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17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瓦片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包括转动架,转动架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撑架,转动架的下部固定有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上支撑架上固定有若干气动件,气动件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气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架的外侧壁同轴固定有主齿轮,转动架的下方设置动力件,动力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对瓦片的毛坯进行快速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片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瓦片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瓦片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瓦片毛坯在进窑烧制之前需要对瓦片毛坯进行除尘、上釉等工作,在对瓦片毛坯进行除尘、上釉工作时,需要对瓦片毛坯进行翻面,以便于对瓦片毛坯的两面进行除尘、上釉工作。现有技术中,对瓦片毛坯进行翻面的方式采用人工翻面,即在瓦片毛坯传送过程中,将瓦片毛坯翻面,不仅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操作人员对瓦面毛坯的握持力度难以把控,容易导致在翻面过程中瓦片毛坯的碎裂,减少成品量,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瓦片翻转装置,以提高瓦片毛坯翻面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包括转动架,转动架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撑架,转动架的下部固定有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上支撑架上固定有若干气动件,气动件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气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架的外侧壁同轴固定有主齿轮,转动架的下方设置动力件,动力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本技术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对传送中的瓦片毛坯进行翻面,操作人员对于瓦片毛坯的握持力度难以把控容易导致瓦片毛坯破碎,另一方面通过人工翻面工作效率不高。(1)本方案中,通过传送带对瓦片毛坯进行传送,当传送带上的瓦片毛坯达到一定的量时,停止传送带的传送。然后通过气动件和压板将瓦片压紧,然后再通过动力件、主齿轮和从齿轮带动转动架和上支撑架和下支撑件转动,如此达到一次对多个瓦片毛坯进行翻面的效果,提高了瓦片毛坯翻面的工作效率。(2)本方案中,通过气动件、压板和传动带的配合对瓦片毛坯进行压紧夹持,调节好气动件的作用力之后,可避免因操作人员不好控制握持的作用力将瓦片毛坯破坏。综上所述,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瓦片翻转装置可以对瓦片毛坯进行快速翻面,提高了瓦片的翻面效率,同时减少了瓦片毛坯的破损几率。进一步,所述压板朝向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有益效果:通过缓冲层进一步保护瓦片毛坯,避免瓦片毛坯与压板刚性接触而产生夹持印痕。进一步,所述缓冲层由橡胶制成。有益效果:缓冲层通过橡胶制成,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压板对瓦片毛坯夹持时,橡胶层发生形变,避免压板与瓦片毛坯刚性接触。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下支撑架上的滑轨。有益效果:通过滑轨对皮带进行支撑,以提高皮带的支撑能力,避免皮带因瓦片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形。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辊、张紧辊和两根皮带,两根皮带分别套设在主动辊、张紧辊的两侧,主动辊、张紧辊与下支撑架转动连接,下支撑架上固定有单相电机,单相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有益效果:通过两根皮带的设置,可以将瓦片毛坯的两侧放置在两根皮带上,如此减小瓦片毛坯与皮带的接触,减少瓦片毛坯与皮带的磨损。进一步,还包括位于转动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动架的转动座。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转动架,以便于瓦片翻转装置的翻转,提高翻转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转动槽。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槽对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进行限位,以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辊、张紧辊和两根皮带,两根皮带分别套设在主动辊、张紧辊的两侧,主动辊与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张紧辊与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架固定有单相电机,单相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在转动架带动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转动时,同时带动传送带转动,避免传送带干涉转动架的转动。进一步,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的齿数比为1:4~1:6。有益效果:主齿轮与从齿轮具有一定的齿数比,在动力件转动时,可达到减速的目的,使得转动架慢速且稳定的转动,降低因振动导致的瓦片毛坯的破损。进一步:所述转动槽的纵截面为弧形。有益效果:弧形的转动槽便于与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配合,同时便于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瓦片翻转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瓦片翻转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瓦片翻转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E-E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瓦片翻转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动座1、转动槽11、第一转动架2、转动架21、第二转动架22、中间板3、气缸4、压板5、驱动电机6、主齿轮61、从齿轮62、安装座63、上支撑架7、下支撑架71、滑轨72、单相电机8、张紧辊81、皮带82、支撑板10。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包括纵截面均为圆形的第一转动架2、转动架21和第二转动架22,第一转动架2和第二转动架22的下部设置有转动座1,转动座1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地面上。结合附图4所示,转动座1上开有转动槽11,第一转动架2和第二转动架22分别位于对应的转动槽11内且与转动座1转动连接,转动槽11内装有润滑油。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转动座1的上部为弧形,即转动槽11的纵截面为弧形,转动座1的下部为梯形。如附图1所示,转动架21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从齿轮62,从齿轮62与转动架21同轴,转动架21的下方设置有动力件,本实施例中动力件为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座63,驱动电机6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3上(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同轴焊接固定有主齿轮61,主齿轮61与从齿轮62啮合。本实施例中主齿轮61与从齿轮62的齿数比为1:4。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瓦片翻转装置还包括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71,上支撑架7焊接固定在第一转动架2、转动架21和第二转动架22的上部,下支撑架71焊接固定在第一转动架2、转动架21和第二转动架22的下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71上均布有若干中间板3,中间板3焊接在上支撑架7上,上支撑架7的每块中间板3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分别位于中间板3两侧的气动件,即气缸4有两排,本实施例中气动件为气缸4。中间板3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每排气缸4的输出轴焊接在一起,压板5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缓冲层,本实施例中橡胶层由橡胶制成。下支撑架71上的中间板3上方两侧均焊接有滑轨72。如附图1所示,瓦片翻转装置还包括传送带,传送带包括张紧辊81、主动辊和两根皮带82,两根皮带82分别套设在张紧辊81、主动辊的两侧,两根皮带82与两根滑轨72一一对应,皮带82位于滑轨72的上方,滑轨72对皮带82进行支撑。张紧辊81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架22上,主动辊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架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架,转动架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撑架,转动架的下部固定有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送带;/n上支撑架上固定有若干气动件,气动件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气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转动架的外侧壁同轴固定有主齿轮,转动架的下方设置动力件,动力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架,转动架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撑架,转动架的下部固定有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送带;
上支撑架上固定有若干气动件,气动件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气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转动架的外侧壁同轴固定有主齿轮,转动架的下方设置动力件,动力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朝向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下支撑架上的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辊、张紧辊和两根皮带,两根皮带分别套设在主动辊、张紧辊的两侧,主动辊、张紧辊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隆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