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11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连接座和减速箱,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速电机装配准确性高,所述第一防呆结构能够确保连接座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所述第二防呆结构能够确保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从而保证了减速箱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简化了装配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减速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俗称马达),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为满足生产需求,往往需要在电动机动力输出端加载减速装置,以达到生产设备所需的特定转速;在现有的减速电机中,为满足生产需求,减速电机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需保持特定的位置关系,而在减速电机的装配过程中,通常通过人工识别特定零件之间位置关系的准确性,这样往往会造成装配错误,降低了产品良率,并且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减速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速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连接座和减速箱,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减速箱上,所述凸起设于所述连接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绕组和电能输入件,所述定子绕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入件连接,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电能输入件连接处设有第三防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输入件包括霍尔电路板,所述第三防呆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定子绕组上的第一PIN针对和第二PIN针对,还包括设于所述霍尔电路板上与第一所述PIN针对配合的第一对孔以及与所述第二PIN针对配合的第二对孔,所述第一PIN针对的PIN脚间距大于所述第二PIN针对的PIN脚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外壳连接处设有第四防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孔以及相互配合的第三定位柱和第三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定位柱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偏心距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定位柱的偏心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减速电机装配准确性高,所述第一防呆结构能够确保连接座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所述第二防呆结构能够确保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从而保证了减速箱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简化了装配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减速电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定子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能输入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外壳;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第三定位孔;2、连接座;21、第一定位柱;22、凸起;3、减速箱;31、凹槽;32、销钉;4、定子绕组;41、第一PIN针对;42、第二PIN针对;43、第二定位柱;44、第三定位柱;5、电能输入件;51、插座;52、霍尔电路板;53、第一对孔;54、第二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电机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第一防呆结构,在连接座与减速箱之间设置第二防呆结构,从而确保电机与减速箱位置关系的唯一性,避免装配错误,提升了产品良率。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减速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连接座2和减速箱3,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减速箱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呆结构。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能够确保连接座2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所述第二防呆结构能够确保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减速箱3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从而保证了减速箱3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唯一性,简化了装配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柱21和第一定位孔11。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定位柱21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11,确保了所述电机更加准确地安装到所述连接座2上,确保了二者之间位置关系的唯一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减速箱3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起22和凹槽31。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凸起22配合所述凹槽31,确保了所述连接座2更加准确地安装到所述减速箱3上,确保了二者之间位置关系的唯一性。进一步的,所述凹槽31开设于所述减速箱3上,所述凸起22设于所述连接座2上。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装配工艺的需求,合理地设置所述凹槽31与所述凸起22的位置,利于结构的多样性。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包括外壳1、定子绕组4和电能输入件5,所述定子绕组4一端位于所述外壳1内并与所述外壳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入件5连接,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电能输入件5连接处设有第三防呆结构。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三防呆结构能够确保所述电能输入件5与所述定子绕组4位置关系的唯一性,避免了装配错误。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输入件5包括霍尔电路板52,所述第三防呆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定子绕组4上的第一PIN针对41和第二PIN针对42,还包括设于所述霍尔电路板52上与第一所述PIN针对配合的第一对孔53以及与所述第二PIN针对42配合的第二对孔54,所述第一PIN针对41的PIN脚间距大于所述第二PIN针对42的PIN脚间。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PIN针对41与所述第二PIN针对42用于与所述霍尔电路板52实现电气连接,同时还具有防呆功能,确保了定子绕组4与所述霍尔电路板52之间位置关系的唯一性。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外壳1连接处设有第四防呆结构。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四防呆结构能够确保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外壳1位置关系的唯一性,避免了装配错误。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柱43和第二定位孔12以及相互配合的第三定位柱44和第三定位孔13。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定位柱43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2以及所述第三定位柱44与所述第三定位孔13能够确保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外壳1位置关系的唯一性,避免了装配错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柱43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定位柱44的直径。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定位柱43与所述第三定位柱44设置不同的直径,进一步增强了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防呆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柱43的偏心距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定位柱44的偏心距。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定位柱43与所述第三定位柱44设置不同的偏心距,进一步增强了所述定子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连接座和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连接座和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减速箱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减速箱上,所述凸起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绕组和电能输入件,所述定子绕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入件连接,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电能输入件连接处设有第三防呆结构。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民吴永奇何林凡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斯玛尔特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