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料理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22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包括有一进料单元及一包装处理单元及一出料单元,该进料单元设置有复数包装盒存放区及下方设置有一进料输送装置与复数进料承载台及一第一出料区,又该包装处理单元设置有一处理输送装置组设第一出料区,并设置有至少一处理承载台与至少一包装承载台及一第二出料区及一第一切割组件,另该处理承载台与包装承载台分别设置有一切割通孔及一出料通孔,而该料理单元具有一料理承载台组设该第二出料区,容置有食材的包装盒会由所述进料承载台送至包装处理单元的包装承载台上且由第一切割组件对包装盒进行切割,而食材便可送至料理单元进行自动料理,另切割后的泡壳也可进行回收或送至料理单元承载料理后的食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料理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尤指一种可自动进料与泡壳处理并回收与自动料理的自动料理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换,外食族群是不断的增加,且为了可以满足外食族的用餐需求与迎合消费者追求效率的需求,但目前一般如便利商店或快餐餐厅所提供的商品通常变化性都不大,也因此利用泡壳来容置生食或待料理食材供消费者购买的消费模式是越来越普遍,但一般消费者购买容置有生食或待料理食物的泡壳时,其泡壳内的生食或待料理食物则需要另外进行加热或料理,但需要另外加热或料理等过程则是外食族最难以完成的步骤,而目前市面上更无推出任何可自动切割泡壳与自动料理的统,又且传统的泡壳主要是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材质制成,并且因为塑胶的制造成本低廉、重量轻、可塑性高、经济耐用、再加上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因而广泛被应用于用于包装食品,虽然塑胶制品在使用上相当方便,但塑胶制品有着难以自然分解的特性,进而产生环保的问题,更且不论其泡壳是否有直接接触到生食或待料理食物,若将其生食或待料理食物取出后,其泡壳往往都是一次性使用而直接丢弃,也因此造成塑胶制品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产生。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包括一进料单元,该进料单元具有复数包装盒存放区,又该进料单元具有一进料输送装置与复数进料承载台及一第一出料区,该进料承载台上设置有一进料推出件;一包装处理单元,该包装处理单元具有一处理输送装置与至少一处理承载台与至少一包装承载台及一第二出料区,该处理输送装置组设置于该第一出料区与该第二出料区,而该处理承载台与该包装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处理输送装置上且分别具有一切割通孔与一出料通孔,另该包装处理单元更具有一第一切割组件可通过所述切割通孔与出料通孔;一料理单元,该料理单元具有一料理承载台,该料理承载台组设该第二出料区。进一步,所述包装盒存放区内设置有复数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有一泡壳及一第一封膜及一第二封膜及至少一食材,其中所述食材承载于第一封膜上且由该第一封膜设置于所述泡壳内,并该第一封膜的端缘与该第二封膜披覆于所述泡壳的端缘。进一步,所述进料承载台上另设置有一进料限位件。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料区具有一第一出料口,而该处理承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位置处。进一步,所述包装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处理承载台上,并该切割通孔连通所述出料通孔。进一步,所述包装承载台上设置有至少一处理限位件及至少一包装顶压件。进一步,所述处理承载台一侧边设置有一枢轴。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料区具有一第二出料口及设置有一包装推送件,而该料理承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位置处。进一步,所述包装处理单元更具有一第二切割组件,该第二切割组件通过所述出料通孔。进一步,所述包装处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出料输送装置,该出料输送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出料承载台,该出料输送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位置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计,食材可送至料理单元进行自动料理,切割后的泡壳也可进行回收或送至料理单元承载料理后的食材,进而达到可自动进料与泡壳处理并回收与自动料理的功效,减少了塑胶制品的浪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塑胶制品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包装盒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四;图7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五;图8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六;图9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七;图10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为统的实施示意图八。图中,1-自动料理机系统、2-进料单元、21-包装盒存放区、22-包装盒、221-泡壳、222-第一封膜、223-第二封膜、224-食材、23-进料输送装置、24-进料承载台、241-进料推出件、242-进料限位件、25-第一出料区、251-第一出料口、3-包装处理单元、31-处理输送装置、32-处理承载台、321-切割通孔、322-枢轴、33-包装承载台、331-出料通孔、332-处理限位件、333-包装顶压件、34-第二出料区、341-第二出料口、342-包装推送件、35-第一切割组件、36-第二切割组件、37-出料输送装置、38-出料承载台、4-料理单元、41-料理承载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依次为本技术自动料理机系统1的示意图及包装盒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所述自动料理机系统1包括有一进料单元2及一包装处理单元3及一料理单元4。该进料单元2内设置有复数包装盒存放区21,该包装盒存放区21内设置有复数包装盒22,该包装盒22包括有一泡壳221及一第一封膜222及一第二封膜223及至少一食材224,其中所述食材224承载于第一封膜222上且由该第一封膜222设置于所述泡壳221内,并该第一封膜222的端缘与该第二封膜223披覆于所述泡壳221的端缘,另该第一封膜222与第二封膜223间以吹嘴与热封线处理,以使该第一封膜222与第二封膜223间为正压饱气状态,而该第二封膜223则呈现正压饱气状态设置于所述泡壳221上,又该进料单元2内设置有一进料输送装置23与复数进料承载台24及一第一出料区25,其中该进料承载台24设置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23上,又该进料承载台24上另设置有一进料推出件241及一进料限位件242,而该进料推出件241可左右位移于该进料承载台24上,另该第一出料区25具有一第一出料口251,而该进料输送装置23与该处理承载台32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51位置处。其中所述包装处理单元3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2的一侧,且该包装处理单元3具有一处理输送装置31与至少一处理承载台32与至少一包装承载台33及一第二出料区34,该处理输送装置31组设所述第一出料区25与第二出料区34,而该处理承载台32设置于所述处理输送装置31上且形成有一切割通孔321,另该包装承载台33设置于所述处理承载台32上且形成有一出料通孔331,而该切割通孔321连通所述出料通孔331,另该处理承载台32一侧边设置有一枢轴322,而该包装承载台33上设置有至少一处理限位件332及至少一包装顶压件333,又该包装处理单元3另设置有一第一切割组件35与一第二切割组件36及一出料输送装置37,其中该第一切割组件35的设置态样可为锥形切割件,而该第二切割组件36则可为方形切割件,另该第二出料区34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料单元,该进料单元具有复数包装盒存放区,又该进料单元具有一进料输送装置与复数进料承载台及一第一出料区,该进料承载台上设置有一进料推出件;/n一包装处理单元,该包装处理单元具有一处理输送装置与至少一处理承载台与至少一包装承载台及一第二出料区,该处理输送装置组设置于该第一出料区与该第二出料区,而该处理承载台与该包装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处理输送装置上且分别具有一切割通孔与一出料通孔,另该包装处理单元更具有一第一切割组件可通过所述切割通孔与出料通孔;/n一料理单元,该料理单元具有一料理承载台,该料理承载台组设该第二出料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料理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料单元,该进料单元具有复数包装盒存放区,又该进料单元具有一进料输送装置与复数进料承载台及一第一出料区,该进料承载台上设置有一进料推出件;
一包装处理单元,该包装处理单元具有一处理输送装置与至少一处理承载台与至少一包装承载台及一第二出料区,该处理输送装置组设置于该第一出料区与该第二出料区,而该处理承载台与该包装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处理输送装置上且分别具有一切割通孔与一出料通孔,另该包装处理单元更具有一第一切割组件可通过所述切割通孔与出料通孔;
一料理单元,该料理单元具有一料理承载台,该料理承载台组设该第二出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料理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存放区内设置有复数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有一泡壳及一第一封膜及一第二封膜及至少一食材,其中所述食材承载于第一封膜上且由该第一封膜设置于所述泡壳内,并该第一封膜的端缘与该第二封膜披覆于所述泡壳的端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料理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承载台上另设置有一进料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文徐政基温崇维
申请(专利权)人:宇城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