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座椅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79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控座椅和汽车,电控座椅包括:控制开关、控制模块、滑道霍尔马达、靠背霍尔马达和座椅总成,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固定在座椅总成上,滑道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滑道上,靠背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靠背上;控制开关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判断后,向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发送调节座椅总成的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实现了座椅总成主动避让侧围饰板,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客户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座椅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座椅和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汽车座椅的前后调节和靠背调节都是独立控制,不具有关联关系,这就导致座椅滑道位于最后位置时,由于要避免与侧围饰板位置的干涉,使靠背的可调节角度很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电控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控座椅和汽车,通过调节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实现了座椅总成主动避让侧围饰板,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客户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控座椅,包括:控制开关、控制模块、滑道霍尔马达、靠背霍尔马达和座椅总成,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固定在座椅总成上,滑道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滑道上,靠背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靠背上;控制开关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判断后,向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发送调节座椅总成的指令,在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座椅总成至满足用户体型的位置和姿态。此外,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均通过螺钉固定到座椅总成的骨架上。此外,当控制开关接收到向后调节滑道的输入信号时,控制开关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若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大于预定间隙,则控制模块驱动滑道霍尔马达向后运动直到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br>此外,预定间隙为10mm。此外,当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后,若滑道霍尔马达继续向后运动,则控制模块驱动靠背霍尔马达向前运动以保持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不变。此外,当控制开关接收到向后调节靠背的输入信号时,控制开关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若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大于预定间隙,则控制模块驱动靠背霍尔马达直接向后旋转直到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此外,当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后,若靠背霍尔马达继续向后运动,则控制模块控制滑道霍尔马达向前运动以保持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不变。此外,控制开关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递给控制模块,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控座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实现了座椅总成主动避让侧围饰板,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客户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滑道调节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滑道调节过程中靠背联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靠背调节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靠背调节过程中滑道联动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控座椅的控制逻辑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控制开关2-座椅总成3-靠背霍尔马达4-控制模块5-滑道霍尔马达6-座椅座垫7-座椅总成的靠背8-侧围饰板9-滑道调节方向10-靠背调节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专利技术产生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控座椅,包括:控制开关1、控制模块4、滑道霍尔马达5、靠背霍尔马达3和座椅总成2,控制开关1和控制模块4固定在座椅总成2上,滑道霍尔马达5设置在座椅总成2的滑道上,靠背霍尔马达3设置在座椅总成的靠背7上;控制开关1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从滑道霍尔马达5和靠背霍尔马达3获取座椅总成2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模块4根据输入信号、座椅总成2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判断后,向滑道霍尔马达5和靠背霍尔马达3发送调节座椅总成2的指令,在靠背7与侧围饰板8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座椅总成7至满足用户体型的位置和姿态。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控制开关1输入调节座椅的信号,控制开关1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此时从滑道霍尔马达5和靠背霍尔马达3获取座椅总成2的位置和姿态,以了解此时座椅总成2与侧围饰板8之间的间隙的尺寸。若此时输入信号为向后调节座椅,且检测到座椅总成2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充足的话,则控制模块4驱动滑道霍尔马达5向后运动,靠背霍尔马达3不动,滑道霍尔马达5向后运动至座椅总成的靠背7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即达到预定间隙数值,如10mm,参照图2所示。若此时座椅总成继续向后运动,则控制模块4控制靠背霍尔马达3同时向前联动,以时刻保持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不变,从而避免了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干涉,为大体型乘员提供充足的空间。如图3所示。其中滑道调节方向9和靠背调节方向10见图3所示,座椅坐垫6位于座椅上面。若此时输入信号为向后调节靠背,且检测到座椅总成2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充足的话,则控制模块4驱动靠背霍尔马达3直接向后旋转,保持滑道霍尔马达5不动,靠背霍尔马达3运动直至座椅总成的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即达到预定间隙数值,如10mm,如图4所示,若此时靠背继续向后运动,则控制模块4控制滑道霍尔马达5向前运动,以时刻保持座椅总成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从而避免了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干涉,为小体型乘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坐姿环境,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通过调节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实现了座椅总成主动避让侧围饰板,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客户的舒适性。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和控制模块4均通过螺钉固定到座椅总成的骨架上。通过将控制开关1和控制模块4均通过螺钉固定到座椅总成的骨架上以固定控制开关1和控制模块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控制开关1接收到向后调节滑道的输入信号时,控制开关1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从滑道霍尔马达5和靠背霍尔马达3获取座椅总成2的位置和姿态;若靠背7与侧围饰板8之间的间隙大于预定间隙,则控制模块4驱动滑道霍尔马达5向后运动直到靠背7与侧围饰板8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若此时输入信号为向后调节座椅,且检测到座椅总成2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充足的话,则控制模块4驱动滑道霍尔马达5向后运动,靠背霍尔马达3不动,滑道霍尔马达5向后运动至座椅总成的靠背7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即达到预定间隙数值,如10mm,参照图2所示。若此时座椅总成继续向后运动,则控制模块4控制靠背霍尔马达3同时向前联动,以时刻保持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不变,从而避免了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干涉,为大体型乘员提供充足的空间。如图3所示。其中滑道调节方向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开关、控制模块、滑道霍尔马达、靠背霍尔马达和座椅总成,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固定在座椅总成上,滑道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滑道上,靠背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靠背上;/n控制开关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判断后,向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发送调节座椅总成的指令,在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座椅总成至满足用户体型的位置和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开关、控制模块、滑道霍尔马达、靠背霍尔马达和座椅总成,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固定在座椅总成上,滑道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滑道上,靠背霍尔马达设置在座椅总成的靠背上;
控制开关接收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判断后,向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发送调节座椅总成的指令,在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间隙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座椅总成至满足用户体型的位置和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
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均通过螺钉固定到座椅总成的骨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
当控制开关接收到向后调节滑道的输入信号时,控制开关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滑道霍尔马达和靠背霍尔马达获取座椅总成的位置和姿态;
若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大于预定间隙,则控制模块驱动滑道霍尔马达向后运动直到靠背与侧围饰板之间的间隙等于预定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座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