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6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该结构包括:设置在不同水平面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第一传输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导电柱连接;第二传输层和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导电柱连接;第二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构成电容结构。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三维的电容结构,可以利用去耦电容抑制静态线的远端串扰。由于串扰是相邻传输线间互容、互感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相邻传输线间互感是大于互容的;通过补偿传输线间的耦合电容值使之与互感相匹配,可以降低传输线间的远端串扰。同时,该RDL金属线结构可以在不改变传输线密度的情况下减小传输线间的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晶圆封装
,具体涉及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
技术介绍
串扰是四类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之一。它是指有害的信号从一个线网传递到相邻线网。任何一对线网之间都存在串扰。如何在高频走线里减小串扰,是封装设计的重要指标。两条相邻传输线上的串扰可以用图1表示,当快速上升/下降的信号驱动动态信号线(activeline)时,在与之相邻的静态线(Quietline)两端会测得电压噪声。静态线两端测得的噪声电压形式明显不同,为了区别两端,可以把离源端近的一端称为“近端”,离源端远的一端称为“远端”,远端电压即为远端的串扰系数FEXT(FarEndCrosstalk)。在设计约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每根线之间的间距尽量的大,从而减小传输线之间的串扰,降低电磁场耦合。然而在晶圆级封装中,即有限的外形形状及封装尺寸下,传输线的密度极大提高,线宽、线距指标一再缩小,如何减小传输线相互间的串扰称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晶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不同水平面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三金属层,/n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n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导电柱连接;/n所述第二传输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导电柱连接;/n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电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不同水平面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三金属层,
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
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导电柱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导电柱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电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RDL金属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包括静态线,所述第二传输层包括主动线。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曹立强陈天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