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样中纤维蛋白原的定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601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置于样品管内的抗凝全血样品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该管为透明离心管,内含有样品成分伸展分层的浮标,该血样在含有浮标的管内离心,可进行各种细胞组分的测定。随后将离心的样品加热并再次离心,使沉淀纤维蛋白原在浮标顶部形成层而与血浆层中淡黄色外层带分离。测定纤维蛋白原带的厚度,通过已校准的仪器即可测定血样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血样中血纤维蛋白含量的定量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快速、准确直观地测定离心血样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纤维蛋白原是主要的血浆蛋白,是正常血凝所必需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血液形成血块的能力成正比。在血块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因此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将导致纤维蛋白形成不足和凝血不足。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不足可能是由纤维蛋白原生成减少所引起的,如肝衰竭,或先天血纤维蛋白原过少。弥漫性血管内血凝(一种病理状态)也使用于形成血块的纤维蛋白原的消耗量高于正常值。显然,纤维蛋白原不足可引起出血过多。血中过量的纤维蛋白原也是不正常的,通常与炎症状态有关。血中高含量的纤维蛋白原容易发生血凝固性过高,这也是不受欢迎的。还发现怀孕妇女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据测定发现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的因素。由上可见,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是确定患者健康情况的有效方法,也可用做预报身体条件异常的工具。因此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是用于正常患者检查或体格检查早期警告的有价值的方法。有几种定量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适用方法。目前所用的方法需要血浆与血细胞完全分离,并且大部分需要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随后。纤维蛋白经重量分析,浊度分析或化学分析进行定量。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免疫及化学/物理沉淀定量分析也包括在前述方法中。Millar于1971年发表的方法,涉及到测定离心的血浆部分中加热沉淀的纤维蛋白原谱带的方法。纤维蛋白原的加热沉淀在Millar及其它人的文章中有述,包括Fredericg在1877年;Schulz在1955年;Goodwin在1965年及Low等人在1967年。血浆与血样中其它成份分离后,将血浆吸入到微量血细胞比容管,在56℃水浴中加热3分钟,随后将加热的样品离心,在血浆中形成纤维蛋白沉淀带。纤维蛋白带的长度除以原血浆柱的长度可得到样品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本方法将聚集沉淀的纤维蛋白的体积百分比直接转化为纤维蛋白原浓度,并假设以mg/100ml血浆表示的血浆中纤维蛋白体积浓度等于百分之一(1.0%)的血样中纤维蛋白原浓度,以mg/100ml血表示。应用前述方法,加热并离心后,上清血浆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经测定可知,加热过程中,其它正常的血浆蛋白不被沉淀。除了Low等人的方法(前面已有介绍并在以后详述)外,前述的定量测定血样中纤维蛋白原的方法相对较复杂且费时,因为需要将全血样预处理,使血浆与其它血液成份分离,随后从其它血液成份中分离出。分离后的血浆转移到其它容器,进一步处理并分析。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全部实验过程的复杂性表明,该分析必须在医学实验室中进行,而不能在医生办公室方便地进行。Low等人1967年的方法,则不需进行从血浆中分离形成的血液成分的预处理步骤,不需从淡黄色外层中分离沉淀的纤维蛋白原,其位于聚集的红血细胞上层,Low等人的方法如Millar的方法所述,包括将预先被离心的含有血样的微量血细胞比容管于56℃加热3分钟,该管以12,000G的转速再离心3分钟,热沉淀的纤维蛋白原直接落于相似颜色淡黄色外层的上层。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定量分析血样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为,使用血样管和测定白血细胞计数的先有技术中所披露的浮标经简单离心过程进行。所用的装置和一般细胞计数测定方法在下列美国专利中有介绍美国专利4,027,660(1977年6月7日批准);4,077,396(1978年3月7日批准);4,082,085(1978年4月4日批准)和4,137,755(1979年2月6日批准)。将其全部收载于此。作为参考还批准了这些专利技术者的其它一些专利,他们使用试管和浮标装置进行了其它的血液分析和其它样品的分析。本专利技术使用透明管(如毛细管或类似物)来盛装血样。将塑料浮标置于管中,将血样加到装有浮标的管中,细胞分层着色剂涂于管内壁上,按前述方法将血样离心,可读出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数,经最初的离心和确定了细胞数后,血样加热到约56℃约5分钟,这使纤维蛋白原从血浆中沉淀出来,随后,再经离心,使纤维蛋白原沉淀于浮标顶部。浮标顶部与淡黄色外层分开一段可分辩的距离,以使纤维蛋白原层与淡黄色外层清晰的分辨,浮标与管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应足够小,防止沉淀的纤维蛋白聚积在那里,因此纤维蛋白原带清晰可辨,同时其轴向长度也可用适当改造的美国专利4,209,226(1980年6月24日批准)和4,558,947(1985年12月17日批准)中所介绍的普通型仪器进行准确测量。仪器/微处理软件需加以修改,使纤维蛋白原的轴向长度转化为定量测定血样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当使用毛细管时,通过毛细管法进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及标准化步骤,将所得结果综合处理,可确定其转化公式。当使用市售的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的商标为“QBC”的充有111μl血液的静脉毛细管时,转化公式为Fq=KFf+b,其中Fq为血中纤维蛋白原的量,以mg/dl表示;F1为管内浮标上层沉淀的纤维蛋白原带的长度,以0.0005英吋为单位测量。K为乘积常数,b为计算常数,其随浮标上层的形状和管直径变化。当使用市售的“QBC”管和浮标时,常数K等于3,411而常数b等于-66,702,当使用其它型号的管和浮标时,其它K和b值易于通过简单的实验确定。前述的K和b值是用血细胞比容范围在医生常见的30-48(平均39,4)的患者的血样测定的。过高或过低血细胞比容数的血样表示具有相应的较低或较高的血浆含量,因此需要修改K和b值以得到正确的纤维蛋白原读数。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测定血样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改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前述特点的方法,其中简单的样品离心使在透明样品管中形成一层易于测定的沉淀纤维蛋白原层。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特点的方法。其中,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可经分层得到,即样品管中的沉淀的纤维蛋白原从血样的其它形成成份中分离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有,提供一个具有上述特点的方法,其中,样品管中的沉淀纤维蛋白原层的轴向长度正比于,并且可转化为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其优选内容的详细介绍并与附图结合进行的介绍而更明显,附图中可见纤维蛋白原层在浮标上层沉淀出后的带有浮标的样品管。见附图,样品管用2表示其可以是毛细抽空血样品管或较大的抽空血样品管,管2中含有浮标4,浮标4用塑料制成并具有特殊的比重,可使其悬浮于离心的红血细胞层中。管2的顶部8被打开,底部6用塑料盖10关闭,如前所述,当管2为抽空血样品管时,将不需要盖10,而以连成一体的塞壁11和塞盖9代替。将抗凝的血样加到管2中,并离心,使红血细胞在管2的底部沉淀成为柱12,浮标4插入并被红血细胞柱12弹起。在红血细胞层12的上部,得到白血细胞和血小板层或淡黄色外层14。淡黄色外层14的各成份按前述方法分离成带,血浆层16在淡黄色外层14的上面,可见,浮标4高出淡黄色外层14一段距离d而伸进血浆层16中,而浮标4的顶层5从淡黄色外层14转移出。当最初的血细胞计数,如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鉴别的白细胞等得到后,样品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纤维蛋白原足以从血浆中沉淀。将样品在56℃培养5分钟,随后样品在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凝全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含有浮标的透明管中提供血样;b)将血样离心使形成物和血浆成份在管中分离;c)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或沉淀纤维蛋白原;d)使血样再次离心,使血浆中的纤维蛋 白或沉淀的纤维蛋白原在浮标的一端形成一层;e)测定管中所形成的层的长度,并将该层的测量长度转化为纤维蛋白原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C瓦得劳罗伯特A列文阿兰H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斯蒂芬C瓦得劳罗伯特A列文布斯托恩狄科因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