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97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相对设置电容器本体两侧,第一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二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一引脚平行于第二引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具有便于安装在线路板上的s式折弯的引脚,但两引脚上不存在相面对的折弯,不影响电气间隙值,不会尖端放电,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弯脚型电容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由电容器本体和引脚两部分组成。双弯脚型的电容器在插入线路板后,引脚的双弯可以牢牢的卡在线路板中,不会受传送带、过波峰焊等其它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掉件现象。但是传统的双弯脚型(c式)电容器,引脚2a沿着电容器本体1a所在平面的方向进行折弯,两个引脚之间存在相面对的折弯,影响产品的电气间隙,并且容易出现尖端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解决了双弯脚型电容器的引脚之间存在相面对的折弯,影响产品的电气间隙,并且容易出现尖端放电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相对设置电容器本体两侧,第一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二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一引脚平行于第二引脚。进一步地,电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环氧树脂外壳。进一步地,第一引脚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弯引脚部、第一内弯引脚部和第三引脚段。进一步地,第二引脚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外弯引脚部、第二内弯引脚部和第四引脚段,第二外弯引脚部和第一外弯引脚部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两侧,第二内弯引脚部和第一内弯引脚部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两侧,第四引脚段和第三引脚段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两侧。进一步地,第二外弯引脚部折弯点和第一外弯引脚部折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内弯引脚部折弯点和第一内弯引脚部折弯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第三引脚段相对于电容器本体的表面倾斜设置。进一步地,第三引脚段底部端点与第四引脚段底部端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内弯引脚部折弯点和第一内弯引脚部折弯点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相对设置电容器本体两侧,第一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二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一引脚平行于第二引脚。传统的双弯脚的弯折是左右方向的,而本专利技术中引脚进行前后方向的弯折,最大限度的保留电气间隙值,并且在两引脚上不存在相面对的折弯,在高电压的作用时不会尖端放电,因此使用上更安全。电容器引脚的外弯引脚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方内弯引脚部之间的距离,下窄上款电容器更容易卡在线路板上,并且结构更稳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具有便于安装在线路板上的s式折弯的引脚,但两引脚上不存在相面对的折弯,不影响电气间隙值,不会尖端放电,使用更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双弯脚型(c式)电容器的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双弯脚型(c式)电容器的侧视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的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的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3,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3相对设置电容器本体1两侧,第一引脚2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二引脚3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一引脚2平行于第二引脚3。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环氧树脂外壳。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第一引脚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弯引脚部21、第一内弯引脚部22和第三引脚段23。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第二引脚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外弯引脚部31、第二内弯引脚部32和第四引脚段33,第二外弯引脚部31和第一外弯引脚部21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1两侧,第二内弯引脚部32和第一内弯引脚部22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1两侧,第四引脚段33和第三引脚段23对称布置在电容器本体1两侧。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第二外弯引脚部31折弯点和第一外弯引脚部21折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内弯引脚部32折弯点和第一内弯引脚部22折弯点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相对设置电容器本体两侧,第一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二引脚沿垂直于电容器本体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第一引脚平行于第二引脚。传统的双弯脚的弯折是左右方向的,而本专利技术中引脚进行前后方向的弯折,最大限度的保留电气间隙值,并且在两引脚上不存在相面对的折弯,在高电压的作用时不会尖端放电,因此使用上更安全。电容器引脚的外弯引脚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方内弯引脚部之间的距离,下窄上款电容器更容易卡在线路板上,并且结构更稳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具有便于安装在线路板上的s式折弯的引脚,但两引脚上不存在相面对的折弯,不影响电气间隙值,不会尖端放电,使用更安全。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三引脚段23相对于电容器本体1的表面倾斜设置;第三引脚段23底部端点与第四引脚段33底部端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内弯引脚部32折弯点和第一内弯引脚部22折弯点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双弯脚型电容器的引脚底部最后一段,通常都是平行于电容器本体的平面,便于卡在电路板上。而本专利技术中引脚的最后一段相对于电容器本体1的表面倾斜设置,与内引脚部形成折弯,可以使得电容器更稳固的卡在电路板上。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本体(1)、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3),所述第一引脚(2)和所述第二引脚(3)相对设置所述电容器本体(1)两侧,所述第一引脚(2)沿垂直于所述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所述第二引脚(3)沿垂直于所述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所述第一引脚(2)平行于所述第二引脚(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本体(1)、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3),所述第一引脚(2)和所述第二引脚(3)相对设置所述电容器本体(1)两侧,所述第一引脚(2)沿垂直于所述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所述第二引脚(3)沿垂直于所述电容器本体(1)的方向形成“S”形双折弯,所述第一引脚(2)平行于所述第二引脚(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环氧树脂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外弯引脚部(21)、第一内弯引脚部(22)和第三引脚段(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式双弯脚型瓷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外弯引脚部(31)、第二内弯引脚部(32)和第四引脚段(33),所述第二外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万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