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1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装置,包括底座与受压件,所述受压件固定装设于底座的上部,受压件具有挤压通道,受压件的侧壁设置有通槽,通槽与挤压通道相连通,受压件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座上设置有受压件,受压件上设置有挤压通道,在受压件的侧部设置有与挤压通道相连通的通槽,可实现人工挤压与机械挤压的双重生产模式,节约制造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榨油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榨油装置。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目前现有的榨油设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纯机械压榨,另一种为人工压榨的方式。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榨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现有的设备都只能进行一种压榨生产模式,不能在人工模式或者机械模式下进行切换,如果强行进行切换,其榨油效率与压榨难度都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榨油装置,以致力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榨油装置,包括底座与受压件,所述受压件固定装设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受压件具有挤压通道,所述受压件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挤压通道相连通,所述挤压通道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挤压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受压件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为圆锥形结构。可选的,所述受压件可拆卸地装设于底座上。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架与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用于固定受压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支架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槽内。可选的,所述底部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可将活动支架固定于安装槽内。可选的,所述活动支架为开合结构。可选的,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装设于底部支架的侧部,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装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活动支架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活动插接有定位销,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上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装设于底部支架上,所述底部支架的侧部转动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上啮合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滑动装设于底部支架上,所述活动支架上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销可插入锁定孔内。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底座上设置有受压件,受压件上设置有挤压通道,在受压件的侧部设置有与挤压通道相连通的通槽,可实现人工挤压与机械挤压的双重生产模式,节约制造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挤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榨油装置,包括底座与受压件,所述受压件固定装设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受压件具有挤压通道,所述受压件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挤压通道相连通,所述挤压通道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挤压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受压件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为圆锥形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榨油装置,包括底座1与受压件2,所述受压件2固定装设于底座1的上部,所述受压件2为长方形受压件2,所述受压件2具有挤压通道2a,使用时,油饼被放置于挤压通道2a内,并通过外部的加压设备进行加压,从而进行榨油操作。所述受压件2的侧壁设置有通槽2b,所述通槽2b与挤压通道2a相连通,使用时,可在通槽2b处插入楔形块,从而进行人工榨油的操作。所述挤压通道2a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挤压通道2a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使用时,外部的加压设备可从开口处插入,实现机械榨油操作。所述受压件2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2a,所述挤压通道2a为圆锥形结构。使用时,圆锥形结构可增加挤压力,从而增加油饼的榨油率,节约成本。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受压件2可拆卸地装设于底座1上。进一步,所述底座1包括底部支架11与活动支架12,所述活动支架12用于固定受压件2,所述底部支架11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支架12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底部支架1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可将活动支架12固定于安装槽内。所述活动支架12为开合结构。进一步,所述活动支架12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其中,第一支架插接于安装槽内,第一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装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装设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转动装设于底部支架11的侧部,所述转动轴13上固定装设有转动臂14,所述转动臂1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活动支架12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活动插接有定位销15,所述转动轴13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的外壁上啮合有齿条17,所述底部支架11的侧部转动装设有第二齿轮18,齿条17的两端均具有齿条17传动齿,所述齿条17一端的齿条17传动齿于第一齿轮16相啮合,所述齿条17另一端的齿条17传动齿于第二齿轮18相啮,所述底部支架11上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齿条17装设于竖向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所述底部支架11上设置横向滑槽,所述滑动横向滑槽内装设有锁定销19,所述锁定销19的外壁上设置有锁定传动齿,所述锁定传动齿与第二齿轮18相啮合,所述活动支架12上设有锁定孔,当活动支架12装设于底部支架11时,所述锁定销19可插入锁定孔内。使用时,旋转转动臂14,转动臂14带动转动轴13旋转,转动轴13带动第一齿轮16旋转,第一齿轮16带动齿条17移动,齿条17带动第二齿轮18旋转,第二齿轮18带动锁定销19移动,直至锁定销19插入锁定孔内,最后将定位销15插入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进行固定,底部支架11与活动支架12采用分开设计,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维护。使用时,先将油饼放入挤压通道2a内,当需要进行人工操作时,可在通槽2b处插入楔形块,行人工榨油的操作;当需要进行机械操作时,外部的加压设备可从开口处插入,实现机械榨油操作。本技术在底座1上设置有受压件2,受压件2上设置有挤压通道2a,在受压件2的侧部设置有与挤压通道2a相连通的通槽2b,可实现人工挤压与机械挤压的双重生产模式,节约制造与使用成本。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受压件,所述受压件固定装设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受压件具有挤压通道,所述受压件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挤压通道相连通,所述挤压通道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挤压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受压件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为圆锥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受压件,所述受压件固定装设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受压件具有挤压通道,所述受压件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挤压通道相连通,所述挤压通道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挤压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受压件包括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当支架相互组合时,圆弧形凹槽相互形成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为圆锥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件可拆卸地装设于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架与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用于固定受压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支架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可将活动支架固定于安装槽内。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从涛陈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万丰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