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8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粉料防尘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与第二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体,罩体靠近第一传送带与第二转送带一侧分别开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以解决传送带转向过程中出现粉末掉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送带粉料防尘的

技术介绍
瓦片,是建筑领域重要的屋顶防水材料。现有技术中,瓦片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配料、制浆、干燥、压铸成型及烧制五个步骤。现有技术中针对瓦片原料的干燥,常规做法是采用干燥喷雾塔进行干燥,实现将液态的原料浆干燥成为粉末结构。最后,干燥后粉末状的粉料利用输送机构输送至挤压成型机内,进行加压成型。现有技术中,在粉料利用输送机构输送至挤压成型机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传送带进行传送。但是由于传送带存在自身布局不具有转向功能的缺点,因此常规做法是将两个传送带相互垂直重合在一起实现粉料转向。此种操作方式虽然能够完成粉料转向,但是有粉料在转换传送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初速度,很容易飞出下一个传送带的承载范围,出现粉料掉落至传送带以外的问题,严重影响车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以解决粉末掉出传送带影响车间环境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与第二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体,罩体靠近第一传送带与第二转送带一侧分别开有缺口。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输送带的末尾端增设罩体,以实现对粉料的遮挡作用。当粉料离开第一传送带的末尾端时,由于粉料存在一定的水平速度,因此在惯性的作用下会飞向罩体的内壁,并且在罩体内壁导向的作用下,最终落入在第二传送带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在实现对粉料遮挡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对粉料集中导向的作用,避免粉料在从一个传送带转换传送带时出现飞溅的问题。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冂”字形的限高框。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增设限高框,以保证粉料在第一传送带输送的高度。当粉料的高度过高时,限高框能够对高于其高度的粉料进行刮除。进一步,所述限高框的两个支腿为伸缩杆。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限高框的支腿能够自由伸缩的特点,进而实现限高框的顶部高度的自由调节,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节控制粉料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罩体由四个矩形挡板固定围合而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四个挡板围合的罩体,实现罩体对水平四个方向的遮挡导向作用,有效避免粉尘外漏的问题。进一步,所述罩体呈漏斗结构,所述罩体顶部为扩口,罩体底部为缩口,且缩口位于第二传送带正上方。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漏斗,以实现对粉料导向集中回收的作用,避免粉料飘落至传送带以外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均为V字形传送带。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V字形传送带,利用其V字形的断面以便于粉料集中在传送带的中间,降低粉料洒落的风险,提高输送效率。进一步,所述罩体上方覆盖有遮挡布,所述遮挡布靠近第一传送带一侧与罩体形成开口。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罩体上方增设遮挡布,以实现对物料遮挡的功能,避免物料从罩体的上方飞出。布材质具有便于拆卸更换、便于清洁的有益效果,能够长时间保持罩体上方的洁净。进一步,所述遮挡布上方固定连接有吸尘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吸尘机构,实现对少数高度高于遮挡布的粉料起到吸附回收的作用,避免粉尘散落传送带以外。进一步,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开口朝向第一输送带,所述波纹管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连通于负压吸风机。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波纹管及负压风机实现吸尘机构的吸附作用,波纹管具有能够任意自由调节的功能,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择波纹管开口的高度及位置,具有适用范围大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罩体3、支架4、限高框5、遮挡布6、开口7、波纹管8、负压吸风机9、伸缩杆10。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均为V字形传送带。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第一传送带1的输送末端位于第二传送带2输送起始端的上方。第一传送带1的输出末端水平两个侧壁上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架4,支架4的自由端向右侧延伸于第二传送带2的正上方。支架4上焊接固定有限高框5,限高框5呈冂字形结构,且限高框5的两个支腿分别焊接固定在第一传送带1两侧支架4的顶面。两个支架4的自由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罩体3,罩体3由四个矩形挡板焊接围合固定而成。罩体3的顶面低于第一传送带1输送面60mm。罩体3顶面的四根角落分别竖直焊接固定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上顶部套设有遮挡布6,遮挡布6盖合在罩体3的顶部,且遮挡布6朝向第一传送带1的一侧与罩体3一同形成一个开口7,开口7的底端低于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面,开口7的顶端高于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面,开口7的水平两侧由遮挡布6遮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粉末状粉料从第一传送带1输送至第二传送带2上,粉料在第一传送带1传送的过程中,限高框5将高度高于限高框5的粉料刮除,实现统一粉料高度的技术效果。当粉料离开第一输送带的末尾端时,由于粉料存在一定的水平速度,因此在惯性的作用下会进入遮挡布6与罩体3所围合的开口7内,并最终飞向罩体3与遮挡布6的内壁上,罩体3与遮挡布6有效起到对粉料的遮挡阻拦作用。并且在罩体3缩口导向的作用下,最终落入在第二传送带2中心表面上,实现精准转换传送带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2所示,罩体3上方的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轴向开口7朝向靠近第一传送带1的一侧,吸风管为PVC材质的双壁波纹管8,吸风管远离罩体3一端连接有负压吸风机9。限高框5的两个支腿为伸缩杆10,伸缩杆10为气缸控制的自由伸缩体,且支腿的自由端螺栓固定在支架4的顶面,限高框5的中部位于第一传送带1的正上方。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限高框5的伸缩杆10,限高框5在伸缩杆10的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实现调节限高框5所控制的高度的目的。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调整波纹管8的高度及位置,使波纹管8的开口7固定在朝向第一传送带1的最佳位置,然后启动负压吸风机9,负压吸风机9将高于罩体3的粉尘吸除,起到将飞出遮挡布6以上的粉尘集中收集的技术效果,避免粉尘污染,保证生产车间的洁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位于第二传送带输入端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靠近第一传送带与第二转送带一侧分别开有缺口;所述第一传送带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冂”字形的限高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位于第二传送带输入端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靠近第一传送带与第二转送带一侧分别开有缺口;所述第一传送带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冂”字形的限高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框的两个支腿为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由四个矩形挡板固定围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塔用粉料输送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呈漏斗结构,所述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隆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