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1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3
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气浮池、膜池、回流系统和曝气组件,所述气浮池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气浮池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膜池也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曝气组件包括陶瓷膜曝气系统和加压溶气器,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加压溶气器也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与所述加压溶气器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也与所述气浮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将汽浮工艺与陶瓷膜工艺进行高度集成,有效的节省了资源与占地面积,具备便于运输、便于临时搭建等优点;设有回流系统,避免膜池出现油类物质无限富集的现象,以保证工艺的长期稳定的运行。以保证工艺的长期稳定的运行。以保证工艺的长期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是含油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油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含油废水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油类物质漂浮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使水中溶解氧减少,致使水体中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也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0003]含油废水的化学耗氧量(COD)高,对环境危害大,污染后难以治理,这就要求对含油废水处理后进行排放。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和分离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油类回收和处理后水的回用要求。含油废水中油的成分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水面上漂浮的浮油、与水不互溶的分散油、“水包油”结构的乳化油和溶解在水中的溶解油四种成分。其中浮油相较于其他三种更方便去除,油滴粒径一般不小于100μm,工艺上常采用重力法中的隔油池与其他方法混合使用的方式来去除含油废水中绝大部分的浮油;分散油的粒径范围为10~100μm,以微小的不溶于水的油滴形式在水中悬浮存在,油滴粒径为10~100μm,相较于乳化油,分散油更容易去除一些,一般采用气浮法、粗粒化法、吸附法以及膜处理法就能去除大部分的分散油;乳化油的产生是由工业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油水混合之后经过机械混匀搅拌形成的“水包油”稳定结构,粒径一般为0.1—2μm。目前,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与工艺按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首先汽浮法作为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主要的物理方法之一,使得汽浮法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其中,中国技术专利CN205616664U公开了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提出了的处理方法为加压溶气气浮+膜分离工艺,但对于成分复杂或浓度较高的含油废水,油类很难完全被气泡上浮,进而导致超滤膜膜孔堵塞,且难以清洗恢复,并且该装置中工艺较为繁琐,占地面积较大;中国技术专利CN207391128U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提出含油废水处理装置主要是通过离心、重力的作用,由于油、水以及泥的比重的差异,其进行分离,但是该方法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处理油水比重接近的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设备,旨在解决废水中油类的去除,利用管式陶瓷膜进行微孔曝气使油类物质浮至液面并通过刮油板去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气浮池、膜池、回流系统和曝气组件,所述气浮池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气浮池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膜池也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曝气组件包括陶瓷膜曝气系统和加压溶气器,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加压溶气器也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与所述加压溶气器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与所述
膜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也与所述气浮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
[0007]进一步,所述气浮池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至少设置一个。
[0008]进一步,所述气浮池上还设有撇油器,所述撇油器设置在所述气浮池的上端。
[0009]进一步,所述膜池上还设有平板陶瓷膜组件。
[0010]进一步,所述平板陶瓷膜组件设置在所述膜池的下端。
[0011]进一步,所述气浮池还通过进水口与所述膜池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气浮池的下端。
[0013]进一步,所述回流系统与所述膜池的上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气浮池与所述膜池中。
[0015]进一步,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为管式陶瓷膜曝气系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膜池上端的回流系统将膜池上端的含油废水回流至气浮池,能够有效控制膜池的油类物质控制在一定浓度,避免出现油类物质无限富集的现象,以保证工艺的长期稳定的运行,
[0017]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气浮池;2、膜池;3、加压溶气器;4、陶瓷膜曝气系统;5、撇油器;6、回流系统;7、平板陶瓷膜组件;8、加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气浮池1、膜池2和曝气组件,所述气浮池1与所述膜池2连接,所述气浮池1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膜池2也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曝气组件包括陶瓷膜曝气系统4和加压溶气器3,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4与所述加压溶气器3连接,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4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加压溶气器3也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加压溶气器3主要用于加压溶气,可以为溶气泵。
[002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加压溶气器3和两个陶瓷膜曝气系统4,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4分别设置在所述气浮池1和所述膜池2内。所述加压溶气器3与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4结合,对汽浮池与膜池2进行微孔曝气,使得气浮池1与膜池2中的油类上浮,不仅有利于油渣的去除,而且有效的降低膜表面的污染。优选的,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4可以为管式陶瓷膜曝气系统4,所述加压溶气器3可以仅连接所述气浮池1中的陶瓷膜曝气系统4,或是膜池2内的陶瓷膜曝气系统4也可以与所述加压溶气器3连接。
[0023]所述气浮池1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气浮池1的下端,待处理废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气浮池1中,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加药口8,所述加药口8至少设置
一个,所述加药口8可以用于添加破乳剂,优选的,所述破乳剂为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
[0024]所述气浮池1上还设有撇油器5,所述撇油器5设置在所述气浮池1的上端,所述撇油器5用于去除上浮的油类,优选的,所述撇油器5可以为刮油板。
[0025]所述膜池2上还可以设有平板陶瓷膜组件7,所述平板陶瓷膜组件7设置在所述膜池2的下端,所述平板陶瓷膜组件7可以对膜池2下端的水进行过滤,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膜表面的污染。
[0026]所述气浮池1还通过进水口与所述膜池2连通,使得气浮池1下端的废水可以通过气浮池1底部的进水口进入膜池2。
[0027]本设备还可以设有回流系统6,所述回流系统6与所述膜池2连接,所述回流系统6与所述气浮池1连接,所述回流系统6包括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用于将膜池2上端的含油废水回流至气浮池1,以防止膜池2内的油类物质不断富集,有效地将膜池2的油类物质控制在一定浓度,以保证工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池、膜池、回流系统和曝气组件,所述气浮池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气浮池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膜池也与所述曝气组件连接,所述曝气组件包括陶瓷膜曝气系统和加压溶气器,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加压溶气器也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陶瓷膜曝气系统与所述加压溶气器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也与所述气浮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至少设置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上还设有撇油器,所述撇油器设置在所述气浮池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废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杰张国军卢尚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诚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