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104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WS3-B-2489-97)中滋阴补肾药物六味地黄膏新的质量控制方法,该药物由中药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制成,具体的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六味地黄膏中中药材山茱萸,专属、可行,保证了质量检测标准的准确性和先进性,能够有效地控制六味地黄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中药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制成的滋阴补肾药物,具体的涉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和薄层色谱法鉴别中药材山茱萸的。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WS3-B-2489-97)中滋阴补肾的药物六味地黄膏,由中药材熟地黄320g、山茱萸(制)160g,山药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泽泻120g制成的膏滋剂,并颁布了六味地黄膏质量控制标准,但卫生部颁发的现有的六味地黄膏质量控制方法中,只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薄层色谱鉴别且无含量测定方法,局限性很大,难于控制六味地黄膏的质量;芍药苷是牡丹皮中的另一个活性成分,具有镇痛,解痉,抗菌,抗炎作用;现有药典及部颁标准中的其他六味地黄制剂(有含量测定的)均为测定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及山茱萸中的熊果酸;另外,中医研究2000年13卷3期刘长河等发表的文章“六味地黄丸中梓醇的含量测定”中提出以梓醇为指标控制该类制剂的质量,并指出梓醇有遇热不稳定的性质;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10卷12期张忠春等发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一文中提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皮酚;中成药2001年23卷1期尤慧莲等发表的“六味地黄丸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一文中针对药典中薄层扫描法测定熊果酸含量操作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试验和探讨;中国药业1999年8卷11期陈贺新等发表的“RP-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素的含量”为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根据本制剂采用的水提工艺,熊果酸微溶于水,水提的提取率低,而丹皮酚的熔点低,具挥发性,水提含量低,不利于质量的控制;芍药苷具水溶性,水煎提取率高,故以牡丹皮中的芍药苷作为制剂中含量测定指标并建立其检测方法,虽然熊善丽等在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28卷8期上发表的“RP-HPLC测定六味地黄方中苷类成分的含量”一文中建立了六味地黄方水煎液中莫诺苷、马钱素、芍药苷含量测定的方法,但其流动相与检测波长均与本专利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并增加其中山茱萸药材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确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现有药典及文献中大多采用熊果酸为对照品,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山茱萸对照药材,并经方法学试验确认方法专属、可行、阴性无干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六味地黄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更好地保证了本复方制剂较高的质量标准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采用水提工艺的六味地黄膏质量,制定新的六味地黄膏质量控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并经方法学考察试验,确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该药物中药材山茱萸,经方法学试验,确认方法专属、可行、阴性无干扰;保证了质量检测标准的准确性和先进性,能够有效地控制六味地黄膏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WS3-B-2489-97)中滋阴补肾的药物六味地黄膏,由中药材熟地黄320g、山茱萸(制)160g,山药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泽泻120g制成的膏滋剂。熟地是方中主要药味,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味厚甘温,具有滋肾填精之功效;主要含有梓醇、地黄甙等环烯醚萜甙类及多糖等化学成分;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主要含有丹皮酚、芍药苷等化学成分;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养肝涩精的功效;主要含有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化学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滋阴补肾药物六味地黄膏的制备方法,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WS3-B-2489-97)中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水提工艺制成的膏滋剂。方中的有效成份熊果酸微溶于水,水提的提取率低,丹皮酚的熔点低,具挥发性,水提含量低,不利于六味地黄膏质量的控制;而另一有效成份芍药苷具水溶性,水煎提取率高,故以牡丹皮中的芍药苷作为制剂中含量测定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并增加其中山茱萸药材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采用山茱萸对照药材,并经方法学试验确认方法专属、可行、阴性无干扰;提高了六味地黄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更好地保证了本复方制剂较高的质量标准水平。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其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其二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该药物中药材由茱萸。具体的六味地黄膏新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预以实现仪器、药品及材料仪器Waters 600E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486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江申色谱工作站大连江申分离科学技术公司SK5200H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AE 240精密分析天平(0.00001)Mettler仪器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芍药苷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泽泻对照药材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山茱萸对照药材 自制各单味药材均由安徽亳州市中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经检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各项下规定。供试品六味地黄膏硅胶G薄层板规格10×20cm 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出品显色剂及试液硫酸-醋酐-无水乙醇溶液(1∶1∶1),硫酸-醋酐-无水乙醇溶液(1∶1∶5),所用试药均为分析纯,试液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V B各项下有关方法配制。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a.色谱条件 填充剂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 乙腈--水检测波长230±2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有机溶剂或水中的任一种溶解制成溶液;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加水稀释后,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醇液蒸干后,残渣用有机溶剂或水中的任一种溶解,稀释并定容;d.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芍药苷的含量;2、该药物中药材山茱萸用薄层色谱法鉴别a.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山茱萸对照药材,加乙醇回流提取,滤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溶解,用乙醚萃取,乙醚液蒸干,残渣溶于乙酸乙酯中,即为对照药材溶液;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加乙醇振摇混匀,置水浴中回流提取,提取液蒸至无醇味,加水稀释,用乙醚萃取,乙醚液用5%NaHCO3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乙醚液蒸干,残渣溶于醋酸乙酯中,即为供试品溶液;c.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喷以醋酐-浓硫酸-无水乙醇溶液,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上述的六味地黄膏新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优选以下具体步骤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由中药材熟地黄320g、山茱萸(制)160g、山药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泽泻120g制成的六味地黄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物中芍药苷的含量;(2)、用薄层色谱 法鉴别该药物中药材山茱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巧遇李诒光徐昌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