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洪旭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煎药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煎药容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单管煎药容器不便于加大载药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整体为一密封腔体,包括空心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空心分隔层,所述分隔层的上端与上盖体相连,下端位于下盖体的上方,所述分隔层将外壳内部分为容器内腔和容器外腔,所述上盖体上与容器外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液口,上盖体上与容器内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在容器内增加分隔层,在没有增加渗漉管长度的情况下延长了渗漉路径,有效提高了载药量,并保证了煎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煎药容器
本技术属于煎药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煎药容器。
技术介绍
煎药是影响中药疗效的关键工作。现有的中药煎药机只是重复传统的煎药程序,以浸提方式为主,操作复杂,煎药过程耗时长,不能满足快速服药的目的,而且价格高,不利于中医药的普及。经查询CN201520735338.1一种煎药容器,利用渗漉原理提高了煎药效率,但其容器为单管,当需要加大装药量时,为了保证煎药效果,不能增加药管直径,只能增加容器的长度,对应的煎药机也必须作大的改进,增加高度,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单管煎药容器不便于加大载药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整体为一密封腔体,包括空心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空心分隔层,所述分隔层的上端与上盖体相连,下端位于下盖体的上方,所述分隔层将外壳内部分为容器内腔和容器外腔,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设置在上盖体上,所述进液口与容器外腔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液口与容器内腔位置相对应。所述分隔层的下端与下盖体之间设有分隔栅条,所述分隔栅条的上端与分隔层的下端相连,所述分隔栅条的下端与下盖体相抵触。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的孔径小于0.15mm。所述上盖体与外壳一体成型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在容器内增加分隔层,在没有增加渗漉管长度的情况下延长了渗漉路径,有效提高了载药量,并保证了煎药效果,非常适合快速煎药机的使用;另外,其进液口与出液口都在容器顶端,而且上盖体与外壳一体成型设置,在使用时,只需密封一端,减少了泄漏机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外壳,2-上盖体,3-下盖体,4-分隔层,5-容器内腔,6-容器外腔,7-分隔栅条,8-过滤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整体为一密封腔体,包括空心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上下两端的上盖体2和下盖体3,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一空心分隔层4,所述分隔层4的上端与上盖体2相连,下端位于下盖体3的上方,所述分隔层4的下端与下盖体3之间设有分隔栅条7,所述分隔栅条7的上端与分隔层4的下端相连,所述分隔栅条7的下端与下盖体3相抵触,所述分隔层4将外壳1内部分为容器内腔5和容器外腔6。所述容器内腔5与容器外腔6通过分隔栅条7相连通,所述上盖体2上与容器外腔6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进液管路相连,上盖体2上与容器内腔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出液管路相连,出液管路上串接有背压阀,通过调整背压阀的压力,可以调节出液口的水压。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过滤片8,所述过滤片8的孔径小于0.15mm。在使用时,为了方便密封及减少泄露的机会,将所述上盖体2与外壳1一体成型设置,仅将下盖体3与外壳1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下盖体3与外壳1一般采用旋紧或者卡接等方式密封。本技术使用时,将制作药剂的饮片或药材放置在容器外腔6和容器内腔5中,然后将下盖体3与外壳1密封,之后将本技术的双层煎药容器装入专用煎药机中,上盖体2顶端被环形垫圈压紧,热水通过容器外腔6顶端的进液口注入容器外腔6,流到容器底部,然后从分隔栅条7进入容器内腔5,最后经过过滤片8从出液口流出。本技术的双层煎药容器外形可以为圆柱体、立方体、三棱体等形状,具体实施时,根据双层煎药容器的容积和原料的性状,外壳1和分隔层4的厚度可设置为0.3mm、0.5mm或者5mm。本技术根据材质可以设计为一次使用或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容器为注塑产品,使用完毕后直接抛弃即可,节约时间,重复使用的容器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以下为采用本技术进行煎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双层煎药容器的外壳1、分隔层4、下盖体3为聚丙烯PP材料,过滤片8为聚乙烯PE材料。外壳1厚3mm,形成的圆柱管内径为30mm,长度为300mm,分隔层4壁厚1mm,容器内腔5直径为20mm。在容器外腔6和容器内腔5中装入16-100目黄芩饮片粉50g,压紧下盖体3,然后放入匹配的煎药机上压紧,启动煎药程序,通入100℃、1.9MPa的水,4分钟内可得到200ml药液,检测结果显示,有效成分黄芩苷的提取率高达86.9%,远高于一般中药煎药机的标准黄芩苷提取率50%。实施例二双层煎药容器的外壳1、分隔层4、下盖体3、过滤片8为304不锈钢材料。外壳1厚1.5mm,形成的圆柱管内径为42mm,长度为100mm,分隔层4壁厚0.5mm,容器内腔5直径为30mm。在容器外腔6和容器内腔5中装入14-100目桂枝汤配方14g处方来源于中国药典:桂枝3g,芍药3g,生姜3g,大枣3g,甘草2g,压紧下盖体3,然后放入匹配的煎药机上压紧,启动煎药程序,通入90℃、0.5MPa的水,5分钟内可得到200ml药液,检测结果显示,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为51.7mg国家标准为16mg,桂皮醛含量为11.2mg国家标准未规定,甘草苷含量为4.9mg国家标准未规定,其煎药效果是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进行煎药时,可以产生较好的煎药效果。本技术的双层煎药容器设计合理,可减少匹配煎药机的尺寸,但载药量不会减少,且煎药效果良好。本技术双层煎药容器的分隔栅条7,将物料分为两个部分,解决了普通长管在高压萃取时,物料集中膨胀,造成使药液堵塞,容器内压力增加,甚至产生危险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整体为一密封腔体,包括空心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上下两端的上盖体(2)和下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一空心分隔层(4),所述分隔层(4)的上端与上盖体(2)相连,下端位于下盖体(3)的上方,所述分隔层(4)将外壳(1)内部分为容器内腔(5)和容器外腔(6),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煎药容器,整体为一密封腔体,包括空心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上下两端的上盖体(2)和下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一空心分隔层(4),所述分隔层(4)的上端与上盖体(2)相连,下端位于下盖体(3)的上方,所述分隔层(4)将外壳(1)内部分为容器内腔(5)和容器外腔(6),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煎药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设置在上盖体上(2),所述进液口与容器外腔(6)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液口与容器内腔(5)位置相对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冷洪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