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96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置有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对应的搬运机械手;所述矫形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与一移动架相连,移动架上设置有下压模具的下压气缸,下压模具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底部通过顶升气缸设置有与下压模具配合的顶升模具;工作台上通过传输气缸设置有载料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并能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特点,解决了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合格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散热器正朝着轻型,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汽车散热器的结构也在不断地适应新发展。由于铝密度低,强度不高,因此以铝为原材料制成的散热器强度不高。受车辆运行长期重复振动影响,散热器产生的疲劳强度致使铝管损坏。因此,通过在散热器中插入加强夹的方式加大强度,满足汽车散热器的强度需求,从而保障铝制散热器的使用周期。加强夹为满足后续工序钎焊需要,材质必须为铝制。由于铝制加强夹厚度仅为0.97mm,其独特的工字型设计导致本体极易变形,且零件本身变形方向不受控,导致很难矫形归正以满足后续工艺。目前世界范围内此工序皆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矫形和插入扁管。现有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加强夹变形不受控,自动化矫形很难完成,加强夹的变形造成插入位置误差较大,准确率较低等问题,这些成为长期困扰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置有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对应的搬运机械手;所述矫形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与一移动架相连,移动架上设置有下压模具的下压气缸,下压模具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底部通过顶升气缸设置有与下压模具配合的顶升模具;工作台上通过传输气缸设置有载料架,载料架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相对应,载料架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弹夹模具体内为通槽;所述机架上通过顶出气缸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的通槽配合的顶出块;所述弹夹模具体的通槽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相对应;弹夹模具体的通槽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相应于弹夹模具装置的弹夹模具体设置有芯体搬运装置,所述芯体搬运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搬运气缸,搬运气缸与一芯体平台相连;机架上相应于芯体平台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向下的固定气缸,固定气缸与一下压块相连;所述芯体平台四角处设置有定位卡块。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设置为至少4个,位于芯体搬运装置的两侧。更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的水平移动机构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上设置有横移架,所述弹夹模具装置的机架通过纵移气缸设置于横移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与横移架相连的丝杠丝母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块包括设置于芯体平台外侧两角部的固定卡块和设置于芯体平台内侧边缘的活动卡块,活动卡块和芯体平台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模具两端均设置有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底部相对于两工件吸取口设置有两个顶升气缸,两个顶升气缸上的顶升模具分别为外八整形模具和标准整形模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夹模具装置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气缸,转动气缸与一齿条相连,所述弹夹模具体通过转轴上的齿轮与齿条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体包括与转轴相连的固定体,固定体上通过浮动弹簧等高螺栓组件设置有浮动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替代人工操作,更经济,安全高效。以实现每个产品15秒一节拍,而人工操作每个产品为60秒一节拍,极大地提升了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高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除人工取放芯体到芯体搬运装置上,其余工作均由本专利技术完成,矫形后的加强夹能精确的通过弹夹模具装置精准插入,可以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3、本专利技术实现铝制散热器加强夹从手工放置到机器自动放置,有效提高了散热器的整体强度,使其能够抵抗自身疲劳强度,提高产品耐用性能,增加产品寿命,间接保护环境。4、本专利技术的两顶升模具为外八整形模具和标准整形模具,通过对工件进行第一次整形,使工件形成略微外八的形状,再通过第二次整形将工件形成标准形状,保证工件的精确成形,便于后续插入芯体的工作可靠、精确进行。5、本专利技术的弹夹模具体由固定体和浮动体结合而成,浮动体在弹簧等高螺栓组件的作用下能产生允许范围内的活动,从而便于加强夹在各工位之间的轮转,不会发生卡阻的情况,保证工作顺利、稳定的进行。6.弹夹模具完成狭小的空间同时实现加强夹的放置与精准插入工作,通过等高螺栓与弹簧的配合以保证实现加强夹的微量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矫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矫形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矫形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顶升模具和顶升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弹夹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弹夹模具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芯体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工作台。2为矫形机构、21为伸缩气缸、22为移动架、23为传输气缸、24为下压气缸、25为载料架、26为归正气缸、27为下压模具、28为微调电机、29为负压机构、210为上料架、211为顶升气缸、212为顶升模具。3为搬运机械手。4为弹夹模具装置、41为纵移气缸、42为横移架、43为机架、44为顶出气缸、45为顶出块、46为固定体、47为弹夹模具体、48为浮动体、49为通槽、410为转动气缸、411为齿轮、412为齿条。5为芯体搬运装置、51为固定卡块、52为芯体平台、53为活动卡块、54为搬运气缸、55为固定气缸、56为下压块。6为水平移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对应的搬运机械手3;所述矫形机构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伸缩气缸21,伸缩气缸21与一移动架22相连,移动架22上设置有下压模具27的下压气缸24,下压模具27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29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1底部通过顶升气缸211设置有与下压模具27配合的顶升模具212;工作台1上通过传输气缸23设置有载料架25,载料架25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27相对应,载料架25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包括机架43,机架43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47,弹夹模具体47内为通槽49;所述机架43上通过顶出气缸44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配合的顶出块45;所述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45相对应。所述载料架25和传输气缸23之间设置有微调电机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1上相应于弹夹模具装置4的弹夹模具体47设置有芯体搬运装置5,所述芯体搬运装置5包括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对应的搬运机械手(3);所述矫形机构(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伸缩气缸(21),伸缩气缸(21)与一移动架(22)相连,移动架(22)上设置有下压模具(27)的下压气缸(24),下压模具(27)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29)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1)底部通过顶升气缸(211)设置有与下压模具(27)配合的顶升模具(212);工作台(1)上通过传输气缸(23)设置有载料架(25),载料架(25)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27)相对应,载料架(25)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包括机架(43),机架(43)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47),弹夹模具体(47)内为通槽(49);所述机架(43)上通过顶出气缸(44)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配合的顶出块(45);所述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45)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对应的搬运机械手(3);所述矫形机构(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伸缩气缸(21),伸缩气缸(21)与一移动架(22)相连,移动架(22)上设置有下压模具(27)的下压气缸(24),下压模具(27)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29)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1)底部通过顶升气缸(211)设置有与下压模具(27)配合的顶升模具(212);工作台(1)上通过传输气缸(23)设置有载料架(25),载料架(25)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27)相对应,载料架(25)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包括机架(43),机架(43)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47),弹夹模具体(47)内为通槽(49);所述机架(43)上通过顶出气缸(44)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配合的顶出块(45);所述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45)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相应于弹夹模具装置(4)的弹夹模具体(47)设置有芯体搬运装置(5),所述芯体搬运装置(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搬运气缸(54),搬运气缸(54)与一芯体平台(52)相连;机架(43)上相应于芯体平台(5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向下的固定气缸(55),固定气缸(55)与一下压块(56)相连;所述芯体平台(52)四角处设置有定位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冬何孝成刘印王宫辉张爽卢相洋张忠正王兵刘晓彤马长荣孙文宝杜文龙王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斯诺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