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除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74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涉及粘合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罐体内操作腔底部设机械箱和过滤料斗,过滤料斗下端的排杂管穿过机械箱至罐体外部。机械箱内,排杂管顶部设电控阀,其设动正电极和动负电极;机械箱设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分别与动正电极和动负电极贴合;排杂管的转动环设于机械箱的支撑环上;转动电机经主动齿轮与排杂管的从动齿啮合;罐体的抽气口与U形管的第一直管段连通,第一直管段缠绕冷却水管;U形管的第二直管段设抽气泵;U形管的弯管段与储液箱连通;静正电极环、静负电极环、转动电机、出料阀和抽气泵与控制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有除杂与消除气泡的功能,可降低设备投入,缩短工艺时长,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合剂除杂设备
本技术涉及粘合剂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
技术介绍
粘合剂是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在各种生产及包装作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且粘合剂的种类很多。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反应而获得最终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在获得的粘合剂中难免会混有一些杂质或气泡,这些缺陷的存在都会影响粘合剂的品质。所以,在粘合剂最终上市之前都需要进行除杂和消除气泡的工艺。通常情况下,除杂和消除气泡需要两套设备分别进行,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也增加了工艺时长,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粘合剂的除杂和消除气泡需要分步进行,增加了设备成本,增加了工艺时长,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为操作腔;所述操作腔的底部设置有机械箱,所述机械箱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料斗,所述过滤料斗的侧壁为网状壁;所述过滤料斗的下端连通有排杂管,所述排杂管的下端向下穿过机械箱至罐体的下端外部;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的顶部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的侧方设置有动正电极和动负电极;所述机械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所述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动正电极与静正电极环贴合,所述动负电极与静负电极环贴合;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环形的转动环,所述机械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所述转动环和支撑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转动环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环上;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一圈从动齿;所述机械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啮合;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引至过滤料斗的上方;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操作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具有弯管段和与该弯管段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弯管段的弧形凸起朝向下方;所述抽气口与第一直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直管段上缠绕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供水设备连通;所述第二直管段上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弯管段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弯管段的最低处经导液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静正电极环、静负电极环、转动电机、出料阀和抽气泵与控制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伸入罐体内部并延伸至过滤料斗内侧;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过滤料斗的内壁贴合;所述推动装置与控制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抽气口环绕罐体一周设置;所述罐体的外周设置有一环形的管体,若干抽气口均与该管体连通;所述管体与第一直管段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机械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第一凹槽内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与转动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口处设置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管段内设置有干燥剂。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封盖设置于进料料斗的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粘合剂注入到过滤料斗内,转动电机带动过滤料斗转动,将粘合剂从侧方甩出,而杂质被留在过滤料斗内;杂质最后从排杂管排出。同时,由于气泡密度低,当过滤料斗转动时,气泡会逐渐向过滤料斗的中部汇聚,也利于气泡的排出。抽气泵工作,使得罐体内部气压降低,使得粘合剂内的气泡破裂而消除;被抽气泵抽出的气流经过冷却水管冷却后使得其中的部分气体液化而流入储液箱内收集,剩余气体则直接排出。本技术同时具有除杂与消除气泡的功能,可降低设备投入,缩短工艺时长,提高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械箱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操作腔;3、机械箱;4、过滤料斗;5、网状壁;6、排杂管;7、电控阀;8、动正电极;9、动负电极;10、静正电极环;11、静负电极环;12、转动环;13、支撑环;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滚珠;17、从动齿;18、转动电机;19、主动齿轮;20、进料口;21、封盖;22、进料料斗;23、导料管;24、出料口;25、出料阀;26、抽气口;27、弯管段;28、第一直管段;29、第二直管段;30、冷却水管;31、抽气泵;32、干燥剂;33、储液箱;34、导液管;35、推动装置;36、推杆;37、清理刷;38、管体;39、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粘合剂除杂设备,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为操作腔2。所述操作腔2的底部设置有机械箱3,所述机械箱3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料斗4,所述过滤料斗4的侧壁为网状壁5。所述过滤料斗4的下端连通有排杂管6,所述排杂管6的下端向下穿过机械箱3至罐体1的下端外部。参见图2,位于机械箱3内部的排杂管6的顶部设置有电控阀7,所述电控阀7的侧方设置有动正电极8和动负电极9。所述机械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静正电极环10和静负电极环11,所述静正电极环10和静负电极环11均环绕排杂管6一周。所述动正电极8与静正电极环10贴合,所述动负电极9与静负电极环11贴合。则当排杂管6转动时,仍能保证电控阀7与外部实现有效的电连接。位于机械箱3内部的排杂管6上设置有环形的转动环12,所述机械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13,所述转动环12和支撑环13均环绕排杂管6一周。所述转动环12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环1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13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14,所述机械箱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均环绕排杂管6一周。所述第一凹槽14内和第二凹槽15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滚珠16,所述滚珠16与转动环12相贴合。滚珠16可以降低摩擦力,使得转动环12转动时更加顺畅。位于机械箱3内部的排杂管6上设置有一圈从动齿17;所述机械箱3内设置有转动电机18,所述转动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为操作腔;所述操作腔的底部设置有机械箱,所述机械箱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料斗,所述过滤料斗的侧壁为网状壁;所述过滤料斗的下端连通有排杂管,所述排杂管的下端向下穿过机械箱至罐体的下端外部;/n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的顶部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的侧方设置有动正电极和动负电极;所述机械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所述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动正电极与静正电极环贴合,所述动负电极与静负电极环贴合;/n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环形的转动环,所述机械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所述转动环和支撑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转动环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环上;/n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一圈从动齿;所述机械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啮合;/n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引至过滤料斗的上方;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操作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n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具有弯管段和与该弯管段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弯管段的弧形凸起朝向下方;所述抽气口与第一直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直管段上缠绕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供水设备连通;所述第二直管段上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弯管段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弯管段的最低处经导液管与储液箱连通;/n所述静正电极环、静负电极环、转动电机、出料阀和抽气泵与控制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合剂除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为操作腔;所述操作腔的底部设置有机械箱,所述机械箱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料斗,所述过滤料斗的侧壁为网状壁;所述过滤料斗的下端连通有排杂管,所述排杂管的下端向下穿过机械箱至罐体的下端外部;
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的顶部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的侧方设置有动正电极和动负电极;所述机械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所述静正电极环和静负电极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动正电极与静正电极环贴合,所述动负电极与静负电极环贴合;
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环形的转动环,所述机械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所述转动环和支撑环均环绕排杂管一周;所述转动环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环上;
位于机械箱内部的排杂管上设置有一圈从动齿;所述机械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啮合;
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引至过滤料斗的上方;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操作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
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具有弯管段和与该弯管段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弯管段的弧形凸起朝向下方;所述抽气口与第一直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直管段上缠绕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供水设备连通;所述第二直管段上设置有抽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玲牛江霞陈平泰孙佳慈陈艳丽王梦寒车爱军牛字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梓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