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5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包括:外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把手,所有突起把手分别对称分布在外桶的任一直径所在直线的两侧;外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镭雕式识别码;滤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外沿环,所述外沿环上设置有与突起把手相对应的缺口;滤桶上开设有大量滤孔,滤桶直径小于外桶,滤桶完全放入外桶内时外沿环上的缺口位置与突起把手的位置相重合;滤桶上的外沿环架设在外桶的突起把手上将滤桶架高实现锅内的药渣与药液分离;桶盖,覆盖在滤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桶内完成药渣和药液的分离动作,同时避免识别码在煎煮生产过程中受到损坏,提高煎煮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
本技术涉及中药煎煮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
技术介绍
目前,在自动化制药领域中,煎煮锅用于煎煮中药药材,而现有的煎煮锅结构过于简单,将药材和水全投入到煎煮锅的同一空间内进行加热,使得后期要对药渣和药液进行完全分离存在一定的难度;再有,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煎煮锅内的药材信息及煎煮过程中的各种生产信息都会汇集到计算机中,为了方便查阅和识别,一般将各种信息生成对应的识别码贴在煎煮锅上,当需要了解煎煮锅内的药材信息或获知煎煮过程中各种生产信息时,只需使用扫描仪扫描识别码即可获知该煎煮锅相关的内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识别码是以纸质形式贴在煎煮锅外表面,当煎煮锅经过加热煎煮、运输等工序时,纸质的识别码容易被损坏或遗失,使得该煎煮锅的信息无法确定,导致煎煮生产后的药包无法准确分配或无法溯源,影响煎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可在桶内完成药渣和药液的分离动作,同时避免识别码在煎煮生产过程中受到损坏,提高煎煮效率和准确度。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包括:外桶,外桶的上边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把手;外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镭雕式识别码;滤桶,滤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外沿环,所述外沿环上设置有与突起把手相对应的缺口;滤桶上开设有大量滤孔,滤桶直径小于外桶,滤桶完全放入外桶内时外沿环上的缺口位置与突起把手的位置相重合;滤桶上的外沿环架设在外桶的突起把手上将滤桶架高实现锅内的药渣与药液分离;桶盖,覆盖在滤桶上。桶从外桶取出后,桶盖覆盖在外桶上。进一步地,所述镭雕式识别码以连续雕刻的方式环绕分布在外桶任意高度的外环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镭雕式识别码设置为多个,多个镭雕识别码均匀分布在外桶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镭雕式识别码设置为以镭雕方式雕刻而成的二维码、条形码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镭雕式识别码中所绑定的信息包括有药方种类、药材信息、煎煮所需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过程中的生产信息、复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上设置有桶嘴,桶嘴与外桶内部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桶嘴与外桶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滤桶上的滤孔分布在滤桶底部或滤桶下端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压桶,压桶的直径小于滤桶的直径,且压桶的长度小于滤桶内部深度。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压桶内部设置有空心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分体式的煎煮锅可将药渣与药液进行分隔,将滤桶的外沿环架设在突起把手上时将滤桶内的药渣离开药液,在桶内即可完成渣液分离动作,渣液分离效果好的同时效率高;(2)外桶上设置有镭雕式的识别码,可避免识别码在加热煎煮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影响制药过程中信息定位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煎煮锅处于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煎煮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滤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桶;101、突起把手;102、识别码;103、桶嘴;2、滤桶;201、外沿环;202、缺口;203、滤孔;3、桶盖;301、压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如图1~4所示,包括:外桶1,如图3所示,外桶1的上边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把手101;而本实施例中的突起把手101设置为四个,四个突起把手101分别对称分布在外桶1的任一直径所在直线的两侧,相邻突起把手101之间的距离相同,可提高后期架设滤桶2的稳定性。所述突起把手101距离外桶1的上边沿处存在一定的高度,使得后期架设滤桶2时可将滤桶2凌空在药液的液面之上,从而达到渣液分离的效果。其次,外桶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镭雕式识别码102;镭雕式识别码102可通过激光、镭射或蚀刻等方式将识别码102印在煎煮锅的外表面上,使得煎煮锅经过高温加热、清洗、运输、倾倒等工序时均能保持识别码102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识别的成功率。而镭雕式识别码102采用连续雕刻的方式将多个识别码102环绕分布在外桶1任意高度的外环表面上,使得无论煎煮锅处于任何方向均能被扫描仪快速准确地识别到。其次,多个镭雕识别码102还可单独雕刻在外桶1的外表面上,相邻的识别码102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多个识别码102均匀分布在外桶1上,同样可提高扫描煎煮锅上识别码102的成功率。所述镭雕式识别码102可以设置为以镭雕方式雕刻而成的二维码、条形码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而本实施例中识别码102为二维码。其中镭雕式识别码102中所绑定的信息包括有药方种类、药材信息、煎煮所需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过程中的生产信息、复核信息等一系列与该煎煮锅生产有关的信息,扫描识别码102即可获取该煎煮锅所生成的药液的各种信息,提高智能程度。而在外桶1的上端设置有桶嘴103,桶嘴103与外桶1内部相互连通,为了让药液沿着桶嘴103流出时减少药液的含渣量,在桶嘴103与外桶1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将经过滤网倒出的药液进行过滤;其中桶嘴103和里面滤网也可省略,此时药液可以直接倾倒。外桶1套装在滤桶2外,如图4所示,所述滤桶2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外沿环201,所述外沿环201上设置有与突起把手101相对应的缺口202,在本实施例中突起把手101设置为四个,则本实施例中滤桶2上的外沿环201上则同样设置有四个缺口202,而四个缺口202的分布位置与突起把手101的位置相同;滤桶2直径小于外桶1的直径,当将滤桶2放入外桶1内时,将外桶1的突起把手101卡入滤桶2的缺口202处,可用于限制滤桶2的位置,防止滤桶2在外桶1内移位。在药液生产过程中将药材投入滤桶2内,并往滤桶2内加水,水经过滤桶2上的滤孔203流入外桶1内,加水量结合药单的需求和外桶1的容量而定,将水加到刚好没过药材时即可,而最高注水量与突起把手101的高度有关,只要保证处于最高注水量时将滤桶2架设在突起把手101上仍可将滤桶2提升并离开药液即可;在需要渣液分离时,则将滤桶2提起并旋转一定角度,将滤桶2的外沿环201架设在突起把手101上,架高滤桶2后使得滤桶2内的药渣离开药液并处于药液之上,实现药渣与药液分离。与此同时,滤桶2上开设有大量滤孔203,所述滤桶2上的滤孔203分布在滤桶2底部或滤桶2下端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滤孔203设置在滤桶2底部;当滤桶2被架高时,滤桶2内残留的药液可从滤孔203流出,避免药渣分离药液时将大量药液带走,避免药液过分减少。而在滤桶2上覆盖有桶盖3,桶盖3可避免杂物或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桶,外桶的上边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把手;外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镭雕式识别码;/n滤桶,滤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外沿环,所述外沿环上设置有与突起把手相对应的缺口;滤桶上开设有大量滤孔,滤桶直径小于外桶,滤桶完全放入外桶内时外沿环上的缺口位置与突起把手的位置相重合;滤桶上的外沿环架设在外桶的突起把手上将滤桶架高实现锅内的药渣与药液分离;/n桶盖,覆盖在滤桶上;滤桶从外桶取出后,桶盖覆盖在外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桶,外桶的上边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把手;外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镭雕式识别码;
滤桶,滤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向外弯折并延伸的外沿环,所述外沿环上设置有与突起把手相对应的缺口;滤桶上开设有大量滤孔,滤桶直径小于外桶,滤桶完全放入外桶内时外沿环上的缺口位置与突起把手的位置相重合;滤桶上的外沿环架设在外桶的突起把手上将滤桶架高实现锅内的药渣与药液分离;
桶盖,覆盖在滤桶上;滤桶从外桶取出后,桶盖覆盖在外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镭雕式识别码以连续雕刻的方式环绕分布在外桶任意高度的外环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镭雕式识别码设置为多个,多个镭雕识别码均匀分布在外桶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镭雕识别码的分体式煎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镭雕式识别码设置为以镭雕方式雕刻而成的二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冬瑾李建华张新生余莹莹欧阳百发郭炳坚谢万罗荻洲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