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85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1
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组分包括:芸豆蛋白8‑15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0‑15份、蔗糖酯10‑15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5‑40份、果胶8‑10份、海藻酸钠10‑12份,各成分经加热溶解、复配、均质和喷雾干燥制成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乳化稳定剂各组分混合均匀,雾化颗粒细微,很好地发挥复配组分乳化稳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其独特的网络结构稳定机理使产品分散性好,可防止乳饮料在保质期内发生脂肪分层、蛋白沉淀等现象,显著提高奶饮料的稳定性,延长其货架期;与其他乳化稳定剂相比,该产品在奶饮料加工中添加量可以减少1/4‑1/3,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改善饮料的风味,使其口感细腻、滑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品饮料是以水为分散介质,食品中其他成分如蛋白质、脂肪为分散相的溶液分散体系,是一种复杂的不稳定体系。包括蛋白质微粒形成的悬浮液、脂肪类物质形成的乳浊液和糖类及盐类形成的溶液。食品饮料随着溶液pH值、贮存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时间延长,会出现脂肪上浮和蛋白质及固体颗粒聚沉现象,最终会导致乳饮料产品的货架期缩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改变原料的组成及特性,调节适当的酸度、添加适量的盐外,还需向饮料中加入适量的乳化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以使饮料稳定。乳化剂通过其分子内亲水和亲油基团,在水和油的界面形成吸附层,将二者联接起来,因而起到乳化作用。但是单一使用乳化剂或稳定剂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乳清蛋白中β-乳球蛋白,其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是制备纳米乳液常用的乳化剂之一。但以蛋白为单一类型乳化剂,在蛋白质等电点容易发生聚沉和絮凝;同时,在高温和高盐的加工条件下乳化性显著度降低,限制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实验和生产中一般会选择多种乳化稳定剂进行复配使用,常添加一些多糖物质,利用多糖的空间位阻效应和黏度提高乳液的稳定性。目前,天然营养多功能性的复合食品乳化稳定剂的开发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主要利用复合胶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饮料的稳定性。但市场上大多的复配乳化稳定剂都是通过粉末之间物理混合进行生产,其缺点是各组分混合不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其功效不能最大发挥,要达到良好的稳定奶饮料的作用,添加量较高,从而会引起奶饮料粘度增加;同时,因用量太大,成本大,也会加速饮料中蛋白质变性,且口感差,产品状态流散性不理想,影响生产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是所有成分在溶液状态下混合后再喷雾干燥,混合均匀,雾化颗粒细微,产品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复配乳化稳定剂大多是通过粉末之间物理混合进行生产,乳化稳定剂中各组分混合不均匀,其功效不能最大发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混合、均质和喷雾干燥制备饮料用复配乳化稳定剂,成分间混合更加均匀,可减少奶饮料的沉淀和分层等现象;同时,还能改善饮料的风味,使其口感细腻、爽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质量组分为:芸豆蛋白8-15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0-15份、蔗糖酯10-15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5-40份、果胶8-10份、海藻酸钠10-12份。所述的胶态微晶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占20%。进一步地,所述的芸豆蛋白为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白芸豆中提取,蛋白纯度为79%-83%。进一步地,所述的酶改性大豆磷脂为磷脂酶A1改性大豆卵磷脂。进一步地,所述的蔗糖酯的HLB值为11-15。进一步地,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含水分为50-60%。进一步地,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为低粘度型FL100。进一步地,所述的果胶为柑橘果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质量组分将微晶纤维素用纯净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10%的分散液,超高压60-80MPa均质2次;同时,按质量组分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纯净水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水溶胶,再与微晶纤维素分散液混合得到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散液。(2)按质量组分称取海藻酸钠,与步骤(1)所得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散液混合,搅拌30min以充分混合均匀。(3)按配方比例分别称取其他组分,加入步骤(2)所得的分散体系,不断搅拌混合成复配添加剂分散液,加热到60℃。(4)将步骤(3)得到的复配添加剂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后得到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粉末产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表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乳化稳定剂的所有成分由三种乳化剂(芸豆蛋白、酶改性大豆磷脂和蔗糖酯)和三种稳定剂(胶态微晶纤维素、果胶和海藻酸钠)在溶液状态下混合均质后,再喷雾干燥,组分混合均匀,雾化颗粒细微。(2)产品安全、健康与乳化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复配乳化稳定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奶饮料中,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仍然保持良好的乳化效果,能有效地防止奶饮料长时间储存期间出现的蛋白质沉淀、脂肪上浮等问题;微晶纤维素等稳定剂可阻止不溶颗粒的下沉,对维持饮料的均匀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延长产品的货架期。(3)与其他乳化稳定剂相比,该产品在饮料加工中添加量可以减少1/4-1/3,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改善饮料的风味,使其口感细腻、滑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质量份组成为:芸豆蛋白8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0份、蔗糖酯15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5份(含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占20%)、果胶10份、海藻酸钠12份。所述的芸豆蛋白为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白芸豆中提取,蛋白纯度为79%;所述的酶改性大豆磷脂为磷脂酶A1改性大豆卵磷脂;所述的蔗糖酯的HLB值为1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含水分为60%,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为低粘度型FL100;所述的果胶为柑橘果胶。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操作步骤。(1)按质量组分将微晶纤维素用纯净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的分散液,超高压60MPa均质2次;同时,按质量组分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纯净水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水溶胶,再与微晶纤维素分散液混合得到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散液。(2)按质量组分称取海藻酸钠,与步骤(1)所得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散液混合,搅拌30min以充分混合均匀。(3)按配方比例分别称取其他成分,加入步骤(2)所得的分散体系,不断搅拌混合成复配添加剂分散液,加热到60℃。(4)将步骤(3)得到的复配添加剂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后得到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粉末产品。实施例2。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质量份组成为:芸豆蛋白12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5份、蔗糖酯10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8份(含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占20%)、果胶8份、海藻酸钠12份。所述的芸豆蛋白为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白芸豆中提取,蛋白纯度为83%;所述的酶改性大豆磷脂为磷脂酶A1改性大豆卵磷脂;所述的蔗糖酯的HLB值为15;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含水分为50%,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为低粘度型FL100;所述的果胶为柑橘果胶。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操作步骤。(1)按质量组分将微晶纤维素用纯净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7.5%的分散液,超高压70MPa均质2次;同时,按质量组分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纯净水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水溶胶,再与微晶纤维素分散液混合得到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散液。(2)按质量组分称取海藻酸钠,与步骤(1)所得胶态微晶纤维素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质量组分为:芸豆蛋白8-15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0-15份、蔗糖酯10-15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5-40份、果胶8-10份、海藻酸钠10-12份;/n所述的胶态微晶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占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质量组分为:芸豆蛋白8-15份、酶改性大豆磷脂10-15份、蔗糖酯10-15份、胶态微晶纤维素35-40份、果胶8-10份、海藻酸钠10-12份;
所述的胶态微晶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占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芸豆蛋白为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白芸豆中提取,蛋白纯度为79%-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所述的酶改性大豆磷脂为磷脂酶A1改性大豆卵磷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蔗糖酯的HLB值为1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含水分为50-60%。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兵马小明曾友明阮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食芬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