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纤维的校验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9408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纤维的一种校验方法及校验设备,其中纤维(1)被引至一个第一拉动装置(2),再引至一个第二拉动装置(3),然后引到一个卷轴(11,12),从而拉动装置使纤维承受需要量的拉应力,因而如果纤维(1)的强度不足就会断裂。为了实现连续的拉动和校验过程,万一纤维断裂,纤维端部借助第一通道部分(5)在第一和第二拉动装置(2,3)之间受到引导,第一通道部分(5)将纤维引至第二拉动装置(3)。在第二拉动装置(3)后,纤维端部被引入偏离正常纤维路径的第二通道部分(8),沿第二通道部分纤维被引入废纤维处理系统。在需要的时刻,纤维(1)从第二通道部分(8)引至正常路径,沿正常路径纤维被引到一个卷轴(11,1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纤维的校验方法,其中纤维被引至一个第一拉动装置,再被引至一个第二拉动装置,然后被引向一卷轴,从而拉动装置使纤维承受需要的拉应力,因此,如果纤维强度不足,纤维就会断裂。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光学纤维的校验设备。在光学纤维的制造中,首先用需要的材料制成坯料,当拉制纤维时,盘料被加热,使其软化。一根细纤维从加热了的坯料的一端被拉动,并被引至一个缠绕工位,在该缠绕工位上,纤维被缠绕在一卷轴上。在缠绕前,纤维被涂上保护层,可以采用粉末,从而纤维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在光缆制造中支承光缆的构件移动。纤维的生产也包括一个检验阶段以保证纤维符合光缆生产对其制定的需要。在纤维上进行的最重要的检验之一是被称为牵拉检验的校验。校验的目的是保证纤维可承受在光缆生产或光缆安装过程中其可能受到的拉应力。校验例如是通过简单地使用一个拉动装置在纤维制造过程中拉动纤维来进行的,拉动装置在纤维经过拉动装置时向纤维施加预定量的拉应力。如果纤维太弱就会断裂。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601,208号及日本专利公开文本第6129967号中描述了现有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是,它们难于应用在连续的纤维制造过程中,因为在纤维断裂后难于继续该过程而不受拉动过程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方法和设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可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纤维断裂的情形中,纤维端部借助第一通道部分在第一和第二拉动装置之间被引导,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将纤维引至第二拉动装置,在第二拉动装置之后,纤维端部被引入一个第二通道部分,第二通道部分偏离正常的纤维路径,沿第二通道部分纤维被引入一个废纤维处理系统,在一个需要的时刻,纤维从第二通道部分被引至正常路径,沿着正常路径纤维被引向卷轴。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一个第一拉动装置,在纤维断裂的情形中,该第一通道部分用于在第一和第二拉动装置之间将纤维端部引导至第二拉动装置;一个第二通道部分,该第二通道部分在第二拉动装置后面偏离正常纤维路径,用于将纤维引入一个废纤维处理系统;以及转移装置,其用于在需要时刻将纤维从第二通道部分引至正常路径,沿正常路径将纤维引向一卷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按照一种有利的方式将校验与纤维拉动过程相结合,使纤维拉动过程在任何情形中都不受干扰,在最大生产速度下能够不间断地连续进行。其原因在于,即使纤维或被缠绕的类似材料在缠绕转换前已断裂或有意切断,本专利技术也能够使缠绕从自动双重卷取机构中的一个卷轴转换至另一个卷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在卷轴上以需要的长度缠绕被校验的纤维。现在对照以下附图借助推荐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2从另一个方向表示图1的实施例,图3示意地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4从另一个方向表示图3的实施例,图5示意地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三实施例,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细部结构的横剖图,图7是图5所示实施例另一细部结构的横剖图,以及图8是图5的实施例的立体图,为清楚起见,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图1和2示意地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从纤维拉动过程进入设备的光学纤维。纤维1的方向在图1中用箭头示出。附图标记2和3表示第一拉动装置和第二拉动装置。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拉动装置2由导向器支承,使整个组件可沿纤维1的纵向自由移动。但是,第一拉动装置2在安装过程中被预先拉紧在一个动力传感器4上,因而实际上该组件是固定的。这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对纤维1的校验将构成第一拉动装置1的整个组件拉在传感器4上,该传感器则测量拉应力。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由牢固的管状件制成的第一通道部分5布置在第一拉动装置2和第二拉动装置3之间。如果需要,可将电离气流引入第一通道部分。万一纤维断裂,第一通道部分5将纤维端部引入第二拉动装置的开口。第一通道部分5的两端最好被成形,使纤维1不能从通道部分和第二拉动装置3之间逸出。第一通道部分5的前端可设有一个刀具6,该刀具可用于有意地切断纤维1。沿纤维1的方向在第二拉动装置3后面,设备包括一个组件,该组件设有一个用作纤维转移装置的浮动装置7、一个第二通道部分8和辅助轮9和10。在正常运转期间,纤维从第二拉动装置3和第二通道部分8的端部之间移至浮动装置7的轮,并进一步通过辅助轮9移向一卷轴,或者通过第二辅助轮10移向另一个卷轴12,这取决于浮动装置7的位置。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第二通道部分8是由可打开的管状部分构成的,其分成两个半部,这两个半部在图2中由附图标记8a和8b标出。第二通道部分8能够借助适当的打开机构13打开和闭合。在正常运转期间,第二通道部分8是闭合的,即,半部8a和8b相互靠紧。如果需要,可以将电离气流引入第二通道部分8。当纤维1断裂时,例如,通过浮动装置7纤维尾部自然移向卷轴11。在这种情形中,新纤维1端部在第二通道部分8内被引导,并沿其进一步移向一个纤维夹紧装置14和一个抽吸装置15。例如,纤维从该抽吸装置可引入一个废纤维处理系统。在夹紧装置14已夹紧纤维1及缠绕已经开始之后,第二通道部分8被打开,浮动装置中的轮移至通道部分的另一侧,将纤维带至同一侧的辅助轮,在与断裂前所用卷轴不同的一个卷轴12上继续缠绕。最后,第二通道部分8的半部8a和8b被压在一起,这样又形成一管状通道的第二通道部分8保持等待一次新的纤维断裂。应当注意的是,纤维断裂可能是由于纤维弱而造成的,也可以是刀具6引起的。例如,在一个结合了拉动和校验的过程中,当具有输送长度的纤维被送向卷轴时,纤维被刀具6切断。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抽吸装置15布置在第二通道部分8正下面,夹紧装置14装配在它们之间。当夹紧装置闭合时,在其下缘上的刀具16切断纤维朝向抽吸装置的端部。在第二通道部分8已被打开且纤维已被引导至浮动装置之后,卷取装置(spooler)将其转送入缠绕工位。在第二卷取装置中的卷轴被一个空卷轴替代,其后,它可在第二通道部分下面被转送以待纤维断裂。如果存在许多纤维断裂,那么,通常将零头(clippings)直接引入抽吸装置15。图3和4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在若干方面相应于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在图3和4中,与图1和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有相同的含义。图3示意地表示在第一和第二拉动装置2和3之间形成的电连接。这种电连接用于向纤维1施加需要量的拉应力。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拉动装置2和3、第一通道部分5、浮动装置7、辅助轮9和10、以及第二通道部分8按照与图1和2中相同的方式布置。图3和4的实施例与图1和2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第三拉动装置,即,辅助拉动装置17和一个在第二通道部分8后面的、用作第二纤维转移装置的第二浮动装置18。在原则上,按照图3和4的实施例的功能相应于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在正常情形中,在图3和4所示实施例中的纤维,例如,通过浮动装置7和辅助轮9移向卷轴11。万一纤维断裂,新纤维端部通过第一通道部分5移至第二拉动装置,再沿着第二通道部分移至辅助拉动装置17。当纤维1连接于辅助拉动装置17时,第二通道部分8被打开,因此,第二浮动装置18转入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纤维的校验方法,其中纤维(1)被引至一个第一拉动装置(2),再引至一个第二拉动装置(3),然后引向一个卷轴(11,12),从而所述拉动装置使纤维承受一个需要量的拉应力,因此,如果纤维(1)的强度不足,纤维(1)发生断裂,其特征在于:在纤维(1)断裂的情形中,纤维端部借助第一通道部分(5)在第一和第二拉动装置(2,3)之间被引导,所述第一通道部分(5)将纤维引至第二拉动装置(3),在第二拉动装置(3)之后,纤维端部被引入一个第二通道部分(8),第二通道部分偏离正常的纤维路径,沿第二通道部分纤维(1)被引入一个废纤维处理系统,在一个需要的时刻,纤维(1)从第二通道部分(8)被引至正常路径,沿着正常路径纤维被引向卷轴(11,1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里图鲁宁凯约迈凯莱
申请(专利权)人:奈克斯特罗姆霍尔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