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50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进料分离器。该装置包括有裙式支座以及罐体,罐体内水平设有丝网除沫器,罐体内设有竖直隔板,竖直隔板将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一分为二形成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罐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罐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位于右侧出液腔底部的罐体上开设有出液口,竖直隔板中部开设有将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接通的通孔,通孔内填充有丝网除沫器,由于竖直隔板的设置,使得待分离物质内的气体成分两次经过丝网除沫器,除沫更加充分,又由于竖直隔板上通孔的设置,使得待分离物质内的液体成分在排出之前得到充分的沉淀,同时左侧进液腔能够作为储液腔,便于更快的排出液体成分,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分离器的
,尤其涉及进料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高压分离器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90637.7,申请日为20140419,授权公告号为CN203886241U,授权公告日为20141022,该专利分离器壳体和进料分离器,分离器壳体自上而下包括扩大段和直筒段,扩大段和直筒段为圆筒形且同轴设置,二者通过一个倒置的敞口圆台连接;进料分离器设置于直筒段内,壳体扩大段的设置,使得气相流经截面积瞬间扩大,气体向上的流速迅速降低,其对重油雾滴的携带能力明显降低,从而取得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分离器在气液分离时,气体没有经过充分的过滤,且液体直接排出罐体,没有经过沉淀,难以保证排除的液体中不含杂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分离罐在气液分离时,气液难以进行充分的分离,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进料分离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进料分离器,包括有裙式支座以及竖直设置在裙式支座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水平设有将罐体一分为二的丝网除沫器,位于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一分为二形成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位于左侧进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右侧出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位于右侧出液腔底部的罐体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竖直隔板中部开设有将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接通的通孔,通孔内填充有丝网除沫器。本技术工作时,将待分离物质经进料口注入罐体内,待分离物质中的气体成分经过左侧进液腔的丝网除沫器,在罐体内流动,流动至右侧进液腔的丝网除沫器,通过两次与丝网除沫器接触,最终经出气口排出,待分离物质中的液体成分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位于左侧进液腔内,经过沉淀,待液体成分的液面高于竖直隔板的通孔高度时,左侧进液腔内的液体成分会流淌至右侧进液腔内,最终通过出液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竖直隔板的设置,使得待分离物质内的气体成分两次经过丝网除沫器,除沫更加充分,又由于竖直隔板上通孔的设置,使得待分离物质内的液体成分在排出之前得到充分的沉淀,同时左侧进液腔能够作为储液腔,便于更快的排出液体成分,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位于罐体内的进料口上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自由端朝向竖直隔板设置。所述导流管自由端朝向的竖直隔板上设置有外凸的支座,所述导流管自由端经抱箍搭接在支座上。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侧壁上开设有人孔。所述罐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液位计。液位计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观察罐体内的液位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裙式支座,2罐体,201左侧进液腔,202右侧进液腔,3丝网除沫器,4竖直隔板,401通孔,5进料口,6出气口,7出液口,8导流管,9支座,10排气口,11人孔,12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为进料分离器,包括有裙式支座91以及竖直设置在裙式支座91上的罐体2,罐体2内水平设有将罐体2一分为二的丝网除沫器3,位于丝网除沫器3下方的罐体2内设有竖直隔板4,竖直隔板4将丝网除沫器3下方的罐体2一分为二形成左侧进液腔201与右侧出液腔,位于左侧进液腔201上部的罐体2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5,位于右侧出液腔上部的罐体2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6,位于右侧出液腔底部的罐体2上开设有出液口7,竖直隔板4中部开设有将左侧进液腔201与右侧出液腔接通的通孔401,通孔401内填充有丝网除沫器3。位于罐体2内的进料口5上连接有导流管8,导流管8自由端朝向竖直隔板4设置。导流管8自由端朝向的竖直隔板4上设置有外凸的支座9,导流管8自由端经抱箍搭接在支座9上。罐体2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0。罐体2侧壁上开设有人孔11。罐体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液位计12。液位计1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观察罐体2内的液位情况。工作时,将待分离物质经进料口5注入罐体2内,待分离物质中的气体成分经过左侧进液腔201的丝网除沫器3,在罐体2内流动,流动至右侧进液腔202的丝网除沫器3,通过两次与丝网除沫器3接触,最终经出气口6排出,待分离物质中的液体成分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位于左侧进液腔201内,经过沉淀,待液体成分的液面高于竖直隔板4的通孔401高度时,左侧进液腔201内的液体成分会流淌至右侧进液腔202内,最终通过出液口7排出。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进料分离器,包括有裙式支座以及竖直设置在裙式支座上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水平设有将罐体一分为二的丝网除沫器,位于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一分为二形成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位于左侧进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右侧出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位于右侧出液腔底部的罐体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竖直隔板中部开设有将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接通的通孔,通孔内填充有丝网除沫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进料分离器,包括有裙式支座以及竖直设置在裙式支座上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水平设有将罐体一分为二的丝网除沫器,位于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丝网除沫器下方的罐体一分为二形成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位于左侧进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右侧出液腔上部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位于右侧出液腔底部的罐体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竖直隔板中部开设有将左侧进液腔与右侧出液腔接通的通孔,通孔内填充有丝网除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罐体内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