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振强专利>正文

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0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用于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保持椎间隙的高度,使上下椎体融为一体,保持上下椎体稳定;融合器本体內沿其前后方向倾斜设置有2螺钉通道,用于内藏锁定钉并且有把锁定钉固定作用。打入柄连接座:用于结合并固定所述融合器本体;连接座沿所述融合器本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其相对,且与螺钉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通孔;螺钉,在使用前,螺钉可以隐藏起来,在使用时通过螺丝刀旋出,螺钉进入推体,螺钉锁定后使椎体、融合本体结合在一起,可以免去作上下椎弓根钉棒固定,减少手术风险、时间、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
技术介绍
腰椎融合器是在腰椎间盘摘除后置于椎体间隙内起到恢复椎间隙高度并支撑上下椎体负荷使上下椎体融为一体的装置。现有的腰椎融合器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装置。常用的腰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后还需作上下椎体椎弓根棒固定,以防融合器移位,效果不理想。经改进后,发展出锁定腰椎融合器,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606859A,其公开了一种锁定腰椎融合器,其包括嵌合件,嵌合件的正面开设有通孔,嵌合件的顶部开设有穿孔,嵌合件两侧的表面均设置有结合齿,所述嵌合件的顶部且远离穿孔的一侧通过拉伸器与调节球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球套接在连接块底部开设的圆槽内,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套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螺钉。此种腰椎融合器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椎融合器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用于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所述融合器本体上沿其前后方向倾斜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螺钉通孔;固定座,用于结合并固定所述融合器本体;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融合器本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其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螺钉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通孔;螺钉,用于将所述融合器本体和腰椎固定,所述螺钉尖端用于插入腰椎骨中。优选地,所述融合器本体外表面上设置有波纹结构。优选地,所述波纹结构设置于与腰椎骨接触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人造骨填充孔,所述人造骨填充孔贯穿与腰椎骨接触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上的第一螺钉通孔和固定座上的第二螺钉通孔长度之和大于或者等于螺钉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座上对应所述定位孔处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优选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上朝向固定座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固定孔,固定座上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中心固定孔位置对应。优选地,所述腰椎融合器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中心通孔,并且顶部插入中心固定孔中。本技术提供的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的优点在于:把固定螺丝钉藏在融合体内,融合体置入椎体间后再旋出螺丝钉把上下椎体固定,使上椎体、融合体、下椎体连成一体。本融合体的应用,相对于常规腰椎融合器可免除上下椎体椎弓根钉棒固定的步骤,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前,螺钉可以隐藏起来,在使用时通过螺丝刀或者推杆将其推出,螺钉插入腰椎骨中进行固定,包装方便,便于携带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腰椎融合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腰椎融合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腰椎融合器的融合器本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腰椎融合器的固定座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腰椎融合器插入固定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申请中的“锁定钉”就是指螺钉,两者含义相同。请参阅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固定座2和螺钉3,螺钉3可以隐藏于融合器本体1和固定座2的通孔中,下面对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固定座2和螺钉3。融合器本体1,用于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所述融合器本体1上沿其对角线方向倾斜设置有第一螺钉通孔10。如图2所示,融合器本体1上下两侧为平面结构,左右两侧设置有波纹结构11以防止滑动脱出,融合器本体1与固定座2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螺钉通孔10的开口,该螺钉通孔10另一端从对侧的波纹结构11一侧穿出,其为贯通孔。第一螺钉通孔10占据融合器本体1的两个角并成对角线方向设置,另外两个角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2,成对角线设置。与固定座2相对接的这一面中心设置有中心固定孔13。定位孔12和中心固定孔13用于使融合器本体1相对于固定座2卡合固定,并且在使用较小外力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分离。优选地,第一螺钉通孔10的数量为2个,也可以为2的整数倍。具体地,融合器截面尺寸为1.2cm(两个波纹面之间的距离)X1cm,长度约为2.2cm。固定座2用于与所述融合器本体1结合并对其固持。所述固定座2沿所述融合器本体1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其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螺钉通孔1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通孔20,第一螺钉通孔10和第二螺钉通孔20为延伸设置,两者长度之和略大于或者等于螺钉的长度,便于将螺钉隐藏于其中,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具体地,第一螺钉通孔2和第二螺钉通孔4直径为4.5mm。固定座2前端有两个定位柱21,与融合器本体1上的两个定位孔12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两个定位柱21可以分别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2中并产生摩擦力,防止融合器本体1由于重力原因从固定座2上面脱落。固定座2中心有一圆柱形中心通孔22,其中可以插入固定杆23,如图5所示。螺钉3在使用前隐藏于第一螺钉通孔10和第二螺钉通孔20内部,便于携带和包装,头部位于第二螺钉通孔20内部,尖端位于第一螺钉通孔10中并朝向前方。在将本申请的腰椎融合器置于两个腰椎之间之后,可以通过螺钉推动装置(螺丝钉或者类似装置)将螺钉沿第一螺钉通孔10向前推进,螺钉前端插入腰椎骨中进行固定,两个螺钉交叉设置,螺钉3尖端插入腰椎骨中,以将腰椎融合器与上下腰椎固定,由此实现上下腰椎的融合固定。当使用此腰椎融合器时,将固定座2前方的定位柱21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2中两者相对固定,同时装入2个螺钉3,两个螺钉3尖端隐藏于第二螺钉通孔20中,头部位于第一螺钉通孔10中。然后在中心通孔22中插入固定杆23,固定杆23头部插入中心固定孔13中。通过手术将两个腰椎中间掏空(切出能放置腰椎融合器的足够空间)之后,将融合器本体1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融合器本体1的波纹结构11分别朝向上下两个腰椎。通过螺丝装置(例如螺丝刀)推动螺钉3螺旋前进,将螺钉3穿过第一螺钉通孔10并插入腰椎骨中,最终螺钉3的头部(与尖端相对的一端)停留并固定于第一螺钉通孔10中,其中该第一螺钉通孔10的出口端有阻挡结构,用于防止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融合器本体,用于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所述融合器本体上沿其前后方向倾斜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螺钉通孔;/n固定座,用于结合并固定所述融合器本体;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融合器本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其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螺钉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通孔;/n螺钉,用于将所述融合器本体和腰椎固定,所述螺钉尖端用于插入腰椎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锁定钉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器本体,用于放置于两个腰椎之间;所述融合器本体上沿其前后方向倾斜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螺钉通孔;
固定座,用于结合并固定所述融合器本体;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融合器本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其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螺钉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通孔;
螺钉,用于将所述融合器本体和腰椎固定,所述螺钉尖端用于插入腰椎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外表面上设置有波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结构设置于与腰椎骨接触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人造骨填充孔,所述人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黄振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