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720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先向反应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碱液以和豆芽废水进行反应,以去除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反应产生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后排出,上清液进入气浮池。然后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内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并被去除,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膜过滤系统中的过滤膜对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经过膜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水体中的污染物。混凝加药处理和气浮处理过程大大减轻了后续的陶瓷膜和反渗透膜的负荷和膜片污染情况,降低膜片清洗频率,使得反渗透进水SDI值小于3,提高膜片运行稳定性,出水稳定可靠,管理方便,减少占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豆芽菜生产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豆芽废水,废水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带来影响,而且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减少废水外排量同时减少自来水用量,降低生产费用,要求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达到自来水标准回用于车间生产。目前,有一种豆芽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利用过滤网、活性炭吸附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工艺流程对豆芽废水进行处理,但是活性炭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容量有限,需要频繁的清洗与再生,导致运行过程繁琐复杂,再生液难以处理等问题。而也有采用膜过滤方式处理豆芽废水,但是往往出现膜片污染严重,清洗难度高,需要频繁清洗,导致膜系统运行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解决现有豆芽废水回用过程中膜污染严重、清洗频率高、反渗透进水SDI值偏高,膜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凝加药处理步骤,向反应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碱液以和豆芽废水进行反应,从而去除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反应产生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后排出,上清液进入气浮池;气浮步骤,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内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并被去除,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膜过滤步骤,在膜过滤系统中通过过滤膜对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反渗透步骤,经过膜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中,加药反应时间为5-20min,沉淀时间为1-2h。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反应沉淀池采用机械搅拌澄清池或高密度澄清池。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膜过滤步骤中,所述过滤膜采用无机平板陶瓷膜、无机管式膜或者有机膜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后的产水SDI值小于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反渗透步骤中,向反渗透系统中加入阻垢剂和还原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反应沉淀池设有加药装置、搅拌装置、沉淀装置以及排泥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中,控制反应过程的pH值为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拦截步骤:将豆芽废水进过格栅以拦截漂浮的豆芽菜根菜渣后反应沉淀池;其中拦截步骤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之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混凝加药处理以及气浮处理实现对豆芽废水进行预处理过程,其中在混凝加药处理中加入碱液使得废水中pH值为9,通过碱液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和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对氨基酸的絮凝作用,去除了蛋白质类污染物,而在气浮过程中去除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这大大减轻了后续的陶瓷膜和反渗透膜的负荷和膜片污染情况,降低膜片清洗频率,使得反渗透进水SDI值小于3,提高陶瓷膜过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具有出水稳定可靠,管理方便,减少占地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凝加药处理步骤,向反应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碱液以和豆芽废水进行反应,从而去除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反应产生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后排出,上清液进入气浮池;气浮步骤,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内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并被去除,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膜过滤步骤,在膜过滤系统中通过过滤膜对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反渗透步骤,经过膜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水体中的污染物。具体来说,所述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拦截步骤:将豆芽废水进过格栅以拦截漂浮的豆芽菜根菜渣后反应沉淀池;其中拦截步骤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之前。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中,反应沉淀池采用机械搅拌澄清池或这高密度澄清池等具有混凝沉淀澄清功能的滤池。例如,反应沉淀池可选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反应沉淀池设有加药装置、搅拌装置、沉淀装置以及排泥装置。先通过加药装置向反应沉淀池内加入碱液、聚合氯化铝以及聚丙烯酰胺,其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投加的碱液与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物质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而投加的聚合氯化铝为带有正电荷的混凝剂,可以中和以及吸附反应后产生的带有负电荷的氨基酸,在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下形成絮凝体,从而达到去除蛋白质类污染物的目的,防止蛋白质类污染物对后续的膜片造成污堵。在这个加药反应的过程中,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这些药剂可以调整控制反应过程豆芽废水的pH值为9,加药反应的时间为5-20min。反应之后产生的沉降性能较好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在池底部后定期排出,沉淀的时间为1-2h,排泥时间根据实际水质情况确定,反应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则进入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步骤。由于蛋白质在水解和混凝过程中,会出现絮凝体沉降与悬浮等现象,而反应沉淀池主要是用于去除沉降性较好的杂质和絮体,反应沉淀池的沉降效果也有限,上清液中仍然残留部分悬浮物,因此悬浮在水体中的物质则需要通过气浮过程加以去除。在气浮步骤中,主要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进行微孔曝气,通过气浮的作用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上浮的物质被定期去除,最后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气浮处理步骤不仅可以提高进入后续的膜过滤系统的进水水质,而且降低膜过滤系统的负荷,缓解过滤膜表面的污染。混凝加药处理步骤和气浮步骤作为一个预处理步骤,均可以降低后续的过滤膜的负荷。在膜过滤步骤中,过滤膜可以采用无机平板陶瓷膜、无机管式膜或者有机膜中的一种。以采用无机平板陶瓷膜为例,无机平板陶瓷膜过滤过程是利用0.1μm陶瓷膜的精密过滤机理,通过孔径筛分原理,大于无机平板陶瓷膜孔径大小的物质被截留,而小于孔径大小的物质可以透过无机平板陶瓷膜。无机平板陶瓷膜的作用主要是对水体中残留的悬浮物与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使得过滤后的产水SDI(污染指数)值小于3。无机平板陶瓷膜过滤过程作为后续反渗透膜工艺的预处理过程,是后续的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豆芽废水经过碱液的调节后pH值为9,对陶瓷膜的过滤过程不会产生影响。在反渗透步骤中,向反渗透系统中加入阻垢剂和还原剂,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下,借助于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反渗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混凝加药处理步骤,向反应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碱液以和豆芽废水进行反应,从而去除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反应产生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后排出,上清液进入气浮池;/n气浮步骤,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内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并被去除,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n膜过滤步骤,在膜过滤系统中通过过滤膜对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n反渗透步骤,经过膜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水体中的污染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混凝加药处理步骤,向反应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碱液以和豆芽废水进行反应,从而去除豆芽废水中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反应产生的絮凝体经过沉淀后排出,上清液进入气浮池;
气浮步骤,通过加压溶气器对气浮池内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中的悬浮物上浮并被去除,气浮池的产水进入膜过滤系统;
膜过滤步骤,在膜过滤系统中通过过滤膜对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截留;
反渗透步骤,经过膜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水体中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加药处理步骤中,加药反应时间为5-20min,沉淀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沉淀池采用机械搅拌澄清池或高密度澄清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官张国军陈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诚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