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725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5
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料准备和预湿拌料,栽培料包含玉米芯、苹果枝屑、麦麸、稻壳、稻草、生石灰,将栽培料按照配方准备好后,转入拌料场,先将生石灰溶于水槽中,将溶好的生石灰水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料堆预湿,搅拌均匀并无干料存在,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建堆,堆闷后,将麸皮撒在料堆表面搅拌均匀进行整堆,整堆成形后盖好塑料薄膜;发酵,建堆后进行内外翻堆发酵;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栽培大球盖菇采收后的废料作为果园的有机肥源就地进行了深翻还田,实现“以果养菌、以菌促果”的良性循环模式;完善了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球盖菇、思壮赤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食用菌交易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菇种。大球盖菇属草腐菌,是珍稀名贵食用菌新品种。其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因其生长因子粗泛,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等特点,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西、陕西、辽宁等地都有大面积栽培,常被套种到其他作物间,形成立体栽培结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大球盖菇的引种适应性试验,将丰富食用菌种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果树是宁夏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宁夏引黄灌区发展苹果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光热资源丰富,生产的果品色艳、糖高、味浓、耐储、污染轻。解放以来,我区苹果从无到有,特别是经过上世纪80、90年代及近几年的迅速发展,苹果生产已初具规模,目前面积达到76多万亩。根据苹果树及大球盖菇的生长特性,结合林地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林下经济,将对促进我区苹果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下食用菌栽培是林下经济的一种,林地和食用菌二者互存互利、相辅相成。一方面,林下是食用菌繁殖的良好场所,林地为食用菌提供遮阳、氧气、适宜的温湿度、土壤养分等条件,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枝条等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另一方面,种植食用菌产生的菌渣等可作为果园肥料来源;食用菌利用了果树废弃物可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种植食用菌后可以保护林下地表土壤,利于保存水分,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食用菌作为传统的林副产品,采用树下栽培方式较其他人工栽培方式具有成本低廉、管理简单的特点,因此在我区大力发展林下栽培菌菇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可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果树方面循环农业的一种实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料准备和预湿拌料,栽培料包含生石灰,将栽培料准备好后,转入拌料场,然后将栽培料中的生石灰溶于水槽中,将溶好的生石灰水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料堆预湿,并无干料存在,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如遇发热,进行翻垛;建堆,堆闷后,将栽培料中的麸皮撒在料堆表面进行整堆,整堆成形后盖好塑料薄膜;发酵,建堆后进行内外翻堆发酵;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优选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所用的栽培料为栽培料S1、栽培料S2、栽培料S3和栽培料S4中的一种或多种;栽培料S1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40%、稻壳40%、麦麸9%、稻草10%和生石灰1%;栽培料S2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30%、稻壳50%、麦麸9%、稻草10%和生石灰1%;栽培料S3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35%、稻壳35%、麦麸9%、稻草10%、苹果枝屑10%和生石灰1%;栽培料S4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45%、稻壳44%、稻草10%和生石灰1%。优选的,先将干燥无污染的栽培料转入拌料场,再将栽培料堆成底宽1.5m、顶宽1.2m、高1m、长度不限的料堆,栽培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6~1.7,然后将生石灰溶于水槽中,生石灰用量为栽培料的1%,充分搅拌溶解,灰渣滤去不用,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所有原料预湿彻底,无干料存在,使得栽培料的含水量达到60%~70%,进行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每天用水浇透,如遇发热,进行翻垛。优选的,建堆时,将麸皮撒在料堆表面,再将打好眼的通气长管,顺料堆的堆长方向,埋入离地面20cm高的料堆中心处,边翻堆边将打好眼的通气立管,以每50~80cm排放一根,通气立管底部同通气长管靠紧,立管上部管头露出料堆顶部,建好堆后,用直径4.5cm~5.5cm的尖头木棍在料堆侧坡每隔0.45m~0.55m打一孔洞至底部,整堆成形。优选的,建堆后1d~2d料温升至66℃~70℃进行内外翻堆,之后温度达到66℃~70℃再次翻堆,翻堆时要将高温区的熟料、热料与地角冷区的冷料交换位置,同时将料堆顶上的高温区表皮4.5cm~5.5cm厚的表皮料刮入到翻堆后的热料区,在翻堆过程分段进行,每段50cm至60cm长,每段刮皮并清理地角冷料后,用扫帚扫净地面的冷料细沫,然后进行热料封边,如此,重复循环并将通气立管继续夹在料堆中心,翻完后扫净整堆,侧坡打眼、覆膜;24h~48h按以上方法翻堆一次,共翻2次~3次,PH值调至6~7,发酵7d~10d,料温66℃~70℃累计达到96h~120h,发酵结束。优选的,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分为春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和秋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优选的,春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为:在3月~4月开始准备栽培料;首先进行苹果林地除草、整地和灌水,布置种植小区,距树干1m~1.2m处,开两行沟,沟与沟之间留45cm~55cm人行过道,每个沟10cm~15cm深,宽65cm~75cm,长为地块长度,将杀虫药均匀撒在地表,然后覆3.5cm~4.5cm土,再将生石灰均匀撒在表面,准备栽培大球盖菇;接种,将发酵好的栽培料铺在处理好苹果树行间的沟内,然后将栽培种脱袋将其掰成块状,点播法接种;覆土,接完种后,将栽培料拍打压实,然后将苹果树行间的沟两边的土覆在上面;盖草,覆土结束后,将处理好的稻草铺在上面,然后进行菌丝培养;铺设滴灌带;菌丝体阶段管理,进行遮光培养,保湿和通风换气,春季从覆土到出菇需28d~32d。出菇阶段管理,加强保湿通风措施。采收,可连续采3~4批菇;加工,将大球盖菇自然阴干或烘干,制成干品出售;病虫害防治,大球盖菇生料栽培中,选新鲜、干透的生料,栽培前应曝晒消毒。优选的,春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中,先铺一层厚度为10cm栽培料,采用梅花形点播法接种,穴与穴之间距离为10cm~12cm,然后盖一层栽培料再接一层菌种,最后盖一层栽培料,即三层栽培料两层菌种,接种后总料堆(菌床)高不超过30cm;覆土,接完种后,将栽培料拍打压实,料堆呈梯子型,然后将苹果树行间的沟两边的土覆在上面,厚度为3cm~5cm,再拍打压实;盖草,覆土结束后,将处理好的稻草铺在上面,厚度为3cm~5cm,然后进行菌丝培养;铺设滴灌带,使用无污染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为饮用水标准,每个菌床上铺设一道微喷滴灌带,每1米~1.5米安插一个喷头,长度与菌床长度一致;菌丝体阶段管理,进行遮光培养,用竹竿插入地面,将宽6m,长45m~55m的遮阴网依次离地55cm~65cm系在竹竿上;发菌期堆温要求在20~30℃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栽培料准备和预湿拌料,栽培料包含生石灰,将栽培料准备好后,转入拌料场,然后将栽培料中的生石灰溶于水槽中,将溶好的生石灰水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料堆预湿,并无干料存在,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如遇发热,进行翻垛;/n建堆,堆闷后,将栽培料中的麸皮撒在料堆表面进行整堆,整堆成形后盖好塑料薄膜;/n发酵,建堆后进行内外翻堆发酵;/n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料准备和预湿拌料,栽培料包含生石灰,将栽培料准备好后,转入拌料场,然后将栽培料中的生石灰溶于水槽中,将溶好的生石灰水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料堆预湿,并无干料存在,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如遇发热,进行翻垛;
建堆,堆闷后,将栽培料中的麸皮撒在料堆表面进行整堆,整堆成形后盖好塑料薄膜;
发酵,建堆后进行内外翻堆发酵;
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所用的栽培料为栽培料S1、栽培料S2、栽培料S3和栽培料S4中的一种或多种;
栽培料S1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40%、稻壳40%、麦麸9%、稻草10%和生石灰1%;
栽培料S2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30%、稻壳50%、麦麸9%、稻草10%和生石灰1%;
栽培料S3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35%、稻壳35%、麦麸9%、稻草10%、苹果枝屑10%和生石灰1%;
栽培料S4包括以下原料及原料重量百分比:玉米芯45%、稻壳44%、稻草10%和生石灰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干燥无污染的栽培料转入拌料场,再将栽培料堆成底宽1.5m、顶宽1.2m、高1m、长度不限的料堆,栽培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6~1.7,然后将生石灰溶于水槽中,生石灰用量为栽培料重量的1%,充分搅拌溶解,灰渣滤去不用,均匀洒在建好的料堆上,使所有原料预湿彻底,无干料存在,使得栽培料的含水量达到60%~70%,进行堆闷,将稻草码垛预湿,每天用水浇透,如遇发热,进行翻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堆时,将麸皮撒在料堆表面,再将打好眼的通气长管,顺料堆的堆长方向,埋入离地面20cm高的料堆中心处,边翻堆边将打好眼的通气立管,以每50~80cm排放一根,通气立管底部同通气长管靠紧,立管上部管头露出料堆顶部,建好堆后,用直径4.5cm~5.5cm的尖头木棍在料堆侧坡每隔0.45m~0.55m打一孔洞至底部,整堆成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堆后1d~2d料温升至66℃~70℃进行内外翻堆,之后温度达到66℃~70℃再次翻堆,翻堆时要将高温区的熟料、热料与地角冷区的冷料交换位置,同时将料堆顶上的高温区表皮4.5cm~5.5cm厚的表皮料刮入到翻堆后的热料区,在翻堆过程分段进行,每段50cm至60cm长,每段刮皮并清理地角冷料后,用扫帚扫净地面的冷料细沫,然后进行热料封边,如此,重复循环并将通气立管继续夹在料堆中心,翻完后扫净整堆,侧坡打眼、覆膜;24h~48h按以上方法翻堆一次,共翻2次~3次,PH值调至6~7,发酵7d~10d,料温66℃~70℃累计达到96h~120h,发酵结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发酵好的栽培营养料,在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分为春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和秋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春季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为:
在3月~4月开始准备栽培料;
首先进行苹果林地除草、整地和灌水,布置种植小区,距树干1m~1.2m处,开两行沟,沟与沟之间留45cm~55cm人行过道,每个沟10cm~15cm深,宽65cm~75cm,长为地块长度,将杀虫药均匀撒在地表,然后覆3.5cm~4.5cm土,再将生石灰均匀撒在表面,准备栽培大球盖菇;
接种,将发酵好的栽培料铺在处理好苹果树行间的沟内,然后将栽培种脱袋将其掰成块状,点播法接种;
覆土,接完种后,将栽培料拍打压实,然后将苹果树行间的沟两边的土覆在上面;
盖草,覆土结束后,将处理好的稻草铺在上面,然后进行菌丝培养;
铺设滴灌带;菌丝体阶段管理,进行遮光培养,保湿和通风换气,春季从覆土到出菇需28d~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霞董瑞贾永华李晓龙窦云萍张丽娟杜慧莹岳海英冯学梅黄岳李阿波王春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宁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