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25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辅助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包括用于承载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支撑平台机构和用于起降支撑平台机构的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与连杆机构铰接并可带动连杆机构变形的伸缩缸,连杆机构和伸缩缸均铰接在安装基座上;还包括可供安装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移动底板,安装基座设置在移动底板上。支撑平台机构受举升机构控制进行升降并同时作朝向或远离车辆过道的水平向位移、举升机构受导轨机构控制发生横向位移,使该辅助设备升降轮椅及使轮椅与车辆过道的无缝对接操作一气呵成,整套动作规范连贯,辅助设备无复杂设计,顺利帮助行动不便人群快速上下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辅助设备设计
,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残疾人等出行时需要轮椅代步,在有乘车需求时,他们无法单独完成上下车辆的动作,而一般的公共交通车辆、轨道车辆等未配置辅助这类乘坐轮椅的乘客人群上下车辆的装置,这类人群在上下车辆时,得依赖周围的人帮忙操作上下车,十分不便。也有部分车辆配备了供轮椅升降上下车的装置,但这些装置普遍是与轮椅底部接触举升轮椅,装置结构非常复杂,且这些装置无法在完成升降使命后进行收纳,导致车辆需要专门腾出一块空间出来安放这一装置,一来严重影响车辆过道通过宽度,二来大大压缩了车辆的可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升降和移动操作简洁连贯的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可进行多维度折叠收纳,不会过多占用车辆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包括用于承载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支撑平台机构和用于起降支撑平台机构的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与连杆机构铰接并可带动连杆机构变形的伸缩缸,连杆机构和伸缩缸均铰接在一安装基座上;还包括设于车辆地板上可供安装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移动底板,安装基座设置在移动底板上。进一步地,导轨机构还包括锁定装置,移动底板在与移动方向平行的边缘端开设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孔,锁定装置包括可伸入任一限位孔以限制移动底板移动的插销及控制插销伸入或脱出限位孔的控制部。更进一步地,支撑平台机构包括与连杆机构中远离安装基座的连杆固定相接的连接柱,还包括承载行动不便者的支撑平台及联接支撑平台和连接柱的铰接装置;支撑平台与铰接装置铰接并可绕铰接部位旋转至支撑平台台面与连接柱平行,连接柱与铰接装置铰接。再进一步地,铰接装置包括与连接柱呈销轴铰接的铰接座,在铰接座外周延伸出一根铰接柱,支撑平台与铰接柱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再更进一步地,铰接座外周还设有一限位块,限位块延伸方向与铰接柱呈夹角设置,连接柱上安装有与限位块配合限位的限位装置。还进一步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固定块及可在固定块上旋进旋出的调整螺钉。进一步地,限位块与连接柱之间还设有辅助收拢和下放支撑平台的收放装置。更进一步地,收放装置为气弹簧装置。进一步地,还包括铰接在连接柱上的扶手,扶手呈折弯形设计,铰接座限位块与扶手的折弯边之间还铰接有一根连接杆。进一步地,支撑平台边沿还设有可立可倒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由电动伸缩缸控制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平台机构受举升机构控制进行升降并同时作朝向或远离车辆过道的水平向位移、举升机构受导轨机构控制发生横向位移,使该辅助设备升降轮椅及使轮椅与车辆过道的无缝对接操作一气呵成,整套动作规范连贯,辅助设备也无过多复杂设计,顺利帮助行动不便人群快速上下车辆;2)举升机构处在一竖直平面内,支撑平台相对于连接柱来说可进行两个维度的90°翻转,同时伴随着举升机构中伸缩缸的伸出,最终支撑平台可与举升机构处在重合位置,此时辅助设备收纳到位,不会占用车辆过道空间;3)收放装置可在支撑平台翻转的过程中提供助力和缓冲作用,减轻乘务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降低支撑平台、铰接装置及连接柱三者之间的摩擦及冲击损伤;4)支撑平台边缘设置由电动伸缩缸控制开合的挡板,有效防止轮椅滑出支撑平台,确保乘客的安全;扶手为乘客提供了抓握支点,利于乘客在升降过程中自行控制好所处位置,扶手同时还作为控制支撑平台收拢和下放的操纵杆,可帮助乘务员轻松收放支撑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实施例1所述的举升机构呈举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平台翻转两个90°);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插销脱出限位孔状态);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插销伸入限位孔状态);图5为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平台中电动伸缩缸的布置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所述的辅助设备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安装基座已收纳到位);图7为实施例1所述的辅助设备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安装基座未收纳到位);图8为实施例1所述的举升机构呈举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平台翻转一个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可安装至各类车辆上,本实施例用主要针对轨道车辆进行安装,其包括用于承载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支撑平台机构1和用于起降支撑平台机构的举升机构2,举升机构2包括连杆机构21和与连杆机构铰接并可带动连杆机构变形的伸缩缸22,连杆机构21和伸缩缸22均铰接在一安装基座3上;还包括设于车辆地板上可供安装基座3作直线滑移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导轨41、与导轨适配的滑块及固定在滑块上的移动底板42(导轨与滑块的组合也可以用齿轮齿条组合或其它组合代替,只要能方便移动底板滑移即可),安装基座3设置在移动底板42上,移动底板42及安装基座3通过滑块沿导轨41滑移。具体地,连杆机构21包括三根连杆,与安装基座3铰接的两根连杆长度相同,伸缩缸22在安装基座3上的铰接点与连杆机构21两连杆在安装基座3上的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呈三角形分布,该两根等长的连杆是呈上下分布的,伸缩缸22的伸缩端则铰接在上方位置连杆上。伸缩缸22在伸缩过程中,将带动连杆机构21变形,实现举升机构2的举升和降落。伸缩缸与上方位置连杆的铰接位置处还铰接有两根气弹簧23,两根气弹簧23分布在伸缩缸22两侧且另一端均铰接至安装基座上,气弹簧23的设置一方面对伸缩缸的工作起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举升机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因车辆门一般较窄,因此本实施例将举升机构与导轨机构两相配合,导轨机构便于举升机构在水平方向完成横向移动,举升机构则一方面在竖直方向完成乘客的升降过程,另一方面又在升降过程中实现支撑平台机构作朝向或远离车辆过道的水平向位移,顺利帮助行动不便人群快速上下车辆。由于受安装空间的限制,移动底板42无法由电动控制缸之类的自动化部件控制精确移动,为使移动底板42在滑移到位后立马静止不动,确保举升机构2的工作稳定性,导轨机构还设置了对移动底板42进行位置限定的锁定装置,如图2、3、4所示,移动底板在与移动方向平行的边缘端开设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孔,锁定装置包括可伸入任一限位孔以限制移动底板42移动的插销43及控制插销伸入或脱出限位孔的控制部44,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支撑平台机构和用于起降支撑平台机构的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与连杆机构铰接并可带动连杆机构变形的伸缩缸,连杆机构和伸缩缸均铰接在一安装基座上;还包括设于车辆地板上可供安装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移动底板,安装基座设置在移动底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支撑平台机构和用于起降支撑平台机构的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与连杆机构铰接并可带动连杆机构变形的伸缩缸,连杆机构和伸缩缸均铰接在一安装基座上;还包括设于车辆地板上可供安装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移动底板,安装基座设置在移动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导轨机构还包括锁定装置,移动底板在与移动方向平行的边缘端开设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孔,锁定装置包括可伸入任一限位孔以限制移动底板移动的插销及控制插销伸入或脱出限位孔的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平台机构包括与连杆机构中远离安装基座的连杆固定相接的连接柱,还包括承载行动不便者的支撑平台及联接支撑平台和连接柱的铰接装置;支撑平台与铰接装置铰接并可绕铰接部位旋转至支撑平台台面与连接柱平行,连接柱与铰接装置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铰接装置包括与连接柱呈销轴铰接的铰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博姜宇飞杨冠男蒋江明戴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