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23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包括:喷淋机构、烘干机构和碾磨机构;碾磨机构包括第一碾磨筒、第二碾磨筒,第一碾磨筒设置于第二碾磨筒的内侧,且第一碾磨筒设置于第二碾磨筒之间间隔形成碾磨通道,碾磨通道的宽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第二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喷淋机构靠近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设置,烘干机构靠近碾磨通道的中部设置。将厚皮种子放入碾磨通道中,通过第一碾磨筒和第二碾磨筒的挤压对种子进行碾磨挤压,在碾磨通道第一端向种子喷淋,在种子由碾磨通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过程中,种皮经过湿润至逐渐烘干,使得种子易于碾磨而脱落,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厚皮种子无法很好去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种子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
技术介绍
种子一般外表裹着种皮,种皮用于保护种子。种子在未发芽之前,在种皮内处于休眠状态。对于种皮较薄的种子,可采用碾磨的方式去皮。而对于种皮较厚的种子而言,简单地采用碾磨方式无法对种子去皮,如果增加碾磨的力度,将有可能导致种子被碾坏或者被碾碎。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包括:喷淋机构、烘干机构和碾磨机构;所述碾磨机构包括第一碾磨筒、第二碾磨筒、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之间间隔形成碾磨通道,所述第一碾磨筒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内,所述第二碾磨筒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碾磨筒的外侧,所述第一碾磨筒的直径由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碾磨通道的宽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喷淋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外侧,且所述喷淋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烘干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中部设置,所述喷淋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烘干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通过第一传动链带与所述第一碾磨筒驱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第二传动链带与所述第二碾磨筒驱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碾磨筒和所述第二碾磨筒同心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喷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风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厚皮种子放入碾磨通道中,通过第一碾磨筒和第二碾磨筒的挤压对种子进行碾磨挤压,在碾磨通道第一端向种子喷淋,使得种皮湿润,而在种子由碾磨通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过程中,使得种子的种子逐渐烘干,种皮经过湿润至逐渐烘干,使得种子易于碾磨而脱落,而随着碾磨通道的变小,种子的种皮得到充分碾磨而脱落,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厚皮种子无法很好去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的一方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二碾磨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碾磨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10,包括:喷淋机构200、烘干机构300和碾磨机构100。所述碾磨机构100包括第一碾磨筒110、第二碾磨筒120、第一驱动器(图未示)和第二驱动器(图未示),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碾磨筒11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碾磨筒110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碾磨筒110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之间间隔形成碾磨通道103,所述第一碾磨筒110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内,所述第二碾磨筒120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碾磨筒110的外侧,所述第一碾磨筒110的直径由所述碾磨通道103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碾磨通道103的宽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碾磨筒110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碾磨筒120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21。所述喷淋机构200和所述烘干机构30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的外侧,且所述喷淋机构200靠近所述碾磨通道103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烘干机构300靠近所述碾磨通道103的中部设置,所述喷淋机构200在所述第二碾磨筒120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121设置,所述烘干机构300在所述第二碾磨筒120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121设置。具体地,第一碾磨筒110和第二碾磨筒120均设置为圆筒状,第一碾磨筒110和第二碾磨筒120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一碾磨筒110和所述第二碾磨筒120同心设置,即第一碾磨筒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碾磨筒120中心轴线重合设置,第一碾磨筒110和第二碾磨筒120之间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碾磨通道103,碾磨通道103用于输送种子,并且对种子的进行碾磨。本实施例中,第一碾磨筒110的转动方向和第二碾磨筒120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种子在两者之间的碾磨通道103沿着两者的轴向运动时,将被第一碾磨筒110的外侧表面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内侧表面挤压而碾磨,从而使得种子的种皮被碾破、碾碎。具体地,第一碾磨筒110的轴向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轴向平行,并且第一碾磨筒110的轴向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轴向倾斜于水平方向,第一碾磨筒11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第一端之间为碾磨通道103的第一端,第一碾磨筒110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第二端之间为碾磨通道103的第二端,第一碾磨筒110的轴向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碾磨筒120的轴向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这样,由于第一碾磨筒110和第二碾磨筒120的倾斜向下,使得位于碾磨通道103的第一端的种子将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二端运动,并且随着碾磨通道103的宽度的逐渐减小,使得种子在第一碾磨筒110的外侧表面以及第二碾磨筒120的内侧表面之间得到充分挤压和碾磨,进而使得种子很好地脱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喷淋机构200包括至少一个喷头210。喷头210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120的外侧,且喷头210靠近所述碾磨通道103的第一端设置,喷头210在所述第二碾磨筒120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121设置,由于第二通孔121与碾磨通道103连通,这样,喷头210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21向碾磨通道103喷淋水,进而使得碾磨通道103内的种皮湿润,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所述烘干机构300包括至少一个风机310。风机310靠近所述碾磨通道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机构、烘干机构和碾磨机构;/n所述碾磨机构包括第一碾磨筒、第二碾磨筒、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之间间隔形成碾磨通道,所述第一碾磨筒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内,所述第二碾磨筒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碾磨筒的外侧,所述第一碾磨筒的直径由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碾磨通道的宽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n所述喷淋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外侧,且所述喷淋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烘干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中部设置,所述喷淋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烘干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破种皮较厚种子休眠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机构、烘干机构和碾磨机构;
所述碾磨机构包括第一碾磨筒、第二碾磨筒、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碾磨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碾磨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之间间隔形成碾磨通道,所述第一碾磨筒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内,所述第二碾磨筒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碾磨筒的外侧,所述第一碾磨筒的直径由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碾磨通道的宽度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碾磨筒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所述喷淋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碾磨筒的外侧,且所述喷淋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烘干机构靠近所述碾磨通道的中部设置,所述喷淋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烘干机构在所述第二碾磨筒转动中对齐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明黄春琼李欣勇孙英男刘国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