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飞行
,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为确保飞行器的持续飞行时间,通常需要飞行器具有较小的重量,重量越轻,能耗就越低,相应的飞行时间就更长,飞行效果也更好。因此在限制重量的前提下,目前飞行器特别是扑翼飞行器的头部多采用轻质的材料制成,形成头部的壳体的厚度通常不大于0.3mm。这些轻质材料往往强度不够,在飞行中碰撞墙壁或障碍物,或者摔落时撞击地面,都可能会导致头部变形褶皱、甚至破裂,影响飞行器的外观及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有在飞行器的机头的最前端设有缓冲部的情况,缓冲部可以为橡胶或者使用其他软性材料制成,当机头出现碰撞时,软性的缓冲部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当头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由于头部比较薄,容易凹陷变形,甚至会在头部与机身相连的螺丝孔处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飞行器的头部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头部不易损坏的飞行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结构(1),与所述机身结构(1)可拆卸连接的翅膀结构(3)和尾翼结构(4);/n头部结构(2),包括与所述机身结构(1)连接的头部本体(20);/n支撑结构(5),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头部本体(20)内部,所述支撑结构(5)与所述头部本体(20)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头部本体(20)的最大塑性形变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结构(1),与所述机身结构(1)可拆卸连接的翅膀结构(3)和尾翼结构(4);
头部结构(2),包括与所述机身结构(1)连接的头部本体(20);
支撑结构(5),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头部本体(20)内部,所述支撑结构(5)与所述头部本体(20)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头部本体(20)的最大塑性形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与所述头部本体(20)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头部本体(20)的最大弹性形变值,且所述头部本体(20)的最大弹性形变值小于所述头部本体(20)的最大塑性形变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臂(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50)位于所述支撑结构(5)靠近所述机身结构(1)的一端,所述弹性臂(50)远离所述机身结构(1)的一端伸入所述头部本体(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50)呈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臂(50)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
申请(专利权)人:仿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