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座椅包括:骨架和坐垫,坐垫设在骨架上;靠背,靠背设在骨架上;支架,骨架的后端的底部与支架可活动相连,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在车身的底板上,升降装置与骨架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骨架的前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座椅中,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升降骨架的前端,车辆出现碰撞时,通过升降装置升高骨架的前端,使得乘员或驾驶员的腿部向上收起,减少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减弱乘坐人员向前冲的趋势,无形中减轻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正碰或偏置碰撞事故中,前排驾驶员及乘客的伤亡概率大,汽车正碰或偏置碰时人员有向前冲的趋势,驾乘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容易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同时增加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人员的伤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包括:骨架和坐垫,所述坐垫设在所述骨架上;靠背,所述靠背设在所述骨架上;支架,所述骨架的后端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可活动相连,所述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所述骨架的前端。进一步地,还包括: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碰撞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高所述骨架的前端以使所述骨架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骨架的后端的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速;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的加速度到达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高所述骨架的前端以使所述骨架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骨架的后端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和驱动杆,所述驱动结构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骨架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导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导槽的前端端部设有限位结构以防止所述驱动杆的上端从所述导槽中滑脱。进一步地,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设有上底板,所述导槽设在所述上底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滑轨,所述支架设在所述滑轨的后端,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滑轨的前端;脚架,所述脚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脚架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有下底板,所述驱动结构设在所述下底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底板的后端相连,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上底板的后端可活动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座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所述坐垫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靠背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的后端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可活动相连,所述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所述骨架的前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中,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升降所述骨架的前端,车辆出现碰撞时,可以通过升降装置升高所述骨架的前端,便于使得所述骨架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骨架的后端的高度,使得乘员或驾驶员的腿部向上收起,减少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降低汽车正碰或偏置碰撞事故中前排驾驶员及乘客的伤亡概率,能够减弱乘坐人员向前冲的趋势,无形中减轻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人员的伤害程度,该座椅结构简单,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骨架10;坐垫11;靠背12;支架13;限位结构15;上底板16;驱动结构20;驱动杆21;滑轨30;脚架31;滑槽32;下底板33;支撑板3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包括骨架10、坐垫11、靠背12、支架13和升降装置。其中,坐垫11设在骨架10上,靠背12设在骨架10上,骨架10的后端的底部与支架13可活动相连,支架13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升降装置设在车身的底板上,升降装置与骨架10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骨架10的前端。也就是说,座椅主要由骨架10、坐垫11、靠背12、支架13和升降装置构成。其中,坐垫11设在骨架10上,靠背12设在骨架10上,靠背12的顶部可以设有头枕,骨架10的后端的底部与支架13可活动相连,比如,骨架10的后端的底部与支架13枢转相连,骨架10的后端的底部与支架13可以通过枢转轴或铰链轴相连,便于骨架10的前端升降。支架13可以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升降装置设在车身的底板上,升降装置与骨架10的前端的底部相连,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升降骨架10的前端,以使得骨架10的前端升高或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中,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升降骨架10的前端,车辆出现碰撞时,可以通过升降装置升高骨架10的前端,便于使得骨架10的前端的高度大于骨架10的后端的高度,使得乘员或驾驶员的腿部向上收起,减少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降低汽车正碰或偏置碰撞事故中前排驾驶员及乘客的伤亡概率,能够减弱乘坐人员向前冲的趋势,无形中减轻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人员的伤害程度,该座椅结构简单,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还包括碰撞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碰撞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控制器分别与升降装置和碰撞传感器相连,控制器用于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时,控制升降装置升高骨架10的前端以使骨架10的前端的高度大于骨架10的后端的高度,使得乘员或驾驶员的腿部向上收起,减少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减弱乘坐人员向前冲的趋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还包括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车速,控制器用于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的加速度到达预设值时,控制升降装置升高骨架10的前端以使骨架10的前端的高度大于骨架10的后端的高度,使得乘员或驾驶员的腿部向上收起,减少人员的大腿及小腿部位受到仪表或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的挤压伤害,减弱乘坐人员向前冲的趋势。当汽车遭遇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时,位于车辆前部的碰撞传感器接收到碰撞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比如车辆ECU),控制器根据碰撞信号和加速度信号进行判断座椅驱动装置是否需要升高骨架的前端;若需要进行升高以保护乘员,则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使驱动杆21升高,从而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实现座椅座垫向上弹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可以包括驱动结构20和驱动杆21,驱动结构20可以为液压缸或驱动电机,驱动结构20设在车身的底板上,驱动杆21的下端与驱动结构20相连,通过驱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骨架和坐垫,所述坐垫设在所述骨架上;/n靠背,所述靠背设在所述骨架上;/n支架,所述骨架的后端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可活动相连,所述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n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所述骨架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和坐垫,所述坐垫设在所述骨架上;
靠背,所述靠背设在所述骨架上;
支架,所述骨架的后端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可活动相连,所述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底板相连;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骨架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以升降所述骨架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碰撞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高所述骨架的前端以使所述骨架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骨架的后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速;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的加速度到达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高所述骨架的前端以使所述骨架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骨架的后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驱动结构和驱动杆,所述驱动结构设在所述车身的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林,赵勇,刘海文,周广克,史辰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