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1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机壳并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机壳外部的位置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防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具有的效果是:该电机的齿轮与转轴之间不易打滑且连接可靠,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有的空心杯电动机通常由定子、转子、换向器、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转子通电时产生磁场,在定子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下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子固定连接,转子转动时带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从而实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常而言,电机的输出为转轴,使用电机时,在转轴上套接齿轮,通过齿轮将动力传递出去。现有齿轮与转轴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使用过程中,齿轮或者转轴可能会产生磨损,使得齿轮与转轴之间连接不够牢靠从而导致齿轮打滑甚至导致齿轮与转轴脱离,因此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具有的效果是:该电机的齿轮与转轴之间不易打滑且连接可靠,稳定性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机壳并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机壳外部的位置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电机的时候,将齿轮与转轴配合时,将齿轮安装于防滑槽上,通过设置防滑槽,使得齿轮不易与转轴脱离;同时,齿轮与转轴之间贴合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面,则齿轮相对转轴难以转动,使得齿轮与转轴之间不易打滑,从而提高电机的输出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槽设置为两组且沿转轴的外壁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组防滑槽,提高齿轮与转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槽的槽底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纹,使得齿轮与转轴之间不易滑动,从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伸出转轴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转动时,由于内部机构之间的相互摩擦,会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会内能,具体表现为温度升高,机壳内部的温度较高的话,可能会烧坏电机内部的零部件,因此在机壳上设置散热孔,便于散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沿转轴轴线阵列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设置多组,散热效果较佳,同时散热孔沿转轴轴线阵列分布,便于生产制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机壳位于所述开口位置安装有封闭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壳设置开口用于将内部零部件安装进机壳内,然后通过封闭垫将开口封堵,减少灰尘等杂质掉落进内部零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垫周向上开有若干固定槽,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凹陷部,当封闭垫与所述机壳贴合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固定槽贴合锁紧所述封闭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封闭垫的锁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的进电端为一组电极,所述电极为贯穿所述封闭垫的金属导片,所述封闭垫上设置有表示电极极性的极性标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在使用时,阳极需与电源正极连接,阴极需于电源的负极连接,极性标示便于操作人员识别电极的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所述机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转轴与机壳之间的转动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该电机在使用时,齿轮不易与转轴脱离,同时齿轮相对转轴难以转动,使得齿轮与转轴之间不易打滑,从而提高电机的输出效率;2.机壳上设置有散热孔,便于电机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横放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中,1、机壳;11、散热孔;12、凹陷部;13、电极;2、转轴;21、防滑槽;3、封闭垫;31、固定槽;32、极性标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包括机壳1,机壳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机壳1一端开口用于将内部零部件安装进机壳1内,在图示实施例中,机壳1呈类圆柱状,此处仅为示例性说明,机壳1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机壳1内部安装有定子、转子、换向器以及电刷(图中未示出),定子为两块对称安装在机壳1内壁上的永磁铁,转子为若干绕卷于一起的线圈,转子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中轴线与机壳1的中轴线重合,当转子通电时,由于电磁感应定律,转子转动,带动转轴2转动,实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继续参照图1,转轴2贯穿机壳1并与机壳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轴2位于机壳1位置套接有轴承,轴承固定与机壳1上,即转轴2与机壳1之间通过安装轴承实现转动连接。转轴2位于机壳1外部的位置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防滑槽21。安装齿轮时,可以选择热装的安装方式,对齿轮进行热浸加热,将齿轮安装到转轴2上,待齿轮冷却后,齿轮与转轴2紧密贴合。使用上述电机的时候,由于齿轮安装于防滑槽21上,使得齿轮不易与转轴2脱离;同时,齿轮与转轴2之间贴合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面,则齿轮相对转轴2难以转动,使得齿轮与转轴2之间不易打滑,从而提高电机的输出效率。继续参照图1,进一步的,防滑槽21设置为两组且沿转轴2的外壁对称分布,此处对称分布表示两组防滑槽21到转轴2端部的距离相对,且两组防滑槽21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转轴2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通过设置两组防滑槽21,提高齿轮与转轴2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防滑槽21的槽底呈凹凸状形成防滑纹,防滑纹的纹路尽可能与转轴2的轴线垂直,使得齿轮不易沿转轴2的轴线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参照图2,当电机在转动时,由于内部机构之间的相互摩擦,会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会内能,具体表现为温度升高,机壳1内部的温度较高的话,可能会烧坏电机内部的零部件,因此,上述机壳1与转轴2连接的端面上开有若干散热孔11,散热孔11沿转轴2轴线阵列分布,即每个散热孔11到转轴2的轴线距离相对且任意相邻两个散热孔11之间的距离相等。图示实施例中,散热孔11设置为六个,此处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散热孔11的数量做限制,散热孔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电机内部零部件的发热情况进行确定。参照图1,机壳1位于开口位置安装有封闭垫3,封闭垫3用于将开口封堵,减少灰尘等杂质掉落进内部零器件。参照图3以及图4,封闭垫3周向上开有若干固定槽31,机壳1上设置有凹陷部12,本实施例中,固定槽31设置为四个,机壳1正对固定槽31的位置朝向固定槽3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12,在图示方向中,固定槽31自上而下逐渐收窄,当封闭垫3与机壳1贴合时,凹陷部12与固定槽31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贯穿所述机壳(1)并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位于机壳(1)外部的位置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防滑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贯穿所述机壳(1)并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位于机壳(1)外部的位置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防滑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21)设置为两组且沿转轴(2)的外壁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21)的槽底上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伸出转轴(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滑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1)沿转轴(2)轴线阵列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邦刘锐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畅科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