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57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1
疏花水柏枝母株采用不同生长期有针对性地水肥管理,进行筛选健壮的母株,促进花果期集中,提高了种子质量;疏花水柏枝种子采收选择被白色柔毛包裹,呈黄色的种子,用尖头镊子剥离毛,发芽率达到100%;以0.5cm的沙为基层,上表覆盖1.5cm的营养土,表层盖上滤纸,并采用三个阶段调节光照、温度参数如表一所示,营造其适应生长的环境,促使成苗率提高到了95%以上,还达到苗木健壮且长势一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属于生物繁育

技术介绍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laxiflora(Franch.)P.Y.Zhanget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水柏枝属(Myricaria)多年生直立常绿灌木,水柏枝属在我国分布10种,主要分布在西北及西南较高海拔(1000-5200m)地区,耐旱耐贫瘠,而疏花水柏枝分布于湖北秭归、巴东及四川巫山峡口长江两岸地区,具有较强的抗涝性、抗瘠薄,被公认为治理消落带的优势树种,目前疏花水柏枝的原生地已被淹没,因此,开展疏花水柏枝繁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疏花水柏枝繁育主要集中在扦插育苗为主,但此方法存在着对插穗有要求,受时间限制,且扦插苗无主根,根系较浅,苗势瘦弱,不育性强,结实率不稳定。少有报道进行种子繁育,其中种子出苗率高达90%以上,但呈现成苗率低的现象,综上所述,寻找繁育不受时间,成苗率高,且生长强壮的疏花水柏枝实生苗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推动产业化生产具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打破了繁育时间限制,克服了疏花水柏枝种子繁殖的出苗率、成苗率低的缺点。利用微环境繁育疏花水柏枝实生苗,首先提高了成苗率高,出苗整齐,苗势健壮,其次解决了疏花水柏枝自然更新缓慢,遗传力降低等瓶颈难题,同时创新了繁育方法,实现了人工可控制主要生长因子,操作简单有效,改变主要因子,随时可以繁殖大量的实生苗,调高了繁育效率,达到了繁育高质量的实生苗木的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筛选母株及种子将疏花水柏枝母株经至少一年的水肥管理收集种子,并在-25~-18℃下储藏待用;(2)种子预处理将储藏的种子去除表面的白毛,再于-25~-18℃下储藏1-3小时;(3)播种及控制生长因子将预处理的种子在室温下经发芽后,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不同生长期进行阶段养护,具体如下:萌芽长苗阶段:采用1-2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75-80%,培养5-8天;缓苗阶段:采用3-4级光,温度20-22℃,湿度保持在80-85%,培养12-15天;成苗阶段:采用4-5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65-70%,培养12-15天。种子预处理工艺是在-20℃下储藏2小时后再在室温条件下发芽6-7小时。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基包括沙子及营养土,其中沙子上铺设营养土,营养土上铺设滤纸,并充分浸湿,再将发芽的种子置于滤纸上进行光照培养。步骤(3)中阶段性养护的优选条件如下:萌芽长苗阶段:采用2级光,温度25℃,湿度保持在80%左右,培养5天;缓苗阶段:采用3级光,温度22℃,湿度保持在85%左右,培养15天;成苗阶段:采用4级光,温度20℃,湿度保持在70%左右,培养15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低温-20℃处理种子,促使种子萌发的幼苗粗壮,幼叶鲜绿;通过调控光照、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疏花水柏枝出苗率、成活率、成苗率,打破了播种种植时间的限制,也可更好节省空间,出苗后可精细管护,达到长势健壮且一致,提高了苗木质量,实现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常温处理的疏花水柏枝种子经萌发阶段养护后的萌芽长苗阶段图。图2为常温处理的疏花水柏枝种子经萌发阶段养护后的苗木图。图3为实施例1中疏花水柏枝萌芽长苗阶段图。图4为实施例1中疏花水柏枝缓苗阶段图。图5为实施例1中疏花水柏枝苗木图。图6为-10℃处理的疏花水柏枝种子经萌发阶段养护后的萌芽长苗阶段图。图7为-10℃处理的疏花水柏枝种子经萌发阶段养护后的苗木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疏花水柏枝材料来自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采集疏花水柏枝的种子,储藏于-20℃冰箱里。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河沙、营养土(原装进口丹麦品氏托普泥炭土,草炭土,种植土,整包0-6mm,整包300L)、滤纸、培养皿分别进行了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将光照培养箱喷洒酒精进行消毒。筛选母株选择10株长势茂盛,无病虫害,且树龄相同的疏花水柏枝母株,将这些疏花水柏枝母株进行相同的水肥管理。在11-12月时进行翻地整地,同时一次追适当的基肥(饼肥),当进入次年2-5月,疏花水柏枝快速地进行营养生长,此时需要喷洒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氮:磷:钾=6:3:2),促使疏花水柏枝母株枝繁叶茂;6-9月疏花水柏枝停滞生长,进行休眠,此时每天保持喷洒水,保持空气中的湿度到到80%,并要遮阴,防止太阳灼烧叶、枝干,此时停止上肥;10-11月疏花水柏枝恢复生长,开始生殖生长,此时施一次以钾为主的复合肥(氮:磷:钾=1:2:3),促使分化更多的花芽,待开花时,喷洒1-2次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氮:磷:钾=1:2:2),补充开花所需的营养,发挥保花保果的效果。当疏花水柏枝结果时,收集10株的种子,将其装于离心管中,并做好记录,将种子储藏在-20℃冰箱里。种子预处理疏花水柏枝的种子被白色的毛包裹,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发现,白毛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将收集到的种子进行初步的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用尖头镊子剥离挑出来,去除种子表面的白毛,经过发芽实验出苗率达100%;通过低温-20℃将收集到的种子冷冻2小时,随后播种其幼苗茎更粗壮,幼叶更绿,长势明显优于未低温处理的种子的幼苗(如图1未经低温-20℃处理的种子萌发苗,图3经低温-20℃处理的种子萌发苗)。播种及控制生长因子将已灭菌的沙子、营养土分别放入到培养皿中,保证沙子厚度0.5cm,营养土1.0cm,用蒸馏水浇透营养土和沙子,培养皿中不流水且保湿,将滤纸充分接触营养土,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水浸湿滤纸,用尖头镊子将疏花水柏枝种子均匀平铺到滤纸上,盖上培养基的盖子,将其放入到光照培养箱中,调节光照强度、温度,得到最适宜调控参数具体参照表一,其中萌芽长苗阶段:采用2级光,温度25℃,湿度保持在80%左右,培养5天,此阶段苗木生长缓慢,柔弱,两叶,匍匐在滤纸上;其中缓苗阶段:采用4级光,温度22℃,湿度保持在85%左右,培养15天,此阶段苗木生长加快,缓缓地向上直立,每天需要对滤纸表面喷雾保湿,叶面舒展变大,光合作用变强,需要降低温度;其中成苗阶段:采用6级光,温度20℃,湿度保持在70%左右,培养15天,此阶段幼苗逐渐木质化,叶子由4片增加到8片,茎最长至1cm,完全挺拔直立,根最长可达2.5cm,根据统计成苗率可达95%以上。此后的已完全木质化的疏花水柏枝实生苗可以下地移栽,对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补施稀释后的复合肥(氮:磷:钾=1:1:1),有利于苗木更状。此方法克服了疏花水柏枝播种成苗率低缺点,打破了受季节限制,节约空间,操作简便,通过这种方法可繁育大量实生苗木运用于生产实践中。表1调控后疏花水柏枝成苗率生长情况注:“+”表示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筛选母株及种子/n将疏花水柏枝母株经至少一年的水肥管理收集种子,并在-25~-18℃下储藏待用;/n(2)种子预处理/n将储藏的种子去除表面的白毛,再于-25~-18℃下储藏1-3小时;/n(3)播种及控制生长因子/n将预处理的种子在室温下经发芽后,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不同生长期进行阶段养护,具体如下:/n萌芽长苗阶段:采用1-2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75-80%,培养5-8天;/n缓苗阶段:采用3-4级光,温度20-22℃,湿度保持在80-85%,培养12-15天;/n成苗阶段:采用4-6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65-70%,培养12-15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花水柏枝微环境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母株及种子
将疏花水柏枝母株经至少一年的水肥管理收集种子,并在-25~-18℃下储藏待用;
(2)种子预处理
将储藏的种子去除表面的白毛,再于-25~-18℃下储藏1-3小时;
(3)播种及控制生长因子
将预处理的种子在室温下经发芽后,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不同生长期进行阶段养护,具体如下:
萌芽长苗阶段:采用1-2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75-80%,培养5-8天;
缓苗阶段:采用3-4级光,温度20-22℃,湿度保持在80-85%,培养12-15天;
成苗阶段:采用4-6级光,温度20-25℃,湿度保持在65-70%,培养12-15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宝黄桂云张国禹吴笛张海波马晓波胡梅香吴锦华陈会员杨兰芳张俊邱利文李成道朱梦克韩馥汪磊李翩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