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60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包括水箱、制冷机、液位控制系统和自动补水系统,所述水箱分别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液分离桶相连,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通过循环管路与制冷机相连;所述液位控制系统与水箱相连;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分别与水箱、制冷机和液位控制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真空泵的工作液回收,冷却后再利用,既环保又节约成本;此外,通过在水箱中设置液位开关,能够实时监测水箱内的水位,当水位到达预定值时,电路接通,电磁阀启动,对水箱进行自动补水,保证真空泵有充足的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真空清洗机上使用的是液环式真空泵,为了保证最低吸气压力,需提供足够工作液,泵排除的工作液完全排掉,补充以新工作液。为了防止工作液温度升高损坏泵体,需要提供冷却水,冷却工作液。极少的一些工厂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站,可以直接将真空泵的工作液排放至处理站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对工作液进行循环冷却,但这也有一个弊端,这样水的用量就比较大,真空泵工作时所需工作液用量大约0.9m3/h,一天按10小时工作时间计算,一天的水用量为9m3/h。多数工厂没有污水处理站,也没办法承受这样的水用量。因此,出现了工作液的冷却系统,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867355,公开日2013.04.10,公开了一种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其冷却设备的第一端与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入口端相连,冷却设备的第二端与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出口端相连,冷却设备与水环式真空泵形成回路,此外,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储存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容器,所述储存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容器的第一口与冷却设备的第二端相连,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出口端与所述储存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容器的第二口相连,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水和电,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冷却过程中,我们无法及时得知其储存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容器内水位的情况,当水位过低时,如果无法及时进行自动补水,造成真空泵无充足的冷却液,从而使得真空泵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及时得知水箱内水位的情况,当水位过低时,如果无法及时进行自动补水,造成真空泵无充足的冷却液,从而使得真空泵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可以对水箱自动补水,保证真空泵有充足的冷却液。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分别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液分离桶相连,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盘管;制冷机,所述制冷机通过循环管路与水箱内的盘管相连;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系统与水箱相连;自动补水系统,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分别与水箱、制冷机和液位控制系统相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箱通过水泵与液分离桶的入口相连,所述水泵与真空泵联锁,所述真空泵与液分离桶相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双浮球液位开关,所述双浮球液位开关的两浮球分别位于液位S1和液位S2处,所述液位S1高于液位S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包括电磁阀、多个球阀和补水管路,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水箱的补水管路上并与双浮球液位开关电连接,所述球阀包括球阀Ⅰ、球阀Ⅱ和球阀Ⅲ,所述球阀Ⅰ与电磁阀并联后再与球阀Ⅱ串联,所述球阀Ⅱ还与球阀Ⅲ并联,所述球阀Ⅲ设置于制冷机的补水管路上,用于给制冷机补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开关。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双浮球液位开关和水泵相连,接收来自双浮球液位开关的液位信号从而控制水泵的开闭;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以及流量开关相连,接收来自流量开关的流量信号从而控制真空泵的开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回收的工作液进入水箱,水箱中设置有盘管,制冷机为盘管提供冷却水,冷却水流经盘管将回收的工作液热量带走,进入制冷机进行冷却,如此反复循环,保证了再次利用的工作液的水温达到真空泵工作要求;此外,通过在水箱中设置液位开关,能够实时监测水箱内的水位,当水位到达预定值时,电路接通,电磁阀启动,对水箱进行自动补水,保证真空泵有充足的冷却液;同时,自动补水系统也可以用于给制冷机补水;另外,水泵与真空泵联锁,能够自动给真空泵供给冷却液,方便快捷;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开关,用于检测真空泵工作液供应是否正常,如果流量开关没信号,则真空泵停止工作,从而起到保护真空泵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制冷机,3、液位控制系统,4-1、电磁阀,4-2、球阀Ⅰ,4-3、球阀Ⅱ,4-4、球阀Ⅲ,5、水泵,6、液分离桶,7、真空泵,8、流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制冷机2、液位控制系统3和自动补水系统4,水箱1分别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液分离桶6相连,水箱1内设置有盘管;盘管通过循环管路与制冷机2相连;液位控制系统3与水箱1相连,用于检测水箱1中的液位并对水箱1中的液位进行控制;自动补水系统4分别与水箱1、制冷机2和液位控制系统3相连,用于给水箱1和制冷机2补水。其中,制冷机1采用宝力/BL-5WC,操作界面实时显示冷却水温度,且可根据具体工况及实际情况调整温度,操作简单;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其中,PLC控制器选用的是西门子S7-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1通过水泵5与液分离桶6的入口相连,水泵5与真空泵7联锁,真空泵7与液分离桶6相连,则真空泵7启动时水泵5也随之启动,能够及时给真空泵7提供冷却液,方便快捷。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位控制系统3包括双浮球液位开关,双浮球液位开关的两浮球分别位于液位S1和液位S2处,其中,液位S1高于液位S2,PLC控制器与水泵5以及双浮球液位开关均相连,能够接收来自双浮球液位开关的信号从而控制水泵5的开闭,当液面下降至S2时,双浮球液位开关将液位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则PLC控制器控制水泵5停止工作,则真空泵7也停止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自动补水系统包括电磁阀4-1、多个球阀和补水管路,电磁阀4-1设置于水箱1的补水管路上并与双浮球液位开关电连接,其中,双浮球液位开关与电磁阀之间设置有RC延时电路;当水泵5工作时,水箱1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S1时,不需要进行补水;而当水泵5不工作时,水箱1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S1时,延时10s后如果液位依然低于S1,则电路接通,电磁阀4-1工作,对水箱1进行自动补水;此外,球阀包括球阀Ⅰ4-2、球阀Ⅱ4-3和球阀Ⅲ4-4,球阀Ⅰ4-2与电磁阀4-1并联后再与球阀Ⅱ4-3串联,球阀Ⅱ4-3还与球阀Ⅲ4-4并联,其中,球阀Ⅰ4-2可以在电磁阀4-1维修时进行应急,完成手动补水,同时也可以用于调节电磁阀4-1的水流量;球阀Ⅱ4-3为水箱1补水的总开关;球阀Ⅲ4-4设置于制冷机2的补水管路上,用于给制冷机2补水。此处补水管路上的水均来自于厂区的自来水。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开关8,用于检测真空泵7工作液供应是否正常,PLC控制器分别与真空泵7以及流量开关8相连,接收来自流量开关8的流量信号从而控制真空泵7的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箱(1),所述水箱(1)分别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液分离桶(6)相连,所述水箱(1)内设置有盘管;/n制冷机(2),所述制冷机(2)通过循环管路与水箱(1)内的盘管相连;/n液位控制系统(3),所述液位控制系统(3)与水箱(1)相连;/n自动补水系统,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分别与水箱(1)、制冷机(2)和液位控制系统(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1),所述水箱(1)分别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液分离桶(6)相连,所述水箱(1)内设置有盘管;
制冷机(2),所述制冷机(2)通过循环管路与水箱(1)内的盘管相连;
液位控制系统(3),所述液位控制系统(3)与水箱(1)相连;
自动补水系统,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分别与水箱(1)、制冷机(2)和液位控制系统(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通过水泵(5)与液分离桶(6)的入口相连,所述水泵(5)与真空泵(7)联锁,所述真空泵(7)与液分离桶(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3)包括双浮球液位开关,所述双浮球液位开关的两浮球分别位于液位S1和液位S2处,所述液位S1高于液位S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赫菲斯热处理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