,因此集装箱内环境常常冬冷夏热,遇到有毒有害货物搬运时,易于危害到搬运工人的安全问题,现阶段,虽已出现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和堆垛机器,但自动化程度低、功能不完善,成为制约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和堆垛机器实际使用的主要问题。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弥补了传统装卸和堆垛设备的弊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对箱类货物或袋类货物的装卸与堆垛,形状狭长能够使用于国内大多数集装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装卸和堆垛设备的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集集装箱内货物装卸与堆垛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包括车体底板、储物柜、行走机构、装卸机构、输送机构I、扶正机构、堆垛机构和输送机构II;储物柜固定在车体底板上方;所述行走机构驱动车体底板发生位移,储物柜收纳电气线路,输送机构II设置在车体底板上,输送机构I设置在储物柜上,装卸机构将货物装载至输送机构I或从输送机构I卸除,扶正机构矫正货物在输送机构I上的位置,堆垛机构对输送机构I上的货物进行堆垛。具体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底板下方的主动行走机构和从动行走机构;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支撑座、万向轮支撑架、四个液压缸、四个电动转盘、四个电机和四个主动万向轮,万向轮支撑座固定在车体底板的底部中心,在万向轮支撑座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中间轴,万向轮支撑架上方通过轴承与万向轮支撑座上的中间轴连接,万向轮支撑架下方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支撑架与液压缸的缸体固定,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电动转盘的固定盘固定,电动转盘的转动盘与电机的壳体固定,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万向轮;所述从动行走机构包括四个从动万向轮,四个从动万向轮安装在车体底板的底部四个角区域;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上架、电机II支座、电机II、齿轮I、滑轨、横柱、齿轮条、电动转盘II、连接柱、电动转盘I、立柱、链条传动机构、吸盘座I和吸盘座II,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机I、链轮I、链轮II和链条I;上架固定在储物柜上;所述电机II支座安装在上架上,电机II安装在电机II支座上,齿轮I安装在电机II的输出轴上,横柱安装在滑轨内并可沿着滑轨往复移动,滑轨安装在储物柜的内壁上,齿轮条固定在横柱上,齿轮条与齿轮I相啮合;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电动转盘II安装在横柱上,立柱的上端通过电动转盘I安装在连接柱的另一端;在立柱的内部设置有竖向内腔,链条传动机构安装在竖向内腔内,链轮II安装在电机I的输出轴上,链轮II安装在竖向内腔上方,链轮I安装在竖向内腔下方,链条I安装在链轮I和链轮II上,在吸盘座I和吸盘座II上设置有与链条I相适配的传动齿,吸盘座I和吸盘座II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在立柱的侧面设置有滑槽,在吸盘座I和吸盘座II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内,吸盘座I位于吸盘座II下方,在吸盘座I下方设置两排吸盘组I,在吸盘座II侧面设置两排吸盘组II,在吸盘座II的上部设置红外线测距传感器组;所述输送机构I包括输送辊组I及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同步带组、输送辊组II及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阻拦机构,输送辊组I、同步带组和输送辊组II设置在一个T型平面内;所述输送辊组I包括输送辊,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电机III、皮带I、双带轮、链轮III和链条II,电机固定座I安装在储物柜上,电机III安装在电机固定座I上,电机III的输出轴通过皮带I与双带轮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机构,双带轮与其中一个链轮III同轴固定,输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I和轴承II安装在储物柜内壁上,每个输送辊上同时安装一个链轮III,链轮III与链条II连接形成链条传动机构;所有输送辊沿传输方向分成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中间设置同步带组;所述同步带组包括皮带辊I、皮带辊II和同步带,皮带辊I和皮带辊II的两端均通过轴承III安装在储物柜上,皮带辊I与皮带辊II位置平行,皮带辊I与输送辊位置垂直,同步带与皮带辊I连接形成皮带传送机构;输送辊组II设置在同步带组中安装皮带辊II的一侧;所述输送辊组II包括输送辊II,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I、电机IV、皮带III、皮带轮和齿轮,电机固定座II安装在储物柜上,电机IV安装在电机固定座II上,电机IV的输出轴通过皮带III与皮带轮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机构,皮带轮与其中一个齿轮同轴固定,每个输送辊II上同时安装一个齿轮,相邻输送辊II上的齿轮相啮合,皮带辊II与输送辊II位置平行,皮带辊II与输送辊II通过皮带II连接;阻挡机构包括阻拦板固定座、阻拦板和液压缸I,在阻拦板固定座上设置有凸块,在阻拦板内壁设置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连接形成滑动机构,液压缸I的缸体与阻拦板固定座的固定,液压缸I的活塞与阻拦板固定;阻拦板缩回时位于输送辊组II的侧面,阻拦板伸出时位于同步带组上方;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光轴、直线轴承、吸盘座III、吸盘组III、电动推杆I和电动转盘III,光轴竖向固定在上架上,吸盘座III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光轴上,电动推杆I的壳体固定在上架上,电动推杆I的伸缩轴与电动转盘III的固定盘固定,电动转盘III的转动盘与吸盘座III固定,吸盘组III设置在吸盘座III的下方,朝向输送辊组I;红外线传感器对输送辊组I上是否存在货物进行检测;所述堆垛机构包括支撑架、电机V、换向器、链轮VI、链条III、链轮V、支撑柱、电机VI、链轮VIII、链条IV、链轮VII、夹爪固定板、固定夹爪、电动推杆、移动夹爪、挡板、推板和电动推杆II;所述支撑架竖向固定在车体底板上,电机V的壳体固定在支撑架上部,链轮VI通过换向器安装在电机V的输出轴上,链轮V通过轴承III安装在支撑架下部,链条III与链轮VI和链轮V构成链条传动机构;在支撑架上设置有竖向凹槽,在支撑柱上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安装在竖向凹槽内,支撑柱横向安装,支撑柱安装在链条III上;电机VI的壳体安装在支撑柱上,链轮VIII安装在电机VI的输出轴上,链轮VII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柱上,链条IV与链轮VIII和链轮VII构成链条传动机构;夹爪固定板安装在链轮VII上,固定夹爪固定在夹爪固定板上,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固定夹爪固定,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移动夹爪固定,移动夹爪在输送辊组I和同步带组上方往复移动;挡板固定在储物柜上,在挡板上设置有凸块,在推板上设置有滑槽,凸块安装在滑槽内,电动推杆II的固定端与挡板固定,电动推杆II的伸缩端与推板固定,推板在输送辊组II上方往复移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底板(4)、储物柜(5)、行走机构、装卸机构、输送机构I、扶正机构、堆垛机构和输送机构II;储物柜(5)固定在车体底板(4)上方;所述行走机构驱动车体底板(4)发生位移,储物柜(5)收纳电气线路,输送机构II设置在车体底板(4)上,输送机构I设置在储物柜(5)上,装卸机构将货物装载至输送机构I或从输送机构I卸除,扶正机构矫正货物在输送机构I上的位置,堆垛机构对输送机构I上的货物进行堆垛;/n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底板(4)下方的主动行走机构和从动行走机构;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支撑座(9)、万向轮支撑架(10)、四个液压缸(14)、四个电动转盘(13)、四个电机(11)和四个主动万向轮(12),万向轮支撑座(9)固定在车体底板(4)的底部中心,在万向轮支撑座(9)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中间轴,万向轮支撑架(10)上方通过轴承与万向轮支撑座(9)上的中间轴连接,万向轮支撑架(10)下方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支撑架与液压缸(14)的缸体固定,液压缸(14)的活塞杆与电动转盘(13)的固定盘固定,电动转盘(13)的转动盘与电机(11)的壳体固定,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万向轮(12);所述从动行走机构包括四个从动万向轮(8),四个从动万向轮(8)安装在车体底板(4)的底部四个角区域;/n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上架、电机II支座(31)、电机II(30)、齿轮I(29)、滑轨(32)、横柱(28)、齿轮条(33)、电动转盘II(27)、连接柱(26)、电动转盘I(24)、立柱(17)、链条传动机构、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机I(25)、链轮I(15)、链轮II(23)和链条I(16);上架固定在储物柜(5)上;所述电机II支座(31)安装在上架上,电机II(30)安装在电机II支座(31)上,齿轮I(29)安装在电机II(30)的输出轴上,横柱(28)安装在滑轨(32)内并可沿着滑轨(32)往复移动,滑轨(32)安装在储物柜(5)的内壁上,齿轮条(33)固定在横柱(28)上,齿轮条(33)与齿轮I(29)相啮合;连接柱(26)的一端通过电动转盘II(27)安装在横柱(28)上,立柱(17)的上端通过电动转盘I(24)安装在连接柱(26)的另一端;在立柱(17)的内部设置有竖向内腔,链条传动机构安装在竖向内腔内,链轮II(23)安装在电机I(25)的输出轴上,链轮II(23)安装在竖向内腔上方,链轮I(15)安装在竖向内腔下方,链条I(16)安装在链轮I(15)和链轮II(23)上,在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上设置有与链条I(16)相适配的传动齿,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在立柱(17)的侧面设置有滑槽,在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内,吸盘座I(19)位于吸盘座II(21)下方,在吸盘座I(19)下方设置两排吸盘组I(18),在吸盘座II(21)侧面设置两排吸盘组II(20),在吸盘座II(21)的上部设置红外线测距传感器组(22);/n所述输送机构I包括输送辊组I及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同步带组、输送辊组II及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阻拦机构,输送辊组I、同步带组和输送辊组II设置在一个T型平面内;所述输送辊组I包括输送辊I(41),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34)、电机III(35)、皮带I(36)、双带轮(40)、链轮III(37)和链条II(39),电机固定座I(34)安装在储物柜(5)上,电机III(35)安装在电机固定座I(34)上,电机III(35)的输出轴通过皮带I(36)与双带轮(40)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机构,双带轮(40)与其中一个链轮III(37)同轴固定,输送辊I(4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I(38)和轴承II(42)安装在储物柜(5)内壁上,每个输送辊I(41)上同时安装一个链轮III(37),链轮III(37)与链条II(39)连接形成链条传动机构;所有输送辊I(41)沿传输方向分成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中间设置同步带组;所述同步带组包括皮带辊I(43)、皮带辊II(49)和同步带(44),皮带辊I(43)和皮带辊II(4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III(45)安装在储物柜(5)上,皮带辊I(43)与皮带辊II(49)位置平行,皮带辊I(43)与输送辊I(41)位置垂直,同步带(44)与皮带辊I(43)连接形成皮带传送机构;输送辊组II设置在同步带组中安装皮带辊II(49)的一侧;所述输送辊组II包括输送辊II(52),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I(55)、电机IV(56)、皮带III(53)、皮带轮(54)和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货物的智能化装卸和堆垛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底板(4)、储物柜(5)、行走机构、装卸机构、输送机构I、扶正机构、堆垛机构和输送机构II;储物柜(5)固定在车体底板(4)上方;所述行走机构驱动车体底板(4)发生位移,储物柜(5)收纳电气线路,输送机构II设置在车体底板(4)上,输送机构I设置在储物柜(5)上,装卸机构将货物装载至输送机构I或从输送机构I卸除,扶正机构矫正货物在输送机构I上的位置,堆垛机构对输送机构I上的货物进行堆垛;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底板(4)下方的主动行走机构和从动行走机构;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支撑座(9)、万向轮支撑架(10)、四个液压缸(14)、四个电动转盘(13)、四个电机(11)和四个主动万向轮(12),万向轮支撑座(9)固定在车体底板(4)的底部中心,在万向轮支撑座(9)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中间轴,万向轮支撑架(10)上方通过轴承与万向轮支撑座(9)上的中间轴连接,万向轮支撑架(10)下方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支撑架与液压缸(14)的缸体固定,液压缸(14)的活塞杆与电动转盘(13)的固定盘固定,电动转盘(13)的转动盘与电机(11)的壳体固定,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万向轮(12);所述从动行走机构包括四个从动万向轮(8),四个从动万向轮(8)安装在车体底板(4)的底部四个角区域;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上架、电机II支座(31)、电机II(30)、齿轮I(29)、滑轨(32)、横柱(28)、齿轮条(33)、电动转盘II(27)、连接柱(26)、电动转盘I(24)、立柱(17)、链条传动机构、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机I(25)、链轮I(15)、链轮II(23)和链条I(16);上架固定在储物柜(5)上;所述电机II支座(31)安装在上架上,电机II(30)安装在电机II支座(31)上,齿轮I(29)安装在电机II(30)的输出轴上,横柱(28)安装在滑轨(32)内并可沿着滑轨(32)往复移动,滑轨(32)安装在储物柜(5)的内壁上,齿轮条(33)固定在横柱(28)上,齿轮条(33)与齿轮I(29)相啮合;连接柱(26)的一端通过电动转盘II(27)安装在横柱(28)上,立柱(17)的上端通过电动转盘I(24)安装在连接柱(26)的另一端;在立柱(17)的内部设置有竖向内腔,链条传动机构安装在竖向内腔内,链轮II(23)安装在电机I(25)的输出轴上,链轮II(23)安装在竖向内腔上方,链轮I(15)安装在竖向内腔下方,链条I(16)安装在链轮I(15)和链轮II(23)上,在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上设置有与链条I(16)相适配的传动齿,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在立柱(17)的侧面设置有滑槽,在吸盘座I(19)和吸盘座II(21)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内,吸盘座I(19)位于吸盘座II(21)下方,在吸盘座I(19)下方设置两排吸盘组I(18),在吸盘座II(21)侧面设置两排吸盘组II(20),在吸盘座II(21)的上部设置红外线测距传感器组(22);
所述输送机构I包括输送辊组I及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同步带组、输送辊组II及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阻拦机构,输送辊组I、同步带组和输送辊组II设置在一个T型平面内;所述输送辊组I包括输送辊I(41),输送辊组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34)、电机III(35)、皮带I(36)、双带轮(40)、链轮III(37)和链条II(39),电机固定座I(34)安装在储物柜(5)上,电机III(35)安装在电机固定座I(34)上,电机III(35)的输出轴通过皮带I(36)与双带轮(40)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机构,双带轮(40)与其中一个链轮III(37)同轴固定,输送辊I(4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I(38)和轴承II(42)安装在储物柜(5)内壁上,每个输送辊I(41)上同时安装一个链轮III(37),链轮III(37)与链条II(39)连接形成链条传动机构;所有输送辊I(41)沿传输方向分成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中间设置同步带组;所述同步带组包括皮带辊I(43)、皮带辊II(49)和同步带(44),皮带辊I(43)和皮带辊II(4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III(45)安装在储物柜(5)上,皮带辊I(43)与皮带辊II(49)位置平行,皮带辊I(43)与输送辊I(41)位置垂直,同步带(44)与皮带辊I(43)连接形成皮带传送机构;输送辊组II设置在同步带组中安装皮带辊II(49)的一侧;所述输送辊组II包括输送辊II(52),输送辊组II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II(55)、电机IV(56)、皮带III(53)、皮带轮(54)和齿轮(51),电机固定座II(55)安装在储物柜(5)上,电机IV(56)安装在电机固定座II(55)上,电机IV(5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III(53)与皮带轮(54)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机构,皮带轮(54)与其中一个齿轮(51)同轴固定,每个输送辊II(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刘成强杨鹏程李志张磊马西良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