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50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7
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上游气流入口(1)的总宽度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的总宽度,上游气流入口(1)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通过以间隙渐窄方法改进波形叶片模组结构,实现对大液滴和小液滴的分级分离,使气流下游的波形叶片间距变小,提高针对细液滴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叶片除雾器的分离性能;叶片除雾器入口的允许液滴粒径分布范围更宽,允许的入口液体含量增加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叶片式除雾器设备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
技术介绍
除雾器是脱硫塔重要部件。除雾器(demister/misteliminator)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卡条等固定装置组成,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这种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关键是其易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如果除雾不好,烟气夹带浆液会带到下游设备,如炯气加热器、工业锅炉脱硫常用引风机、烟道,进而引起堵塞、引风机严重振动、烟道严重腐蚀、结垢等,从而被迫停运。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相邻波形叶片3之间是平行结构,且各个折弯角度相同。但是这种常规结构在应用和工作中国存在以下缺点:1)大液滴经过叶片折弯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容易甩到叶片壁上,形成液膜,被分离下来,而小液滴继续进入下一个折弯再次被分离,但是由于折弯的角度和叶片间距都与上游的折弯相同,就意味着液滴被捕捉的几率相同,无法进一步提高小液滴的分离效率,尤其时当大量的大液滴被捕捉后,小液滴被下游叶片的捕捉几率更低,因为随着液滴被分离,下游的液膜厚度减少了;2)在其他工况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减少波形叶片3的间距,虽然可以增加液滴被捕捉的几率,但是波形叶片3入口处的大液滴含量较高,因此在减少波形叶片3的间距时,会增加气速,这会引起二次夹带,被分离下拉的液滴会被气流吹散,形成细液滴,因此在波形叶片3间距减少到一定程度后,液滴分离效率会随着叶片间距减少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上游气流入口、上游卡条、波形叶片、下游卡条和下游气流出口;波形叶片上有至少一道具有波形凹槽的波槽结构,一组波形叶片以其波槽中轴同向平行叠层排布,而且该组波形叶片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和下游卡条间隔安装,并分别形成由相邻二层波形叶片外端边缘间隙构成的上游气流入口和下游气流出口,其中,上游气流入口的总宽度大于下游气流出口的总宽度,上游气流入口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外端边缘间隙大于下游气流出口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外端边缘间隙。尤其是,波形叶片的波槽结构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尤其是,该组波形叶片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和下游卡条等间距间隔安装。尤其是,该组波形叶片在上游气流入口的间隙为在下游气流出口的间隙的1.5-4倍。尤其是,上游卡条和下游卡条上为可调卡接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通过以间隙渐窄方法改进波形叶片模组结构,实现对大液滴和小液滴的分级分离,使气流下游的波形叶片间距变小,提高针对细液滴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叶片除雾器的分离性能;叶片除雾器入口的允许液滴粒径分布范围更宽,允许的入口液体含量增加2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及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上游气流入口、2-上游卡条、3-波形叶片、4-下游卡条、5-下游气流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原理在于,除雾器的功能是把在喷雾吸收过程中,烟气夹带的雾粒、浆液滴捕集下来。除雾器的效率不仅与它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与雾粒的重度和粒径有关,喷嘴雾化粒径与吸收液黏度、喷雾爪力和喷嘴结构有关。把除雾器性能和雾粒直径配好,才能取得好的除雾效果。将波形叶片3在装配时,由平行结构变为渐变变窄结构,即相邻波形叶片3在上游气流入口1一侧上游间距较大,相应的,在下游气流出口5一侧间距较小小。当大液滴进入波形叶片3间隙时,首先被分离下来,由于波形叶片3间距大,尽管液膜厚,波形叶片3间气速也不会高,因此不会产生二次夹带。也就是说上游大间距的波形叶片3先把大液滴分离下来,并保持良好的疏液效果。随着液滴的不断被分离,液滴越来越细。液膜也在变薄,此时可以逐渐减少波形叶片3间距,提高细液滴被捕捉的几率,从而提高液滴收集效率。本技术允许更大的入口液体含量,更宽的液滴粒径范围,达到更高的液滴分离效率。本技术包括:上游气流入口1、上游卡条2、波形叶片3、下游卡条4和下游气流出口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2所示,波形叶片3上有至少一道具有波形凹槽的波槽结构,一组波形叶片3以其波槽中轴同向平行叠层排布,而且该组波形叶片3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2和下游卡条4间隔安装,并分别形成由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构成的上游气流入口1和下游气流出口5,其中,上游气流入口1的总宽度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的总宽度,上游气流入口1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前述中,波形叶片3的波槽结构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前述中,该组波形叶片3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2和下游卡条4等间距间隔安装。前述中,该组波形叶片3在上游气流入口1的间隙为在下游气流出口5的间隙的1.5-4倍。前述中,上游卡条2和下游卡条4上为可调卡接结构。可以分别调节该组波形叶片3在上游气流入口1的间隙或在下游气流出口5的间隙。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游卡条2、波形叶片3、下游卡条4采用如聚丙稀PP、FRP等高分子材料或如316L、317L等不锈钢二大类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波形叶片3可以为流线型和折线型。本技术实施例中,携带液滴的气流由上游气流入口1进入除雾器,即进入由上游卡条2间隔开的一组波形叶片3的上游侧间隙中,在该组波形叶片3的间隙中与波形叶片3的壁面碰撞后被分级分离捕集,进而,除雾后的气流通过由下游卡条4间隔开的波形叶片3的上游侧间隙从下游气流出口5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包括上游气流入口(1)、上游卡条(2)、波形叶片(3)、下游卡条(4)和下游气流出口(5);其特征在于,波形叶片(3)上有至少一道具有波形凹槽的波槽结构,一组波形叶片(3)以其波槽中轴同向平行叠层排布,而且该组波形叶片(3)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2)和下游卡条(4)间隔安装,并分别形成由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构成的上游气流入口(1)和下游气流出口(5),其中,上游气流入口(1)的总宽度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的总宽度,上游气流入口(1)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滴分级分离结构叶片式除雾器,包括上游气流入口(1)、上游卡条(2)、波形叶片(3)、下游卡条(4)和下游气流出口(5);其特征在于,波形叶片(3)上有至少一道具有波形凹槽的波槽结构,一组波形叶片(3)以其波槽中轴同向平行叠层排布,而且该组波形叶片(3)上与波槽结构垂直的相对二侧端缘分别以上游卡条(2)和下游卡条(4)间隔安装,并分别形成由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构成的上游气流入口(1)和下游气流出口(5),其中,上游气流入口(1)的总宽度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的总宽度,上游气流入口(1)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大于下游气流出口(5)侧相邻二层波形叶片(3)外端边缘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海
申请(专利权)人:询莱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