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81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包括菌种培养、发酵、装料、接种、培养、冷处理和出菇六大主要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根据杏茸菇的生长特性而专门制备,该方法栽培的杏茸菇高产、高品质,可行性高,适用于杏鲍菇和海鲜菇的工厂化出菇房的工艺模式、既可放置于直立床架上,也可置于网架上出菇,有效的实现多个品种栽培工艺模式切换,栽培过程可行性大,可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大大节约杏茸菇栽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食用菌生产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产规模在2009年已经达到了1880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的产量和产至都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产业。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但随着市场供应量的不断增多,杏鲍菇的一些弊端逐渐展露出来,如菇柄质地疏松影响口感,如存在菌盖欠佳的问题,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对菌盖破损严重破坏了菇体精华;而且,由于市场流通性存在不佳的情况,部分杏鲍菇储存周期短不耐放的问题不仅让商家买卖头疼更让老百姓的口感倍降。并且,目前的食用菌公司大多经营单个品种,在面对短时间产能过剩或者市场红利消失时很难在已有品种栽培工艺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他品种切换盈利生产。而杏茸菇作为集合杏鲍菇和香菇优点于一身,通过远缘杂交技术,筛选出最大菌株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杏鲍菇菌种与香菇菌种混播出菇,将杂交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脱毒、提纯、复壮,获得杏茸菇纯菌丝;/n步骤二、将杏茸菇纯菌丝经平板培养基活化后,逐级扩大培养得到杏茸菇液体菌种;/n步骤三、选取混合培养料,搅拌预湿后制成栽培包,将栽培包经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杏茸菇液体菌种;/n步骤四、将接种后的栽培包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时间为22-38天,培养温度为20-24℃,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n步骤五、将经过菌丝培养的栽培包移入制冷室,制冷室温度为13-15℃,湿度为60%-100%,冷处理时间为24小时,再将经冷处理的栽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杏鲍菇菌种与香菇菌种混播出菇,将杂交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脱毒、提纯、复壮,获得杏茸菇纯菌丝;
步骤二、将杏茸菇纯菌丝经平板培养基活化后,逐级扩大培养得到杏茸菇液体菌种;
步骤三、选取混合培养料,搅拌预湿后制成栽培包,将栽培包经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杏茸菇液体菌种;
步骤四、将接种后的栽培包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时间为22-38天,培养温度为20-24℃,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步骤五、将经过菌丝培养的栽培包移入制冷室,制冷室温度为13-15℃,湿度为60%-100%,冷处理时间为24小时,再将经冷处理的栽培包送入出菇房;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栽培包采用直立床架出菇培育模式或网架出菇培养模式出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木屑25-30份、玉米芯10-30份、甘蔗渣10-25份、麸皮20-25份、豆粕4-5份、玉米粉4-5份、石灰1份和水60-6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高温灭菌温度为120-125℃,灭菌时间为90min,接种温度为23-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包的重量为1200-1400g,接种量为20-3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菌丝培养分为三期,此阶段不需要光照,保持培养房为黑暗状态,一期的培养温度为22-24℃,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二期的培养温度为22-24℃,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三期的培养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期培养时间为6-12天,二期培养时间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先明候海杰张良唐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