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42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机架;锅体组件,设置在机架上,锅体组件包括锅体;投料装置,投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锅体组件的一侧,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调料投放装置,调料投放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炒菜机过程中烹饪耗时长且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炒菜机只能够进行炒菜,而菜品、辅料及调料通常放置在灶台上或橱柜中,用户需要按需自行取放,导致用户烹饪耗时较长,且存在用户少放或多放菜品、辅料及调料等的现象,影响菜品的口味及色泽,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炒菜机过程中烹饪耗时长且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架;锅体组件,设置在机架上,锅体组件包括锅体;投料装置,投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锅体组件的一侧,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调料投放装置,调料投放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调料。进一步地,锅体可相对于机架绕预设轴线翻转;其中,锅体绕预设轴线朝向前方转动以进行出菜,烹饪设备还包括:菜盘,位于锅体组件的下方,菜盘用于接菜。进一步地,调料投放装置包括第一调料投放组件,第一调料投放组件用于向锅体内投放固态调料,第一调料投放组件位于预设轴线的后上方,第一调料投放组件包括:第一调料存放结构,具有用于容纳固态调料的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料结构,设置在第一调料存放结构上且位于第一调料存放结构的下方,第一投料结构包括第一出料部和第一遮挡部,第一出料部与第一容纳腔连通;其中,第一投料结构具有第一遮挡部遮挡第一出料部的非出料状态和第一遮挡部避让第一出料部的出料状态。进一步地,第一调料存放结构包括观察窗。进一步地,调料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二调料投放组件,第二调料投放组件用于向锅体内投放半固态或液态调料。进一步地,沿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第二调料投放组件位于第一调料投放组件与锅体组件之间。进一步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包括:第二调料存放结构,具有用于容纳半固态或液态调料的第二容纳腔;第二投料结构,设置在第二调料存放结构上且位于锅体组件的上方,第二投料结构包括第二出料部和与第二出料部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道,输料管道与第二容纳腔连通,输料管道用于输送半固态或液态调料。进一步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还包括:第二遮挡部,第二遮挡部具有遮挡出料口的遮挡位置和避让出料口的出料位置,第二遮挡部可在遮挡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地,投料装置包括:料盒组件,料盒组件包括料盒座和设置在料盒座上的料盒,料盒座可带动料盒相对于机架滑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齿轮结构,驱动结构位于机架内,驱动结构的驱动端与齿轮结构连接,料盒组件的下部设置有与齿轮结构相啮合的齿条结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吸合结构和翻转结构,翻转结构驱动吸合结构进行翻转,吸合结构吸合料盒后,翻转结构通过吸合结构带动料盒翻转,以向锅体内投料。进一步地,齿轮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机架朝向料盒组件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投料装置还包括检测结构,烹饪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遮挡部连接,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遮挡部在出料状态和非出料状态之间切换;和/或控制装置与第二投料结构和第二遮挡部均连接,以通过第二投料结构输送半固态或液态调料以及控制第二遮挡部切换至出料位置;和/或控制装置与驱动结构、翻转结构及检测结构均连接,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料盒的位置信息并反馈检测结果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检测结果后控制驱动结构停止运行,并控制翻转结构启动以带动料盒翻转。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锅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传动结构,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且位于锅体的下方,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驱动锅体转动。进一步地,锅体组件还包括:基座,锅体与基座可转动地连接,基座可枢转地设置在机架上,以带动锅体相对于机架绕预设轴线翻转;枢转部,基座通过枢转部与机架连接,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对枢转部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一极限状态;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枢转部的两侧,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和/或第四限位结构对枢转部进行限位,以使锅体组件处于第二极限状态。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位于锅体的外侧且与锅体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用于避免锅体与加热装置直接接触。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获取加热装置的温度并反馈给控制装置,当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执行预设指令;当检测数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启动或控制装置增大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其中,加热装置为多个,多个加热装置绕锅体的外周间隔设置,温度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温度检测装置与多个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机架具有散热口,烹饪设备还包括:风扇组件,设置在基座内,风扇组件的出风口朝向加热装置设置,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吹向加热装置,以对加热装置进行降温,出风口与散热口连通。进一步地,锅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锅体转动,烹饪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通讯组件,通讯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讯组件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调料投放组件向锅体内投料;和/或控制第二调料投放组件投料向锅体内;和/或控制翻转结构带动料盒翻转;和/或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进一步地,沿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第二调料投放组件位于锅体的下方,机架具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调料投放组件沿第一导轨滑动,以滑入或滑出第一安装腔;其中,第二调料投放组件为盒体。进一步地,机架具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导轨,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三调料投放组件,第三调料投放组件沿第二导轨滑动,以滑入或滑出第二安装腔,第三调料投放组件用于存放半固态或液态调料;其中,第三调料投放组件为筒状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烹饪设备包括机架、锅体组件、投料装置及调料投放装置。投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锅体组件的一侧,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调料投放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以用于向锅体内投放调料。这样,在用户使用烹饪设备进行烹饪的过程中,投料装置能够向锅体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调料投放装置能够向锅体内投放调料,以代替人工投料、投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炒菜机过程中烹饪耗时长且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设备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左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右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的投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0);/n锅体组件(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锅体组件(20)包括锅体(21);/n投料装置(40),所述投料装置(4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位于所述锅体组件(20)的一侧,以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n调料投放装置,所述调料投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以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调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锅体组件(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锅体组件(20)包括锅体(21);
投料装置(40),所述投料装置(4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位于所述锅体组件(20)的一侧,以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菜品和/或辅料;
调料投放装置,所述调料投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以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1)可相对于所述机架(10)绕预设轴线翻转;其中,所述锅体(21)绕所述预设轴线朝向前方转动以进行出菜,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菜盘(50),位于所述锅体组件(20)的下方,所述菜盘(50)用于接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料投放装置包括第一调料投放组件(30),所述第一调料投放组件(30)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固态调料,所述第一调料投放组件(30)位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后上方,所述第一调料投放组件(30)包括:
第一调料存放结构(31),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固态调料的第一容纳腔;
第一投料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料存放结构(3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调料存放结构(31)的下方,所述第一投料结构包括第一出料部和第一遮挡部,所述第一出料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投料结构具有所述第一遮挡部遮挡所述第一出料部的非出料状态和所述第一遮挡部避让所述第一出料部的出料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料存放结构(31)包括观察窗(3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料投放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料投放组件(60),所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60)用于向所述锅体(21)内投放半固态或液态调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60)位于所述第一调料投放组件(30)与所述锅体组件(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60)包括:
第二调料存放结构(61),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半固态或液态调料的第二容纳腔;
第二投料结构(62),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料存放结构(61)上且位于所述锅体组件(20)的上方,所述第二投料结构(62)包括第二出料部和与所述第二出料部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输料管道用于输送所述半固态或液态调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料投放组件(60)还包括:
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二遮挡部具有遮挡所述出料口的遮挡位置和避让所述出料口的出料位置,所述第二遮挡部可在所述遮挡位置与所述出料位置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40)包括:
料盒组件(41),所述料盒组件(41)包括料盒座(411)和设置在所述料盒座(411)上的料盒(412),所述料盒座(411)可带动所述料盒(412)相对于所述机架(10)滑动;
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结构(421)和齿轮结构(422),所述驱动结构(421)位于所述机架(10)内,所述驱动结构(421)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结构(422)连接,所述料盒组件(41)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结构(422)相啮合的齿条结构(43);
翻转组件(44),所述翻转组件(44)包括吸合结构(441)和翻转结构(442),所述翻转结构(442)驱动所述吸合结构(441)进行翻转,所述吸合结构(441)吸合所述料盒(412)后,所述翻转结构(442)通过所述吸合结构(441)带动所述料盒(412)翻转,以向所述锅体(21)内投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结构(42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机架(10)朝向所述料盒组件(41)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40)还包括检测结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在所述出料状态和所述非出料状态之间切换;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投料结构(62)和所述第二遮挡部均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投料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李东星苏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