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海云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02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包括下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上方的、且与下模具相适配的上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灌浆口,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位于灌浆口下方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通道包括主体灌道,及由主体灌道两端向上平缓凸起并向外延伸的侧部灌道,及与侧部灌道相连通的灌浆道;所述主体灌道靠近一侧侧部灌道的位置上设置有主骨;该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将两个模具结合在一起,通过灌浆口把石膏浆液灌入灌浆通道内从而形成铝合金主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成品率高,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主骨,是室内吊顶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可以起到支架,固定和美观作用,为铝合金材质。其通常与硅钙板、矿棉板和硅酸钙板等配套使用。使用时需要对上述两者进行安装,现有的铝合金主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操作繁杂,安装起来很麻烦,用时较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其二,将铝合金主骨与硅钙板、矿棉板和硅酸钙板等安装拼接在一起并不牢固,不仅容易发生变形,而且还会影响室内美观。同时,现有的铝合金主骨制作技术需要全手工操作时,对操作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高,使得成品没有达到标准化,残次品较多,且不能够实现量产。有鉴于此,寻求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成品率高,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成品率高,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包括下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上方的、且与下模具相适配的上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灌浆口,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位于灌浆口下方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通道包括主体灌道,及由主体灌道两端向上平缓凸起并向外延伸的侧部灌道,及与侧部灌道相连通的灌浆道;所述主体灌道靠近一侧侧部灌道的位置上设置有主骨。作为优选,所述主骨上设置有铝合金板槽,所述铝合金板槽呈H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铝合金板槽与上模具的底部相贴合。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灌道和侧部灌道的底部皆铺设有纤维网。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相贴合后存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形成灌浆通道与灌浆口。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技术通过将两个模具结合在一起使用,由于下模具与上模具相互相贴合后存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形成了灌浆通道与灌浆口,并在下模具上铺设一层纤维网,通过灌浆口把石膏浆液注入灌浆通道内,使铝合金板槽的下部与石膏浆液粘合固定,进而形成了铝合金主骨;本灌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现有的人工操作、无法达到标准化的缺陷,制得铝合金主骨的成品率高,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中上模具与下模具分开后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下模具1,及设置在下模具1上方的、且与下模具1相适配的上模具2,及设置在下模具1和上模具2之间的灌浆口3,及设置在下模具1和上模具2之间的、位于灌浆口3下方的灌浆通道4;所述灌浆通道4包括主体灌道41,及由主体灌道41两端向上平缓凸起并向外延伸的侧部灌道42,及与侧部灌道42相连通的灌浆道43;所述主体灌道41靠近一侧侧部灌道42的位置上设置有主骨44。所述主骨44上设置有铝合金板槽441,所述铝合金板槽441呈H形设置,所述铝合金板槽441与上模具2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主体灌道41和侧部灌道42的底部皆铺设有纤维网。所述下模具1与上模具2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1与上模具2相贴合后存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形成灌浆通道4与灌浆口3。使用方法:将下模具1和上模具2两个模具结合在一起使用,由于下模具1与上模具2相贴合后存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形成了灌浆通道4与灌浆口3,在灌石膏浆液之前在下模具1上即主体灌道41和侧部灌道42的底部先铺设一层纤维网,通过灌浆口3把石膏浆液通过灌浆通道4即依次经过灌浆道43、一端侧部灌道42、主体灌道41和另一端侧部灌道42灌进去,使铝合金板槽441的下部与主骨44粘合固定,成型后就形成铝合金主骨。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技术通过将两个模具结合在一起使用,由于下模具与上模具相互相贴合后存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形成了灌浆通道与灌浆口,并在下模具上铺设一层纤维网,通过灌浆口把石膏浆液注入灌浆通道内,使铝合金板槽的下部与石膏浆液粘合固定,进而形成了铝合金主骨;本灌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现有的人工操作、无法达到标准化的缺陷,制得铝合金主骨的成品率高,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上方的、且与下模具相适配的上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灌浆口,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位于灌浆口下方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通道包括主体灌道,及由主体灌道两端向上平缓凸起并向外延伸的侧部灌道,及与侧部灌道相连通的灌浆道;所述主体灌道靠近一侧侧部灌道的位置上设置有主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上方的、且与下模具相适配的上模具,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灌浆口,及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位于灌浆口下方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通道包括主体灌道,及由主体灌道两端向上平缓凸起并向外延伸的侧部灌道,及与侧部灌道相连通的灌浆道;所述主体灌道靠近一侧侧部灌道的位置上设置有主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主骨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上设置有铝合金板槽,所述铝合金板槽呈H形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邱海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