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寿命、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通过设置电池热管理系统(BMS)对电池温度进行调控,使电池能够处于较佳的温度区间。目前主流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液冷的方式,冷却回路通过各个电池模组,对各个电池模组进行统一的加热和冷却。在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很难考虑模组之间传热路径不同对电池温差的影响。当设计方案冻结后,模组下方的冷却液流量分布确定不能改变。电池热量由电池本体生热及电池与外界的热交换共同决定,对于液冷电池包,电池与外界的热交换包括两部分,电池与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具体包括:电池模组生热Qgen:电池模组在工作过程中的产热。由于受电芯本体一致性的影响,不同电芯的生热功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电池模组的生热功率存在差异。电池模组与冷却液热交换Q1:电池模组与冷却液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所述车辆的冷却系统启动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中各个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计算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实时温度的差值的最大值,作为实时最大温差;/n当所述实时最大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调整各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的开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车辆的冷却系统启动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中各个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计算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实时温度的差值的最大值,作为实时最大温差;
当所述实时最大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调整各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调整各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的开度,包括,
获取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按照与所述工作状态和所述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相关的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实时阀门开度是否等于预设极限开度;
将第一个所述实时阀门开度不等于所述预设极限开度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开度调整至预设目标开度并保持设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冷却状态和加热状态,所述判断顺序包括与所述冷却状态对应的第一顺序和与所述加热状态对应的第二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限开度包括最大极限开度和最小极限开度;
所述预设目标开度包括最大目标开度和机动目标开度,所述机动目标开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机动目标开度;
所述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按照与所述工作状态和所述电池模组的实时温度相关的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实时阀门开度是否等于预设极限开度;
将第一个所述实时阀门开度不等于所述预设极限开度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调整至预设目标开度并保持设定时间,包括:
如果所述工作状态为冷却状态,则将所述电池模组根据所述实时温度由低到高定义为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直至电池模组第n-1电池模组,第n电池模组;
先判断所述第n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实时阀门开度是否等于所述最大极限开度;
若否,则将第n电池模组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调整至所述最大目标开度;
若是,则按照第一电池模组至第n-1电池模组按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判断对应的冷却回路上的实时阀门开度是否等于所述最小极限开度,将第一个所述实时阀门开度不等于所述最小极限开度的冷却回路上的阀门调整至所述机动目标开度并保持设定时间,所述机动目标开度小于所述实时目标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限开度包括最大极限开度和最小极限开度;
所述预设目标开度包括最大目标开度和机动目标开度,所述机动目标开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机动目标开度;
所述根据所述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按照与所述工作状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益路,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