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春翠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43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涉及电力管运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组装平台,还包括支撑柱和机械臂;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推杆;若干第一电推杆周侧面间隙配合有一存放平台;若干第一电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运平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推杆;若干第二电推杆另一端与组装平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使用运输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减震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电推杆,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上货和卸料时没有助力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组装平台,解决了现有的部分电力管组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管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管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使用运输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减震装置,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可能会导致电力管内部结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上货和卸料时没有助力装置,需要人工或者其他起重机进行上货和卸料,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现有的部分电力管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卸料后,再单节组装,人工工作强度增加,组装效率低下,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使用运输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减震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电推杆,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管转运装置在上货和卸料时没有助力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组装平台,解决了现有的部分电力管组装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组装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3)和机械臂(4);/n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推杆(5);若干所述第一电推杆(5)周侧面间隙配合有一存放平台(6);若干所述第一电推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运平台(7);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推杆(8);若干所述第二电推杆(8)另一端与组装平台(2)下表面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转运平台(7)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块(701);所述转运平台(7)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弹簧(702);若干组所述第一弹簧(70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存放板(703);/n所述组装平台(2)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管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组装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3)和机械臂(4);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推杆(5);若干所述第一电推杆(5)周侧面间隙配合有一存放平台(6);若干所述第一电推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运平台(7);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电推杆(8);若干所述第二电推杆(8)另一端与组装平台(2)下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运平台(7)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块(701);所述转运平台(7)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弹簧(702);若干组所述第一弹簧(70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存放板(703);
所述组装平台(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三电推杆(201);若干组所述第三电推杆(20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夹板(202);
所述支撑柱(3)内表面开有第一凹形槽(301);所述第一凹形槽(301)内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板(302);若干所述限位板(302)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3);所述第二弹簧(303)另一端与支撑柱(3)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臂(4)一表面开有第二凹形槽(401);所述第二凹形槽(4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齿条(402);所述机械臂(4)一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盒(403);所述第一移动盒(403)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横梁(404);所述横梁(404)一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移动盒(405);所述第二移动盒(40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推杆(406);所述第四电推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翠
申请(专利权)人:何春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