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台及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4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其中,升降平台包括:底座;两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其中,每组所述楔块包括上楔块与下楔块,所述上楔块与所述下楔块可相对滑动且所述上楔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表面相平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两组所述楔块,以驱动每组所述楔块中的所述下楔块相对所述上楔块滑动;载台支架,所述载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楔块,所述载台支架用于承载工作台。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能够降低驱动装置的受力,提高升降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平台及激光直接成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直接成像领域,具体涉及升降平台及激光直接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的升降平台是依靠驱动装置直接顶起工作台,驱动装置一直承受工作台的所有重力,升降运动有可能工作台下滑,稳定性较差、精度不高且驱动装置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激光直接成像设备,能够降低驱动装置的受力,提高升降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两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其中,每组所述楔块包括上楔块与下楔块,所述上楔块与所述下楔块可相对滑动且所述上楔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表面相平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两组所述楔块,以驱动每组所述楔块中的所述下楔块相对所述上楔块滑动;载台支架,所述载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楔块,所述载台支架用于承载工作台。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两组所述楔块之间且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下楔块,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板,通过驱动所述顶板进而带动两个所述下楔块进行前后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均沿着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设置,两个所述下楔块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导轨以沿着所述导轨做前后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抵接在所述载台支架的前后两端,以阻挡所述载台支架前后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中两个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载台支架的前端,另外两个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载台支架的后端;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与四个所述滑块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块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阻挡装置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邻近所述滑槽,所述挡块与所述载台支架的前后两端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载台支架包括:上板,所述载台支架通过所述上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楔块;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且位于分别两个所述上楔块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楔块的所述上楔块与所述下楔块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升降平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包括底座、两组楔块、驱动装置及载台支架,驱动装置推动每组楔块中的下楔块相对上楔块进行滑动,上楔块进行升降运动,上楔块带动与其连接的载台支架升降运动,工作台设置在载台支架上,从而工作台能够进行升降运动,驱动装置不直接承受工作台的重力,驱动方向与工作台重力方向垂直,能够使得升降运动比较稳定,精度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升降平台去除载台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底座;210、上楔块;220、下楔块;300、驱动装置;411、滑块;412、固定块;420、挡块;500、顶板;600、载台支架;610、上板;620、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下面,首先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平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00、两组楔块、驱动装置300及载台支架600。首先,说明底座100。底座100设置在安装面上,用于给其他部件做支撑。接着,说明两组楔块。两组楔块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底座100的两侧,其中,每组楔块包括上楔块210与下楔块220,上楔块210与下楔块220可相对滑动且上楔块210的上表面与底座100表面相平行。下楔块220相对上楔块210进行滑动,上楔块210受到向上的推力和自身的重力,能够进行相应的升降运动。由此,能够实现上楔块210的升降运动。其中,上楔块210和下楔块220可以为两个斜面相对的直角梯形或两个斜面相对的直角三角形。接下来,说明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连接两组楔块,以驱动每组楔块中的下楔块220相对上楔块210滑动。驱动装置300驱动每组楔块中的下楔块220相对上楔块210滑动,上楔块210进行升降运动,通过驱动装置300能够精确调节下楔块220滑动的距离,根据上楔块210与下楔块220相对滑动的距离与上楔块210高度的关系,从而能够精确调节上楔块210升降的距离。驱动装置300连接楔块,推动下楔块220前后运动,驱动装置300受力相对较小,运动比较稳定。驱动装置300可以为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比较稳定且精度高,从而使得载台支架600的升降运动稳定且精度高。电机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旋转电机。最后,说明载台支架600。载台支架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楔块210,载台支架600用于承载工作台。载台支架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楔块210,上楔块210的升降运动,从而带动载台支架600升降运动。将工作台安装在载台支架600,载台支架600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载台支架600能够稳定地承载工作台,避免工作台位置发生偏移。以上形成的升降平台,驱动装置300推动每组楔块中的下楔块220相对上楔块210进行滑动,上楔块210进行升降运动,上楔块210带动与其连接的载台支架600升降运动,工作台设置在载台支架600上,从而工作台能够进行升降运动。驱动装置300不直接承受工作台的重力,驱动方向与工作台重力方向垂直,由此,能够使得升降运动比较稳定,精度比较高。进一步地,升降平台还包括顶板500。顶板500设置在两组楔块之间且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下楔块220,其中,驱动装置300连接顶板500,通过驱动顶板500进而带动两个下楔块220进行前后运动。例如,顶板500可以为上下颠倒的U型板,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00);/n两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0)的两侧,其中,每组所述楔块包括上楔块(210)与下楔块(220),所述上楔块(210)与所述下楔块(220)可相对滑动且所述上楔块(210)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100)表面相平行;/n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连接两组所述楔块,以驱动每组所述楔块中的所述下楔块(220)相对所述上楔块(210)滑动;/n载台支架(600),所述载台支架(6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楔块(210),所述载台支架(600)用于承载工作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
两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0)的两侧,其中,每组所述楔块包括上楔块(210)与下楔块(220),所述上楔块(210)与所述下楔块(220)可相对滑动且所述上楔块(210)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100)表面相平行;
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连接两组所述楔块,以驱动每组所述楔块中的所述下楔块(220)相对所述上楔块(210)滑动;
载台支架(600),所述载台支架(6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楔块(210),所述载台支架(600)用于承载工作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板(500),所述顶板(500)设置在两组所述楔块之间且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下楔块(220),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300)连接所述顶板(500),通过驱动所述顶板(500)进而带动两个所述下楔块(220)进行前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均沿着所述底座(100)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设置,两个所述下楔块(220)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导轨以沿着所述导轨做前后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0)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抵接在所述载台支架(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延培魏亚菲刘长清祝锁曹葵康蔡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