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08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机具的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首先将旋耕刀刀坯表面清理干净,采用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等热源将耐磨材料熔化后堆敷刀坯表面;然后按旋耕刀的常规生产工艺:加热‑斜轧‑旋(冲)弯‑冲孔‑裁切‑压弯‑热处理等,生产出带耐磨合金层的旋耕刀。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旋耕刀,其耐磨合金层在刀坯轧制成型前熔覆,通过后续热轧制,将耐磨合金层完全轧入旋耕刀基体中,并随着基体而变形,二者结合强度高,保证使用过程中不脱落。该制造方法在现有生产线上即可实现,只需在热轧前添加一道耐磨合金层涂覆工序,后续加工与无涂层的旋耕刀生产工艺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具的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使用,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旋耕机工作时,由拖拉机输出的动力经过传动装置驱动后,使得刀辊旋转对土壤进行切削和翻耕,切下的泥块被向后抛,与挡土罩碰撞后变碎并落到地面。在平土拖板的作用下将地面削平,以此完成整个旋耕时的松土、碎土和平地的目的。旋耕刀是旋耕机的主要零件,它通过旋转和前进运动,直接担负着对未犁耕或已犁耕过的土壤进行耕、耙作业,是重要的易损件。为了提高旋耕刀的耐磨性,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在旋耕刀的刀刃处涂覆耐磨合金,耐磨合金的硬度一般在60~68HRC,较旋耕刀基体硬度大幅度提高,其耐磨性可以提高1~3倍。但在使用过程中,表面熔覆耐磨合金的旋耕刀存在如下问题:(1)熔覆耐磨合金工序是在刀片热成型之后进行,耐磨合金层处在刀片基体的表面,虽然硬度高,但脆性大,旋耕刀使用过程中高速旋转下撞击石块、砖头时很容易导致耐磨合金层崩裂、脱落,耐磨性下降。(2)表面熔覆合金层后,增加刀片厚度,提高旋耕机切割、翻土的阻力,特别在秸秆、根茎较多的地块,消耗动力显著提高,经济性差。(3)熔覆耐磨合金工序是在刀片热成型之后进行,刀片需要冷却和表面清理后,再进行表面熔覆,而且熔覆之后需重新热处理,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损、长寿命旋耕刀的制造方法,即利用高温条件下(800℃以上)耐磨合金层的变形性能和较高的硬度,通过热轧变形的方式将表面熔覆的耐磨合金层压入到旋耕刀基体内,使二者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基体对耐磨合金层起到强有力地支撑作用,防止其碎裂、脱落,同时又不改变旋耕刀的外形尺寸,不增加刀刃厚度,降低工作阻力,同时利用现有生产工序,提高带有耐磨合金旋耕刀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明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旋耕刀的制造流程如下:扁钢→冲裁→分切→熔覆耐磨合金层→加热→斜轧开刃→旋弯或冲弯→冲孔→切刀尖→压弯→热处理;该旋耕刀制造方法与传统制造工艺的区别是:在原料分切与刀坯加热之间,增加一道熔覆耐磨合金层工序,从而制造出含有耐磨合金层增强的旋耕刀。所述的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熔覆耐磨合金层是采用火焰、电弧或等离子弧热源,将耐磨合金材料熔化后,熔覆在刀坯表面上,耐磨合金与刀坯形成冶金结合。所述的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耐磨合金为铁基耐磨合金或镍基耐磨合金,以及在其基础上添加强化相WC、TiC和NbC形成的合金材料。所述的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耐磨合金层熔覆在旋耕刀刀坯的刃部一侧或两侧,长度80~120mm,宽度15~20mm,厚度2~3mm。所述的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耐磨合金层镶嵌在旋耕刀基体中,耐磨合金层与旋耕刀基体为冶金结合,耐磨合金层硬度60~80HRC。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将熔覆工序提前到热轧开刃前进行,将熔敷耐磨合金层与变形加工结合起来,利用热轧变形将熔覆在刀坯表面的耐磨合金层压入旋耕刀基体内,使耐磨合金层镶嵌到基体中,基体对镶嵌在其中的耐磨合金形成有效地保护,避免硬而脆的耐磨合金层在使用过程中碎裂、脱落,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耐磨合金层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旋耕刀的使用寿命。首先将旋耕刀刀坯表面清理干净,采用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等热源将耐磨材料熔化后堆敷刀坯表面;然后按旋耕刀的常规生产工艺:加热-斜轧开刃-旋(冲)弯-冲孔-裁切-压弯-热处理等,生产出带耐磨合金层的旋耕刀。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旋耕刀,其耐磨合金层在刀坯轧制成型前熔覆,通过后续热轧制,将耐磨合金层完全轧入旋耕刀基体中,并随着基体而变形,二者结合强度高,保证使用过程中不脱落。该制造方法在现有生产线上即可实现,只需在热轧前添加一道耐磨合金层涂覆工序,后续加工与无涂层的旋耕刀生产工艺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利用旋耕刀生产过程中斜轧开刃的工序,将耐磨合金层轧入旋耕刀基体中,使二者紧密结合,显著提高耐磨合金层的抗脱落、抗崩裂的能力,使耐磨合金层的抗磨损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旋耕刀的耐磨性能可达到无涂层旋耕刀的3~5倍,并且比普通表面涂覆耐磨合金层旋耕刀的耐磨性能提高1~2倍。2、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旋耕刀外形尺寸与普通旋耕刀相同,没有因熔覆耐磨合金而增加刀刃的厚度,降低能量损耗,使用性能好。3、由于本专利技术熔覆合金层是在斜轧工序前实施,刀坯是规则的平面,熔覆耐磨合金简单快捷,相较于成型后再表面熔覆,针对的是旋耕刀的曲面形状,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在刀坯表面熔覆对后续加工制造影响小,生产的连贯性好,现有设备、工艺及人员不需调整,既能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分切刀坯示意图。图2(a)-(b)为熔覆耐磨合金层的刀坯示意图。其中,(a)为刀坯整体图,(b)为(a)中的A-A剖视图。图中,1刀坯,2耐磨合金层。图3为刀坯热斜轧后示意图。其中,(a)为斜轧刀坯整体图,(b)为(a)中的B-B剖视图。图中,2耐磨合金层,3斜轧刀坯。图4为加工完成的旋耕刀。图中,2耐磨合金层,4旋耕刀,5刀柄,6刀刃,7刀尖。具体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旋耕刀常用的65Mn和60Si2Mn扁钢为刀坯材料,可选用多种耐磨合金材料进行熔覆,如:Ni60、Fe60、NiWC、FeWC等,还可以选用多种耐磨合金焊条,如:D708、D998、D999等,并根据不同的耐磨合金材料,选择适宜的熔覆方式,如:真空烧结、高频感应、等离子、激光、火焰、电弧等,在刀坯表面进行耐磨合金层的熔覆,之后按照常规旋耕刀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流程如下:扁钢下料→分切→耐磨合金熔覆→加热→斜轧开刃→旋(冲)弯→冲孔→裁切→压弯→热处理→包装入库。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基体采用80mm宽,10mm厚的60Si2Mn扁钢。按重量百分比计,耐磨合金选用70%Ni60合金粉+30%WC粉,Ni60合金粉和WC粉的粒径30~100μm。使用等离子堆焊进行耐磨合金层熔覆,具体生产工序如下:(1)扁钢冲床下料,冲裁成80mm×220mm长方块;(2)分切,将长方块冲裁成2个刀坯,见图1;(3)耐磨合金熔覆,采用等离子电源,在刀坯1表面堆焊出长度100mm,宽度15mm,厚度2.5mm耐磨合金层2,耐磨合金层2在刀刃部位,见图2;(4)加热,将刀坯加热到950℃,保温30分钟;(5)斜轧,从加热炉中取出刀坯,迅速放入轧机中进行斜轧开刃,形成斜轧刀坯3,耐磨合金层2在斜轧刀坯3的刀刃部位,见图3;(6)旋弯,坯料斜轧后,将刀柄塞入旋弯机的卡槽中,电机转动带动旋耕刀旋转,完成弯曲成型;(7)冲孔,在冲床上进行安装孔冲压;(8)裁切,在冲床上进行边角冲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耕刀的制造流程如下:扁钢→冲裁→分切→熔覆耐磨合金层→加热→斜轧开刃→旋弯或冲弯→冲孔→切刀尖→压弯→热处理;该旋耕刀制造方法与传统制造工艺的区别是:在原料分切与刀坯加热之间,增加一道熔覆耐磨合金层工序,从而制造出含有耐磨合金层增强的旋耕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耕刀的制造流程如下:扁钢→冲裁→分切→熔覆耐磨合金层→加热→斜轧开刃→旋弯或冲弯→冲孔→切刀尖→压弯→热处理;该旋耕刀制造方法与传统制造工艺的区别是:在原料分切与刀坯加热之间,增加一道熔覆耐磨合金层工序,从而制造出含有耐磨合金层增强的旋耕刀。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覆耐磨合金层是采用火焰、电弧或等离子弧热源,将耐磨合金材料熔化后,熔覆在刀坯表面上,耐磨合金与刀坯形成冶金结合。


3.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德胜杨志荣吴宪吉胡小锋姜海昌陈胜虎戎利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